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体育训练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
2020-10-20邹涛
邹涛
摘 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在初中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基于此,本文即围绕初中体育训练展开研究,深入分析了现阶段学生耐力素质现状,并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礎上,制订了具有一定可行性的耐力素质培养方案,希望可以为学生整体水平的提升提供帮助。
关键词:初中体育训练;学生;耐力素质
在初中体育训练阶段,强化对学生耐力素质的培养,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能力,还能够让学生朝着良好的方向迈进,对学生的今后发展有着非常大的益处。因此,在今后的教学阶段,教师应该综合分析目前初中体育训练的现状,然后站在学生的角度,在保证满足学生实际需求的基础上,科学地制订耐力素质培养方案。
一、初中体育训练中学生耐力素质现状
现阶段,素质教育进程在飞速推进的同时,教育体系也变得越来越健全。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对教学质量以及水平进行提高,为学生营造更多学习以及思考的空间,确保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能力可以全面提升,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素养,尤其是耐力素质。然而,由于传统教育观念在教师的思想当中已经根深蒂固,所以,教师在开展初中体育训练活动期间,其所采用的方式依旧具有较强的滞后性,教学理念缺乏创新性,不能从学生的层面进行考量和分析,采用的训练方式以及理念无法满足当前学生的具体需求,从而导致学生的需求无法得到具体需求,致使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被严重削弱,耐力自然无法得到提高,进而阻碍了学生的良好发展。
二、初中体育训练中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的对策分析
面对现阶段初中体育训练中学生耐力素质不高的问题,为了可以从根源解决,不断对学生的耐力素质进行增强,保证为学生的今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强化思想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志
为了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耐力素质进行提升,在实际的初中体育训练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有效对学生体育锻炼意志进行培养。一方面,在体育训练期间,教师可以将中长跑教学当作培养耐力素质的关键,结合学生的能力以及特点,有针对性地对训练方案进行设计。同时,在教学计划以及进度中,可以适当地将耐力项目穿插其中,然后再通过与游戏相融合的手段,不断对学生的体育训练积极性进行调动,以便学生的耐力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另一方面,在进行体育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进行不断强化,能够制定严格的规章机制,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确保学生的良好意志可以形成,让学生具备勇往直前的精神。此外,依照长跑教学的具体特点,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鼓励学生主动地对困难进行克服,能够不断超越自我,进而全面对自身的能力以及素质进行提升。
(二)强化对训练方式的革新,不断对训练实效性进行增强
在实际的初中体育训练阶段,为保证学生的耐力素质可以得到全面增强,教师应该主动地对思想观念进行革新,可以强化对体育训练方式的革新,不断提升训练实效性,激发学生的体育训练积极性。比如:教师在对学生展开中长跑1000米训练的过程中,需要遵循教学的规律性,在结合训练内容以及学生特点的前提下,借助多样化的训练手段,不断对学生的积极性进行调动,增强学生的训练主动性,保证学生可以发自内心地喜爱这项运动。同时,教师也应该适当地对体育训练环境进行改变,让枯燥的训练活动变得更加有趣味性,提升教学的效率。再比如:教师可以开展接力跑以及曲线跑等学生较为喜爱的活动,并将游戏法以及比赛法等融合其中,以便学生的耐力素质在有效提高的同时,还可以为其今后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三)强化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有效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在实际的体育训练阶段,教师不能一味地对以往陈旧训练模式进行利用,而是应该保证训练手段的多样化,保证学生可以对体育训练越来越感兴趣,能够主动地进行练习,积极地克服各类困难。比如:教师在进行篮球训练期间,在投球方面,教师以往都会指定好应该让学生怎样投,之后,就让学生自由练习。学生在练习一段时间之后,热情就会大大降低,不利于学生整体水平的提升,更不利于学生耐力素质的养成。对此,教师应该组织学生之间进行比赛,规定时间,看哪一个小组投球最多。借助这样的方法,学生的积极性不仅会被调动,运动量也会得到相应的规定和标准。而在进行抢球练习方面,教师则需要为学生合理安排训练时间,最好把控在十五分钟到二十分钟。再比如:在进行羽毛球训练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利用分组方式,提升学生参与主动性,以便学生在运动之余,还会提高自身耐力素质。
综合而言,针对体育而言,其是对人的重要改造,而通过合理的耐力训练,则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良好发展。因此,面对现阶段初中学生耐力素质水平较低这一问题,在今后的体育训练阶段,应该加大重视,积极地对思想观念进行转变,在综合考量以及分析学生实际现状的基础上,合理地制订培养方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升学生的体育训练主动性,保证学生的体质健康在综合增强的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的今后发展。
参考文献
[1]龙少俊.浅谈体育训练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J].吉林教育:综合,2018(8S):18.
[2]李长龙.体育教学中如何科学发展中学生耐力素质的路径以及方法分析[J].魅力中国,2017(026):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