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利工程渠道滑坡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2020-10-20张帅王明月
张帅 王明月
摘要:水利工程作为一个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部分,对于国家水利运输、农业发展、防洪抗旱等都有重大意义。水利工程施工过程对于工程质量有着严格要求,但是由于水利工程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往往会在施工后发生各种质量问题,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渠道滑坡事故。水利工程渠道滑坡将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对水利工程而言是一项重大破坏,因此对于水利工程渠道滑坡现象必须予以足够重视,并快速采取手段进行治理。本文中将分析水利工程发生渠道滑坡事故的原因,并介绍水利工程治理渠道滑坡的方法以及前期预防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渠道滑坡;防治
引言:
水利工程对于国家农业发展与繁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可以在农忙时节及时输水灌溉,并且发挥蓄水防洪和放水治旱的作用,水利工程的稳定运行对于农业生产将产生重大影响。对于距离水源较远的地区,往往需要挖掘渠道将水源处的水送到各地进行农田浇灌,因此大多渠道挖掘工程路线长且地势复杂,而在施工过程中和日常使用过程中很难以对大量、长距离的渠道进行有效管理养护,导师渠道出现质量问题很难被及时发现。渠道发生滑坡事故时,将对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产生较大影响。因此,需要相关水利部门了解渠道滑坡产生的原因,并能够提前进行合理的预防措施,而在发生渠道滑坡事故时能够及时采取合理治理措施,保证水利工程正常运行。
1.水利工程渠道滑坡成因分析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混凝土和岩石材料用于稳固水利工程。但是在水利工程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对周边地质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导致土质疏松而引发对水利工程稳固性不足的问题,进而会引发水利工程渠道因土质结构松散而出现滑坡的现象。
第一,从地质结构角度分析,因为地下岩体分离不连续可能会造成土层不稳固,进而发生滑动的现象。而土层之间明显的滑动则会进一步对渠道结构产生影响,引发渠道滑坡。
第二,受水利工程渠道施工地质环境的影响,某些地方由于其土壤质量本就比较松散,在水流长期作用下会極易造成渠道下方土层位移滑动。
第三,在某些区域,其地质条件非常容易受到水文地质环境的影响,在水利渠道长时间的运作过程中对其产生较大的影响,对渠道基础的稳固性产生影响。当渠道基础发生动摇,则渠道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滑坡事故。
第四,由于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手段有限,没能够在修筑渠道工程前对沿线地址情况进行全面的测量,为后期渠道工程的使用埋下安全隐患。此外,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不足,渠道工程质量不能达标,很容易造成渠道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出现不稳固的问题,造成渠道结构受损而发生滑坡事故。
2.水利工程渠道滑坡的防治措施
2.1设计与施工阶段的防治措施
为了做好预防渠道滑坡的事故,在工程规划设计阶段相关工作人员就需要充分考虑滑坡问题,并提前做好预防措施。通常在渠道规划过程中,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实地勘察,了解当地周边地质和水文情况,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渠道设计工作,尽量避免土质硬度较差的地方。而在渠道施工过程中,要将渠道工程施工与施工现场地理环境想结合,对于质量较差的土层要提前采取硬化措施改善施工现场土层硬度,然后再进行渠道施工。与此同时,需要确保渠道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达标,监督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严格履行职责,严禁施工过程偷工减料的现象发生。
2.2对渠道进行定期的维护与管理
水利工程渠道设施在投入使用后,进行定期的维护工作对于保障渠道质量,避免出现滑坡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常,渠道日常维护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第一,定期检查渠道结构表面是否发生裂缝,对于出现裂缝的位置及时进行维护和补修,避免裂缝进一步扩大;第二,在渠道输水时期,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巡检,保证渠道中水位在正常区间;第三,对于水利工程中的排洪设备要定期进行全面检查,若排洪设备出现故障则需第一时间上报,并调请专业人员进行设备修理;第四,定期排查渠道沿线是否发生漏水现象,若发现渠道小规模漏水现象,则需进行及时修堵。若渠道发生大规模漏水现象,在进行修堵工作的同时上报有关部门,对渠道周边进行全面检查,彻底找出问题所在并及时解决。
3.渠道滑坡处理措施
3.1基础材料更换
在渠道发生滑坡事故时,需要对渠道修建所用材料进行审核,并及时更换更加适合的基础材料,优先选择非膨胀性砂砾相关材料。
3.2地表排水设施构建
需要对地表积水进行及时的处理,具体的处理方法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当地地址条件进行。在进行地表排水工作时,需要避免将地表水排到地势更低的滑坡区内,以免对滑坡周边渠道结构造成更加严重的损耗,引发进一步的渠道滑坡。
3.3地下引导渗透
对地表水进行疏通引导往往不能完全解决地表积水的问题,这就需要利用地下引导的方式配合处理。通常采取对拦截水沟进行设置的方式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该种方法主要是对砌石护坡的方式进行利用,通过对水泥砂浆进行利用来进行勾缝,并且将排水的管道设置在底层中。
3.4暗涵和渡槽
对于某些渠道周边地址条件较差、周边有陡坡和土质层较厚的情况,当渠道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采取将明渠改为暗涵或地下渡槽的方式来减少渠道发生滑坡的事故。而且利用这种施工方案,还能够有效减少工程量。
3.5对渠道线路进行改变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单位没能够对渠道线路周边地址情况进行详尽考察,导致渠道施工路线存在不合理的现象,造成渠道不稳固且容易发生滑坡。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对渠道路线进行重新规划,采用地质结构更稳固的规划路线来提高渠道工程的稳固性。
4.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将进入建设发展新时期。在新的时期中,我国在提高经济水平的同时也将更加注重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水利工程作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基础设施,更要加强对其质量把控,对于渠道滑坡事故要做好事前预防以及及时抢修的工作。造成渠道滑坡事故原因,不仅与渠道工程施工质量有关,还与渠道周边地质条件有较大关系。因此在渠道施工前需要做好对施工路线的规划,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把控渠道工程施工质量,并且在渠道使用过程中做好维护养修工作对于预防渠道滑坡都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潘炎. 水利工程渠道滑坡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J]. 农民致富之友,2019.
[2] 万兆. 试论水利工程渠道滑坡成因与防治对策[J]. 农家参谋,2019,613(06):241.
(作者单位:沈阳森淼设计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