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高职院校机电类二级学院推进混合所有制的思考

2020-10-20姜涛雍丽英董涛孙汝君罗燕

数码设计 2020年8期
关键词:机电专业双高混合所有制

姜涛 雍丽英 董涛 孙汝君 罗燕

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双高”高职院校建设背景下机电类二级学院通过混合所有制促进专业发展的必要性,分析机电类二级学院混合所有制办学过程的现状,提出解决方案。力争推动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可以为同类型专业混合所有制專业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双高建设;高职院校;机电专业;混合所有制

中图分类号:TH-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8-0102-01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发展迅速的时代,世界各国为提升自己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都在大力发展本国的高等教育水平。借鉴德国二战后的迅速崛起,高职教育旨在培育实用型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而混合所有制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促进了职业化发展。

1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推进策略与思考

职业教育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高就业率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体制改革与经济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的高职教育虽然得到国家的重视以及公众的信任,但是依然存在是许多亟需改进的方面。高职院校引入混合所有制意味着高职院校不单单接受政府的主体管理,而且可以成为一级机构,逐渐拥有一定的独立性与自主性,这有利于扩大高职教育经费来源。这可以扩大高职教育的经费来源,增加高职院校安排经费的灵活性与自主性。

2016年,国家出台指导意见,要求各高校扎实推进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改革试点工作。高职院校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无论在策略方法上还是配套政策上都缺乏指导,也需要政府给与更大的支持。这样才能促进职业院校社会认可度,也会提升职业院校的内涵发展。在混合所有制建设方面,通常各院校采取以下手段:

1.1多种模式并存,强化高职院校法人地位。突出高职院校法人治理,赋予高职院校更多的权力,优化高职院校作为独立法人相关利益之间,建立起配置的灵活运营机制,适度调整学校的运营模式。比如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建立校董事会,成立基金会等。这些都需要政府放权,并给与其经营的主动权。

1.2完善产权保护,建立高职院校流动机制。清晰确立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产权结构,明晰界定高职院校的产权归属者,通过严格的制度确保高职院校产权和国有资产不会流失。同时明确企业与教职员工的资本价值,允许部分企业通过合法经营,变成管理者,参与学院管理,通过自主选择从事教育投资等活动等手段,实现其资产的保值增值保障企业投入与参与运营的积极性。灵敏捕捉资本市场需求变化信息,积极探求教育产权的交易市场高效率流转,通过市场化方式真正实现高职院校资本的有效利用。

2 高职院校二级学院混合所有制现状与分析

二级学院,前身为各院校的教学系部,是指高职院校内部的二级教学单位和部门。现在的混合所有制一般在合资或行业高职院校比较普及,而在二级学院开展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模式往往发生在优质公办高职院校,比如骨干院校、示范院校或“双高”院校,因为这类院校得到的政府支持较大,国家投入的资金比例也相对较大,受到的企业关注度也较多。二级学院推行混合所有制办学有助于校企深度合作,发挥产教融合的优势,也有利于学生实习实训和对接就业岗位,发挥了职业教育的优势和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发展中的问题,归纳如下:

2.1资产配置与产权关系还不明确。混合所有制的主旨内涵是对于教育资源以及设备、场地、资金、人员等方面的产权及归属。其中包含的问题是这些资源在投入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制度等因素的制约。对于企业投资方而言,投入的资金和设备等教学投入相对独立,在管理和清查等方面程序也要简化许多。所以,从目前的管理角度看,学院开展混合所有制办学在教学资源产权归属方面处于弱势一方。而在资金以及人员、场地等投入方面看又是强势主体方,所以这种矛盾的情况必然影响项目的正常运转,甚至导致项目不能长期稳定持续。

2.2制度建设与管理体制还不完善。完善的制度与合理的机制是促进二级学院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的根基。在管理模式与机构设置上,二级学院开展混合所有制办学在管理机构体系可采用董事会、监理会、委员会等形式,由学校与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担任混合二级院的相关领导。下设常务办公室,执行相关的日常管理、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如有决策事项和重大变更等问题,通过召开会议等议事投票手段进行决定。为规避出现管理方面的矛盾与利益分配的冲突,除依托政府协调与监管外,相关的政策制度和激励机制的建设是促进项目顺利开展进行的前提。

2.3成本投入与收益分配比率不清。成本投入方面,二级学院教学资源投入受到国家政策制度与学校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制约,与企业相比较有较强的公益性质。而二级学院利用企业投入的资源开展教学活动时,产生的成本消耗计算和如何进行抵消计算,还需要视学院与专业不同而区别细化分解。同样在校企双方收益分配方面,由于高职院校的公益特性,学校方在利益获得方面还是处于较弱的层面。在二级学院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下,校企双方必然会依托教学资源和投入设备进行产品生产和技术服务等产生收益的营利性效益。在签订合作协议的时候,双方一般很难事先清晰预测自己所获收益的管理,二级学院往往考虑政策制度而采取放弃的态度。这种情况下,就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教师参与积极性的损失,这必然会对二级学院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和损失。

所以,二级学院开展混合所有制研究还需依靠政府统一的协调与指导,进行统筹谋划,顶层设计,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当需要重大议事情况,要依托政府主管部门,利用组织机构和完善制度,进行合理的协商处理。这才是最大发挥二级学院混合所有制能量的举措,也是强化职业教育培养特色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李河水,张主社.公办高职院校试办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的思考——以山西机电高新区立讯学院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33):24-26.

[2]裴智民.区域合作:高职院校二级校企合作理事会运行机制创新与实践——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3(12):60-62.

猜你喜欢

机电专业双高混合所有制
“双高”建设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数说高教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
全职妈妈浪费吗
论实践能力对学好机电专业的影响力
分层教学在职校机电专业课堂中的应用
中专学校机电专业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探究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非公资本进入:问题和对策
国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发展混合所有制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