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生活中寻找数学

2020-10-20姜丽英

锦绣·上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策略

姜丽英

摘 要:新课改实行以后,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更要注重对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的创新。小学数学知识主要源自于现实生活,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小学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生活实例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还能够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的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从而能够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小学数学实施生活化教学的优势,并且提出了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引言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为主,学生学习知识只能靠死记硬背。新课改的实行,数学生活化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这种教学模式主要就是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现实生活为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提供了充足的素材,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选取适合的素材进行生活化教学,这样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1]。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小学数学实施生活化教学的优势

1.1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量教育实例证明,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学习兴趣以后,才会主动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并且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这样能够为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础。开展生活化教学,能够将学生引入到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能够对数学知识有更加生动形象的理解,而且一些抽象难懂的数学概念也会变的简單明了,从而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能够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2]。

1.2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之所以难以理解数学知识,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以小学生目前的思维能力想要真正的理解是非常困难的;第二,教师采取灌输式教学,并没有注重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学生意识不到借助生活经验进行知识的理解。开展生活化教学,学生可以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样一来,很多数学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学生能够轻易的掌握数学知识,并且能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1.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新课改实行以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学生会主动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并利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看待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且会利用已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能够实现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3]。

2、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2.1结合教学内容创造生活情境

小学数学开展生活化教学的基础在于激发学生的生活化意识,而创造生活情境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在小学数学中创设生活教学情境,关键在于如何将数学问题融入到生活实际中,在此过程中,可以就地取材,也可以将问题引入到学生自身上。例如,在教学“比例的性质”时,一方面可以利用课堂中存在的物体制造数学问题,如“量一量和比一比书和本子的尺寸”,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在自己身上发现数学问题,如“量一量和比一比自己手掌和中指的长短”,这样一来,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得出手掌和中指的比例为2︰1这样的结论。如此一来,就能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之中,掌握并理解“比例”的概念,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4]。

2.2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既是生活化教学的外显形式,同时也是实现实践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数学练习中,教师可以跳出“题海战术”的束缚,积极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教学“物体表面积计算”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完成以下练习。第一,在自己家里找出表面是长方形的物体,并测量记录该物体表面的长和宽。第二,利用长方形面积公式S=a×b计算该物体的面积。第三,假如该物体按平方出售,4平方米该物体的价格为24元,6平方米该物体的价格为30元,购买那种规格的更加划算呢。通过上述练习,能够实现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与此同时,通过第三个问题的训练还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辩证解决问题方法,从而有效的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3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发现问题及提出问题,没有实际的问题自然就无从下手。为了增强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首先我们就需要引导学生仔细的留意生活,积极的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留意生活。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在生活中,同学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事物,其中有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物体是正方体?通过提出这样的问题,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久而久之,能够实现培养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在生活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两个方面入手,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其在丰富的生活内容作用下,深刻地感知数学内容、理解数学知识,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永杰.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11):53-54.

[2]张天玲.找寻生活中的数学,探寻数学中的生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8(03):135-136.

[3]范旭东.找寻生活中的数字,探寻数学中的生活——农村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32):152.

[4]王福祥,牛生才.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19):159.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策略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