APP下载

浅议中职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提问

2020-10-20邓中辉

速读·中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提问方式中职数学课堂教学

邓中辉

摘  要:中职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设置有效的课堂问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变成课堂学习的主体。本文依据中职生数学教学的实际,提出预设有效的课堂问题对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提高的理解。

关键词: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提问方式

中职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我们更加关注每个学生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既教给了学生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是每个教师都应该关心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也是所有的老师普遍采用的一种课堂组织形式。设置有效的课堂问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来。然而,教师很多时候预设的问题流于表面,不能环环相扣、逐步推进,不能揭示知识产生的过程,再加上教师不考虑提问的方式方法等,常常不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甚至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预设有效的问题。

一、课堂提问要重质量而不是重数量

中职生的基础薄弱,大部分学生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数学课堂学习被动。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是数学应该深刻思考和注重的问题。当然,也存在着课堂上由于问题太多,学生穷于应付的情况:看似师生互动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实际上由于问题不鲜明突出,学生对这些问题并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学生根本没有自己消化吸收的过程,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无法获得完整的知识,更加不可能在课堂上理解整个知识产生的过程。长此以往学生在面对课堂教学时会失去学习的耐心,更加不可能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而变成恶性循环。所以,在课堂提问中要重质量而不是重数量。

二、课堂不光要重提问,更要重视提问后学生的反馈

有些时候,上课之前老师也是精心准备了一些问题,可当要求学生回答时,却互动不起来,“启而不发”的情况往往把老师晾在一边;有时候,个别教师索性干脆不考虑学生掌握情况,进行“满堂灌”式教学;有时也存在教师提问,学生刚开始回答老师就接住学生的回答,一讲到底。长此以往,学生非但不能参与到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中去,反而容易造成学生对问题的麻木和对教师自问自答的依赖性。

数学教學过程应当将学生主体摆在突出的位置。教师对一些关键问题、关键环节且慢说破,留下“更美的风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欣赏,使其在探索、思考问题的体验中提升思维和激发兴趣。例如,在双曲线概念的教学中,当得出双曲线定义:平面内与两定点F1、F2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lF1F21)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提出问题:动点的轨迹是双曲线,满足的条件是什么?当学生得出11PF11ー1PF211=常数(小于1F1F21)后,可以将条件进行如下改变让学生思考。将小于改为等于或大于,其点的轨迹又是什么呢?对于上述问题在椭圆的概念中已经研究过了,学生自然会产生联想,从而更加能深刻理解和记住椭圆和双曲线的概念。教师的教学智慧不是体现在“先知于学生、胜学生一筹”上,而是体现在“与学生同步”甚至“落后于学生”。“说破”的火候掌握在教师的手里,但取决于学生的需要,所谓“教不越位,学要到位”就是这个道理。

三、课堂提问要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

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人的认识水平就是在这三个层次之间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螺旋式上升。课堂提问不宜停留在“已知区”与“未知区”,即不能太易或太难。问题太易,则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太难则会使学生失去信心,无法使学生保持持久不息的探索心理。有经验的老师提出的问题恰当、对学生数学思维有适度启发,能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产生有机联系的知识结构。例如,在讲解函数图像的时候,首先帮助学生回忆了初中里面的一些最基本的函数图像,在讲解如何画出函数y=1x-21+1之前首先帮助学生复习函数y=x,再进一步变形在老师的帮助下画出y=1x1的图像,这样大部分学生都能画出函数y=1x-21+1的图像,假如直接让学生画出函数y=1x-21+1的图像可能学生就有些困难。

四、课堂提问要注意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

在课堂设计问题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作合适的设计,并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选择最佳的问题情境。如果教师选择合适的角度,往往很容易引导学生自然地进入到问题情景,结合现实构建合适的数学模型,从而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积极性,学生会很容易理解整个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之只会让学生一头雾水。如我在讲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创设一个简单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身临其中,让同学们观察教室内上房梁的任何一条线和地面上的任何一条线的位置关系,因为学生都身在其中,所以他们每个人都会去看、去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到底谁的答案正确,这时再进入新课,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兴趣增强了,那么这堂课的教学效率也就提高了,假如直接让学生凭空想象,学生就会感觉很困难。在这样合适的问题情境中学生会很快进入到自己的角色中去很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的,最终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每个学生都渴望获得成功,都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激发学生根据提问进行积极思考,为学生创造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条件,激发学生发展和创新的活力,给予学生机会去感受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张仁虎.中职数学教学中提问技巧的巧妙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14).

[2]管茂年.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J].职业,2018(15).

猜你喜欢

提问方式中职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谈启发式教学的技巧
让提问在语文教学中闪现智慧光芒
浅析如何提高中职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思考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