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究
2020-10-20王宁
王宁
摘要:小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打好小学的知识基础是至关重要的。新课程改革要求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阅读是语文综合素养内容的一部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良好的阅读能力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8-0288-01
引言: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后人提供的文学作品不胜枚举。大部分的小学生都是活泼好动的,阅读教学能够让他们静下来,在阅读优秀的作品同时,能够培养他们形成文学素养,感受文学气息的熏陶,有利于他们感悟人生哲理,深切的体会文学散发出的魅力,从而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
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和家长都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忽视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给学生们灌输学习成绩不好的后果,似乎已经预见了孩子的未来,这通常会给学生造成较大的学习压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教学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这也是造成“问题”学生的关键原因。现阶段的语文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不重视语文阅读教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是与学生打交道最多的,小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课堂。在现阶段的教学中,语文教师不重视阅读教学,而且部分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足,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长此以往,学生就失去了阅读的兴趣,在阅读时也做不到静下来全身心的投入,这样的恶性循环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1]。
(2)教师的教学模式单一。在部分教师的理解中,阅读教学就是以阅读为主,课堂上也只是让学生阅读,希望学生在自主阅读时能够学习知识,忽略了反思教学成果的过程。如今,有些教师也一直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流程就是带领学生认字、写字、背诵、读课文。由于小学生的思维都是跳跃的,这样教学模式不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学生也难免会觉得阅读内容枯燥乏味。
(3)阅读内容的选择不合理。小学的课程安排比较紧凑,“晨读”也被列入了每天的课程安排中,这个本来可以作为开展阅读教学的基础,但大部分教师为了呈现阅读的整齐度,都规定了每天的阅读内容,例如读课本中的古诗和文章。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都是以完成任务为目标的,认为读完就是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这不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也限制了阅读教学的有效開展。
2 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2.1创设情境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寓教于乐”是教育部门强调的教学方式,情境教学就是基于“寓教于乐”创设的。教师根据课文类型在课堂上合理的创设情境,为学生们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例如人教版二年级课文《纸船和风筝》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制作教学课件。这就要求教师在制作课件上多花心思,在课件的导入中播放叠纸船和放风筝小视频,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放给学生看,将学生们带入轻松的情境中。这样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就会在脑海形成情境,更深切的感受文章中小松鼠和小熊的友谊[2]。
2.2丰富阅读教学内容。主要是针对阅读模式单一的现状进行优化的策略,教师要适当的丰富教学内容,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带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引导学生将阅读内容融入到实际的生活当中,这样学生能够与文章中表达的感情产生共鸣,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会更理性。此外,教师还要尝试将多媒体设施变成教学辅助工具,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调动学生的阅读激情,能够增强学生的带入感,实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的对话,对文章蕴含的感情有深入的体会,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课文《坐井观天》中,在阅读时教师可以让同学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找学生扮演青蛙和小鸟。这样学生能够把握青蛙和小鸟看问题的不同角度,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3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是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原则,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阅读潜力。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都是在进行被动阅读。一篇课文学生会在短时间内读完,能够做到了解文章的梗概,对要学习的内容也是一知半解,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一篇课文学生的理解程度是不一样的,这取决于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教师要尊重他们的阅读个性,在阅读过程中不要用自己的想法去干涉他们,让他们快速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模式。有的学生喜欢默读的方式,而有的同学阅读时喜欢读出声音,因此,教师不要规定学生的阅读方式,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3]。例如,在开展阅读教学时,仔细观看学生在阅读文章时的小动作,这些小动作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养成的习惯,教师要分析动作的利害关系,不应该不加了解就全部限制,制约学生的个性发展。
结语:综上所述,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合理的阅读教学方案,在阅读过程中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采用针对性策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确保阅读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的写作打好基础,这有利于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立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究[J].新一代:理论版,2020,0(7)
[2]张雨青,.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究[J].好家长,2019,0(41)
[3]陈三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究[J].读天下(综合),2017,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