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有效语文课外活动 助推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
2020-10-20宋萍
宋萍
摘要:随着当前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对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也规定新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多注重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以及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个性化发展,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喜欢上祖国的文化,从而提升语文素养。本文主要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课外活动的策略进行分析和论述,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活动;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8-0255-01在現阶段所说的语文素养,包含的范围很广泛,除了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更多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拓宽视野,提高欣赏和鉴赏能力,让学生能够受到良好文化的熏陶。现阶段需要教师打破原有固守的教学方式,注重语文教学的课外活动教学,教师从学生的个性发展出发,提高学生的学习语文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1 合理设计和制定课外活动内容,让学生理解课外活动的重要性
为了提高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有效性,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教学的具体内容,有计划的制定课外活动,同时给学生沟通参与课外活动的重要性,让学生都可以积极的参与到课外教学中。首先,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以学生为中心,努力打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更愿意与教师亲近,从而爱上语文课堂,便于课外活动的有效进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其次,教师要明确语文教学中课外活动的目标,一般语文教学都是从阅读习惯、写作目标、自主学习习惯、日常生活习惯等方面开始抓起,再通过合理的安排课外活动具体内容,例如,可以开展读书竞赛活动、写作竞赛活动、故事大赛活动等等形式来开展。教师在课外活动设计中要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和懂得课外活动开展的目的,让学生了解语文成绩的提高,不能仅仅靠课堂的教学,需要学生通过课外的活动来进行学习,通过日常的观察和主动探究,来丰富自我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在课外活动的开展中,教师可以彻底的打破原有禁锢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走出课堂,去户外感知更多的知识,让学生可以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1]。
2 语文课外活动的设计要与语文教材教学目标相结合
现在小学阶段为了提高学生的认知比较薄弱,为了提高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可以采用课外活动和语文教材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在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的时候,这是一篇科普文章,课文用了拟人和比喻修辞的方法,主要描写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种子的故事,在教学中老师除了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染学生的听课热情,再通过文章中的插图来给学生讲解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把课堂从班级转移到户外,让学生通过课外的活动,分成小组让学生去找到这些种子,去感知和体会几种种子的传播方法。通过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针对本节课文内容,教师可以多给学生提问,让学生来回答,同时对于回答的学生,教师给与表扬,还可以让学生去大自然中找到其他植物的种子,了解每个人眼中不一样的秋天,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的品质,也鼓励学生多善于思考和观察。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特点,学习能力各有不同,在教学中教师要平等的对待学生,尊重学生,对于学生成绩弱的学生,要多多的鼓励,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多鼓励学生要勤于思考,大胆发言,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3 语文教学中要与生活实践相融合,开展多样性的课外活动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原有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多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多鼓励学生,多关注当前的一些热门话题,如,在当前网络信息时代,好多学校都开设了网课教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针对当前的网课教学展开辩论会,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了解的知识进行辩论,辩论结束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观点进行正确的引导。在学习《燕子》这节课时,教师首先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观看燕子的视频,通过学生观察,了解燕子的基本特征,然后在根据文中描述燕子的外形特征,画出描写的语句,比如,乌黑发亮的羽毛、俊俏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描述,表达作者对于燕子的喜爱之情。课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来画关于燕子的小报,多观察生活中燕子的具体动作和行为,看看哪位同学画的最生动。通过小组评选的活动,把大家的小报作品都放在班级墙上,让大家来匿名投票,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写作能力,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2]。
4 教学中要科学做好教学评价,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科学的做好教学评价。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于学生进行科学的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教学评价不仅仅只是关注学生的成绩,要结合学生的日常课堂表现,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的态度等综合进行评价,同时在评价中也要加入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互评,通过综合的评分来作为学生学期的综合评价得分。教师也要不断反思,根据本学习课程的内容,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评价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3]。
结语:综上所述,当前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教学,教师要根据语文课外活动的目标,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科学的运用快乐教学法,让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培养学生的品质。教学中教师要打破原有的沉闷的教学方法,努力为学生营造快乐、和谐的生动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对于教学方法,也要不断的反思,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更有效的开展语文课堂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臧林雯.谈小学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J].学周刊,2019,(27):92.
[2]张靓.小学语文教育中如何有效开展课外活动[J].散文百家(下),2019,(4):89.
[3]詹珺珺.有效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J].语文课内外,2018,(15):215,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