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研究
2020-10-20张青云
张青云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方面的影响展开了详细、深入地剖析,进而针对这些灾害问题提出了几点预防控制措施,以便更好地保护水文地质环境,保障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得以和谐、统一发展。
关键词:水文地质;地质灾害;影响
引言
我国土地面积很大,各个地区之间的环境与地理情况都不尽相同。有些地区犹豫地理结构的原因,经常出现地质灾害现象,这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在其中水文地质因素是导致地质灾害发生关键所在,水文地质是地下水流动现象的总称。地面下面的结构层次都极其繁杂,所以地下水流动的情况也会更加复杂。地壳运动、地震灾害产生,都会让地下水受到很大的影响。对地下水流动规律可以实施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手段。
1 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造成影响分析
1.1 引发熔岩塌陷问题
在地质灾害中,熔岩塌陷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问题,造成熔岩塌陷通常需要达到一定特殊条件才会形成。通常溶洞都开口型且内部岩石主要成分多为碳酸盐,在岩石上层所覆盖土壤通常也比较蓬松。而岩石下层水流比较有力,其可以对石山石造成强有力的冲击力,甚至还会对其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在长时间水流运动下,溶洞底层结构会受到严重破坏,而致使岩石底层结构稳定性越来越小,同时,承重能力也变得越来越小;当减小到一定限度时就会致使自然塌陷的产生。
1.2 引发砂土液化问题
砂土液化主要是因为砂土在临界地震作用力影响下,而致使其内部蓬松粉内含水量剧增,从而使细砂土在极短时间内遭到破坏而呈现出液态形状。当受到震荡作用力影响时,饱含水分的砂土则会变得更加细密,再受到一定压力下致使砂土内部会因土层的增加而越来越大,而当水压力比其覆盖层压力大时,就会致使带着许多沙粒的地下水往地面上喷出来,通常叫做喷水冒砂,其会对地质结构造成一定的破坏,该现象通常发生在盆地地带。
1.3 引发地面沉降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因过量开采地下水而引发地面沉降问题。还有,由于人类在开展工业、农业等生产活动过程中,会对地下矿产、石油以及深层地下水等进行开采和使用,这些活动都有可能会引发地面沉降问题的出现。其主要是因为深层地下填充物人类掏空,从而致使地表土层发生下沉问题,以此来将被掏空的空间进行填充。地下沉降问题的产生大多都是人为因素而造成的,如国内许多大面积沉降都是由于人类过度开采而导致的。正是由于人类大量开采各种资源而致使地下物质结构受到破坏,再加上地下水运动得不到及时补充,进而致使其结构推动平衡而致使地面发生沉降问题。
1.4 引发地基变形问题
在建筑工程及相关工程项目开发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地基变形等问题,进而对工程施工造成了极大困难。对于建筑工程来讲,通常都是在软土层上进行地基作业的,而对于软土层来讲其地质结构其实并不稳定,且极易受到地下水运动作用力的影响而更加不稳定。正是因为软土层稳定性问题而致使地质工程受到影响。而如果水文地质条件较差时,还会对工程造成更大影响。
2 水文地质灾害的防治处理措施
2.1 加强对灾害的监测与预防力度。
要减少地质灾害形成,降低灾害形成的损伤,相关部门要在这方面做好研究工作,做好监管相关工作,从而有效提升预防地质灾害的水平,为大众提供安全保障,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实际工作中要建设,并且健全灾害监测预防系统,融入一些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与方式,结合实际情况,把科学技术和先进理念使用在灾害防范工作之中,并且要随时掌握水文地质情况,方便在突发事件时,可及时实施相关的措施。尽量不要在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的区域做工程项目的建设,若是必须要实施建设工作,施工方需要提前对此地区的地理地势、水文等方面进行勘测,了解这个地区水文地质情况。在施工之中要做好监测工作,预防地壳突然运动的现象。
2.2 对相关资源的开发利用加以控制
由于受到当今化工、农业等方面的影响,而致使水文地面因素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地下水被过度开采时,必定会致使某个区域中深层地下水出现大范围减少,从而致使地下结构出现大面积空洞,进而引发地面沉降问题。另外,还有地下矿产、油气等资源的过度开采,而致使水文地质因素产生巨大变化而引发相关地质灾害问题。因此,应当结合当前资源开发情况,进而具有针对性制定相关科学、合理且具有较高可行性的资源开发利用控制手段,尽可能避免由于资源过度开采而给地质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如在開采地下资源后,应当对出现空洞或已经发生沉降的区域进行做适当填充处理,或是开发人工湖等进行有效地填充,从而有效避免地质结构遭到破坏,促进实现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使发展与自然得以协调统一起来。
2.3 避免人为原因的水文地质改变
在自然界的原始生态平衡中,各种地质变化和地下水的活动都是趋于平稳的。绝大多数的地质灾害都是由于人为因素破坏了原有的水文地质环境所造成的。因此,为了尽可能的防治地质灾害的发生就要避免人类活动对水文地质环境的破坏。例如,可以提高植被的覆盖率。通过人工种植等方式将地表的绿色植被覆盖率进一步提升。大面积的植物不仅能阻挡风沙,固化水土,还可对地表的微生态循环及地下的水文环境起到改善和修复作用。同时,还需要对人工生产作业产生的垃圾和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再排放。工业生产时产生的污水和废水往往含有大量对自然生态具有破坏性的污染物。未经净化就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会破坏地下水系统的循环功能。
2.4 强化应急处理措施
对于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控制来讲,应当切实强化相关应急处理措施和预案;以便当发生地质灾害时,可以及时有效地组织相关人员实施应急处理措施,尽可能地控制好灾害范围,减少各方面损失。在制定相关应急处理预案时,应当结合地质灾害类型而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对突发灾害进行控制。另外,还应当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全力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只有当确保人民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方可实施进一步的相关救助工作。
3 结语
在水文地质因素影响之下,会出现砂土液化、软土地基变形以及地面沉降等相关的地质灾害。为了控制灾害对社会和人们生活的影响,需要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力度,同时还需要合理实施治理工作,制定完善突发事件处理措施,以此来降低地质灾害形成的影响,保障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降低经济损失,从而形成和谐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浅析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产生的影响[J]. 陈初雨.农家参谋.2019(22).
[2]影响黄山市中心城区工程建设的地质因素及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J]. 彭苗枝,秦先燕,何苗.华东地质.2019(01).
(作者单位:四川地矿局403地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