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语文教学要以实用为主体

2020-10-20陈萍

广告大观 2020年10期
关键词:语文阅读审美能力

陈萍

摘要:结合目前的中职语文实际教学现状,着眼于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引发对中职教学思维的变革,对课改的反思当中。培养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实际运用语言能力,教学回归课堂,语文教学是人与文字艺术的对话,文学即“人学”,“人学”即“美学”,语文的美学功用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语文教育最终落实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门实用的语言艺术教育。

关键词:语文阅读;实际运用语言;人与文字艺术的对话;审美能力

一、“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语文”,这是目前中职语文教育最大的特点。文学作品阅读是语文教学不能史无前例的重视阅读。增加经典阅读。文学阅读地位的重视也说明对文化的回归,对民族文化的自信。课堂教学中提到一个观点,上语文课的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比如有三个题目《胡同文化》、《论语十二章》、《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及大量的文言文和古诗词,特别是鲁迅的文章是语文阅读最大的一个难点与亮点。这为语文的教育提出了一个前沿思想——在如今的时代,我们为什么还要读经典。经典阅读的意义应该不仅仅只是为了考试,而是从阅读中得到智慧,学会思考与分析。这次课赛强调阅读。教读、自读、课外读、整本书读。1、精准定位名著导读。2、设计合理的导读学习目标。3、找准突破口,找准设计活动。并为学生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与价值观。这三个目标不是单独存在,而是一个立体的三维构成,相互联系,互为影响。

二、语文是一门实际运用语言学科,课堂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多样,紧扣课文,都贯穿了“听、说、读、写”四会能力,展现词、句、段的应用等等。有些课文用歌曲导入,师生轻松进入课堂,整堂课深入浅出,完成任务,达成目标。注重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多新技术和新手段,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的新模式,它能有效的向学生展示视频和音频文件,直观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中更好的学习和吸取新的文化知识。比如放映《舌尖上的中国》片段,引出学习的主题和内容,导入新颖,引人入胜。课堂气氛特活跃,让学生获得成就感,轻松愉快参与活动,师生享受在“玩”和“学”的乐趣中,效果显著。

中职语文课堂的过程展示:1.目标,目标展现要具体,设计与目标紧扣,练习与目标一致,达成目标(本堂课)。2.学生,分组学习,自主合作,每组抢答,进行PK,教师主导,记录答次,分出胜负,学生互评,课堂评价,学后检测自主合作,好帮差,扩展培养尖子生,关注学困生3.教学,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尽量用情景教学,使用简单的语言口令,创造情景,培养语感,先讀后听再说最后写。4.重难点,列出板书,讲练结合。5.导入,导入是关键,新颖吸引眼球,激发兴趣,轻松进入课堂。6.效果,教师营造课堂气氛,学生不会到会,看学生效果。

三、教学应该回归课堂,还给学生。教育的基础是教书育人,现在社会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已经不能局限以应试教育的方式来教育,不能再像以前“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来教育学生,教学应该回归课堂,把学习的主导性还给学生,以教来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己来掌握学习的技巧。1、教学过程中如何掌控教与学的关系,能够有效的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现代教育模式倡导的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必须要以学生读和学为主,老师的教为辅,在课堂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多读多想,从读书中领悟本篇文章作者的写作意图、社会背景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他们敢于打破原来“填鸭式”的教育模式,“敢读、敢想、敢做”。把思考的时间留给学生。2、要有较强的改革意识,课堂不再是教师滔滔不绝的演讲和独白,而是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采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设置悬念法、谈话法、讨论法、调查法、小组合作法、欣赏音乐法、教学游戏法。3、备课非常重要,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在课前要用很多时间来备课及收集资料,教师要掌控一堂好的课必须要认真的备课,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理论联系实际,而且要善于应用现实中的热点问题、最新信息来阐述自己所讲授的知识,所以一堂好的课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

语文是人与文字,与艺术的对话。从兴趣上引导学生,没有刻板的讲课本知识。对学生来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即在应试,提分的现实中,又要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即学习先辈的人格魅力,又培养对文学经典的审美能力。言由心生,文由情得。苏格拉底说过“美即有用”,生活中不再有文盲,而是有太多的美盲。而语文阅读经典就是培养我们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及审美情趣。语文的审美功能看似无用,但“无用方为大用”。而语文是一门实际运用语言的学科,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的知识,语文教学关键在听说读写上,让学生感兴趣,主动学习听说,这才是语文成为实际运用语言的用途。一堂展现学生如何从“不会”到“会”的语文课,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掌握一堂课的知识内容。在这个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中职教学课改势在必行,不管对于学生和教师都是一次受益匪浅的良好发展,让以后的教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 《给教师的建议》[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4)

(作者单位:昭通市职业教育中心体育运动系)

猜你喜欢

语文阅读审美能力
女校教育下艺术概论课堂教学的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探究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功利性问题
阅读反思: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视角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