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如何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2020-10-20喻莹
喻莹
摘要:优化小学语文课堂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而是要依靠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而实现。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当中,教师要从小学生语文学习起点出发,对小学生的求知欲进行充分的调动,其次从教学思想入手,实现小学语文课堂的全面优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8-0207-01引言:优化语文教学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全面致力于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从而构建活力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在知识与智慧的和谐发展下更好的学习。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多种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当中,从而让学生学会创造,学会合作,达到较好的语文教学效果。
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现状
1.1教育观念落后。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年龄偏大,从而导致很多教师在开展语文课当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满堂灌”的教法传授知识,导致语文课堂效率低下,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多老教师还是采用自身的教法进行授课,主要教学形式以分析讲解为主,段段分析,句句讲解在课堂中语文教师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讲解课文和无效的提问,讲完课文后会让学生做练习,通过题海战术,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基础知识而已,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低下,这也是导致语文课堂得不到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1]。
1.2使用现代化课堂教学手段贫乏。传统教学手段主要利用一本语文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进行教学,而现代教学的手段则是利用幻灯片、PPT、录像机等多种形式开展语文课堂。由于教师对现代化教学技术掌握不全面,从而无法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作为课堂的主要教学形式。教师只有学会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许多感知材料,而且还可以在学习中解答疑难问题,启发学生对知识形成相应的语文思维。教师只有提高自身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才能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沉闷的课堂氛围,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效率[2]。
1.3课堂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学习而使用的教学方法,也就是因材施教。教师在不同的课堂以及对待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会取得更好的效果,而在当今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模式无法做到因材施教,这也是导致无法优化语文课堂效率的原因之一。教师只有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尝试运用小组合作、情感体验等方式来发展学生的交流合作、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改变陈旧单调的教学方式。
2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
2.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环境的优化。教学环境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主要体现为一种教学氛围,教师只有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考虑优化语文课堂的问题,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会采用表扬、竞争等手段进行语文学习,但却无法与多媒体教育手段相比,这种包含高科技的现代教育技术,本身对学生产生一种强大的诱惑力,多媒体技术及图像文字、色彩动画等多种信息为一体,不仅信息量大,内涵丰富,也可以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的考虑问题,把学生带入一个色彩斑斓的美妙空间。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强烈好奇心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将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堂变得多姿多彩。
2.2促进教师不断创新和学习,促进教学思想的优化。只有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才能促进语文教师的不断学习和创新,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语文课堂当中,不仅解决了教师和学生平时困扰的问题,也让教师在教学的点滴中体会到理论的升华,不仅如此,优化教育教学不仅可以让教师积极参加各种软件的创新与开发,与此同时,也提高了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从而推动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丰富教师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教育理念。
3 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具体应用策略
3.1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打破传统被动教学模式,努力改进课堂教学,从整体考虑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的综合,从而使学生的活动变成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教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训练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3]。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自学教材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求学生做到一字一句的阅读,聚精会神的阅读,从而尽快进入到阅读的情境,并且抓住每一段的关键词和短语以及重点句子,联系上下文的内容,理解性的阅读文章,一方面能把全文的知识点画出来,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将文章的主次划分出来,进一步理解文章,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3.2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化。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阶段,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中,小学生很难发挥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学生们只会跟着教师的步伐走,做教师的观众,无法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因此,教师要利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师不要做提问者,应当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做提问者,打造平等、自由的语文课堂,才能让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得到更好的培养,才能促进学生语文课堂中的学习效率[4]。例如:教师在讲解《曹冲称象》的故事当中,教师往往会提问“同学们,明白曹冲到底是如何称象的吗?”,在优化小學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提问“同学们,可以针对曹冲称象的故事中最重要的部分提出一个问题”,这样的提问不仅将自主权交予学生手中,也充分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这样的语文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小学生的提问积极性,有利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正确发展。
结语:优化课堂教学活动已成为语文学科的重要目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优化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景国.探索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J].文理导航,2018,000(012):62-62.
[2]马春玲.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J].黑河教育,2018,000(004):36-37.
[3]王方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探索[J].中外交流,2019,000(006):150-151.
[4]沈群英.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及有效性策略探索[J].明日,2018(47):0340-0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