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研究

2020-10-20邵丹丹

广告大观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

摘要:社会的发展,让幼儿园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高素质的人才已经成为了幼儿园的用人标准。因此对于中职学校来讲,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采用创新性的培养模式,这样就可以为社会输送出更多优秀的幼儿园教师。

关键词:人才培养;中职学校;学前教育

通过对中职学校学前教育工作的调查了解到,首先,目前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无法顺应时代的要求,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低,也没有足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还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一部分教师甚至还缺少实践经验。此外,技能训练项目和幼儿园的实际工作环境相差较大,导致学生在参加工作之后要在幼儿园再次接受培训,才可以符合工作要求。因此中职学校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这样一来才可以培养出高水平的幼儿园教师。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现状

在诸多的基础教育中,学前教育至关重要,总体目标在于锻炼学前儿童的智商、让儿童能够具有一个健全的心理,并提高学习效率。而学前教育专业的宗旨,则是让学生毕业参与幼儿教育工作后,通过自己的耐心教导,能够让幼儿得到健康的成长。学前教育学生年龄非常低,难以理智的把握自己的情绪,而且具个性鲜明,思维敏捷。所以过去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对幼儿的教学需求,这因此对学前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是学生不能够合理的使用专业本领,也不了解学前教育的方式,那么就无法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更为严重的是会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

二、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创新培养模式

(一)准确定位培养类型

和传统的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和生产工作具有紧密的联系,带有社会属性,并讲求实践性。在全新的幼儿园教育要求下,职业教育所培养出的教师要具备在幼儿园参与实践工作的能力。这说明中职学校学前教育培养不能只局限于教育研究者。所以在确立培养类型的过程中要追求本质,培养出可以为幼儿园发展做出贡献的专业型人才。

职业教育的每个专业都不相同,因此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具有一定的差别。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要依照学前专业的需求,来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等。培养标准的任何维度都有相关的教育内容,这是确保幼儿教师能力的关键。所以,培养标准一定要完整、并要为教育内容、方式等指引正确的方向。

(二)创建实践教学体系

学前教育专业讲求实践性,而掌握充足的理论知识,能给参与实践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因此若能将两者进行结合,则能够很好的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目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活动形式比较单调,造成理论无法和实践建立起有效的联系,因此有必要创建一套由内容实施体系、评价体系、监督体系等所构成的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这样一来就可以让教师由传统的“教育技术人员”转化成“反思型实践者”,并且还能够让教师将自己的专业当做一个终身专业。另外还要跟得上各个幼儿园的发展脚步。当前,幼儿园的类型逐渐增多,主要包括婴幼儿游泳馆、保健馆等,作为中职学校,应当将这些类型结合到中践教学体系里,从而就可以开阔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眼界和实习空间。

(三)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创建实习场所

中职学校不但要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讲解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创建完善的实际平台,以让学生能够提高实践能力,从而满足企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同时,学校要掌握幼儿园所处的环境和发展情况,并了解幼儿家长的要求,然后根据教学目标来有针对性的建立实习平台,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体验中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此外,中职学校还要和幼儿园保持沟通,并加强合作,诚邀幼儿园教师前往中职学校去进行讲课,也可以要求专业学生亲自到幼儿园去感受教师的工作,以让他们能够对学前教育有一个具体的了解。这样的教学形式,可以在第一时间找到学生在工作期间所具有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改善教学方式,这样就可以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学前教育人才。

(四)创建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

若想加强学生学前教育的水平,除了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以外,中职院校还要创建一套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以可以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工作者,可以是学校教师,也可以是幼儿园老师、该专业的学生。要利用所创建的质量评价体系,来客观的反应出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和他们在学习期间所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改进,以此确保教学的效果。例如,专业教师可采取分组教学的形式,要求每个学生前去所分配的幼儿园去进行实习。在完成实习任务以后,教师还要咨询幼儿园教师,以掌握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这样一来便能够做出最为客观的评价,并要对表现优异的学生予以鼓励,以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五)调整课程开设结构

专业课学习除了要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以外,还要让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一,要全面开设课程,容纳所有的模块课程,从而便能够为社会输送具有综合能力的幼儿园教师。例如,幼儿园虐童的现象时有发生,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教师的道德素质存在问题。因此在专业教学期间,一定要专门设立德育课,以增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道德水准。二,还要掌握艺术专业之间的关系,对课程学时进行标准的分配。在总课时中,艺术专业课时就占据了1/2,如果太过重视艺术课程,那么就很难构建专业理论和专业水平。要意识到的是,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幼儿园教师,并非艺术人才,所以要尽可能的延长理论教学的时间。综上所述,专业课的调整能够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

结束语

中职学校要创建一个完善的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并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以全面加强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质量。而这就要求中职学校要准确定位培养类型、创建实践教学体系、并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创建实习场所等,从而就可以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幼儿园教师。

参考文献:

[1] 刘鑫,郑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文本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9(05):110-116.

[2] 董红梅.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12):46-47.

[3] 刘中玉.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培养体系的构建研究[J].成才之路,2018(01):47.

[4] 孙婧婧,党劲.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教师队伍建设探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07):142-143.

作者简介:邵丹丹,1991,女,廣东广州人,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作者单位: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
德育工作浅谈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