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民楼火灾特点分析及处置对策研究

2020-10-20李磊磊

今日消防 2020年9期
关键词:居民楼火灾

李磊磊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居民楼火灾事故屡屡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的同时,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因此,强化居民楼火灾应急准备,提升居民楼火灾应对能力,对于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安定有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居民楼;火灾;处置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居民楼火灾事故屡屡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的同时,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如浙江杭州蓝色钱江小区“6.22”火灾、广东中山江南海岸花园“12.22”火灾、重庆涪陵区踏水桥小区“12.30”火灾等。作为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和国家队,消防救援队伍同老百姓贴得最近、联系最紧,救援能力同老百姓对平安的需求直接对等。强化居民楼火灾应急准备,提升居民楼火灾应对能力,对于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安定有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居民楼火灾现状

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2019年火灾统计结论,城乡居民住宅火灾的起数已经占到总起数的44.8%,共造成1045人死亡,亡人数占火灾总亡人数的78.3%,远超其他场所亡人的总和。可以说,居民楼火灾已经进入了发生频率高、人员伤亡多、社会影响大的阶段,需要引起足够重视(表1)。

面对居高不下的居民楼火灾,一些专家学者围绕外墙保温材料、楼梯间堆放杂物、消防通道等方面作了一些研究,但从灭火救援角度进行的探讨相对较少。2020年元旦当天,重庆一高层居民楼发生大火,火势迅速从二楼蔓延至三十楼,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由于时间点特殊敏感,再次引发了全社会对居民楼火灾尤其是消防通道堵塞問题的高度关注。但是,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的打通“生命通道”集中治理行动只是治标之策,提升人民群众的自防自救能力和消防救援队伍的快速处置火灾能力才是根本。

2 居民楼火灾类型及特点

按居民楼火灾发生的位置划分类型,可分为居民家中火灾、楼梯间火灾、管道井火灾、外墙及附属物火灾、楼顶火灾、底部商业网点火灾、内部储藏室及车库火灾7种(图1)。

剖析不同类型火灾,特点亦不尽相同:

2.1居民家中火灾

家中可燃物较多,所以火灾发生后往往燃烧猛烈。一些多层居民楼窗户加装防盗栏,影响自救逃生和消防救人行动。高层居民楼室内起火后,大多只有入户门1个逃生通道,一旦被大火封堵,被困人员就只能退居一隅,“固守待援”。此时如果救援受阻,极易造成人员伤亡。2018年3月3日14时许,武汉市洪山区东湖花园2期10栋503室发生火灾,次日凌晨1时许,火灾被扑灭。火灾发生时,回家探亲的空降兵某旅直升机团四级军士长李某某义无反顾冲进火场救人,不幸被浓烟吞噬,壮烈牺牲。屋内另一名女子也不幸遇难。这起火灾虽然发生在普通居民住宅楼,且是大白天,但由于起火房间内堆放大量户主收集的废弃塑料制品、木质门板、席梦思床垫等杂物,火灾负荷巨大,救援空间狭窄,大大增加了火灾扑救难度,火灾处置时间长达11个小时。

2.2楼梯间火灾

楼梯间火灾大多以堆放杂物燃烧和电动自行车燃烧形式呈现,烟雾大且容易积聚,楼上人员若盲目逃生,冲进烟火区域必然“凶多吉少”。特别是一些村民自建房,往往缺乏有效防火分隔,极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2017年9月25日0时13分,浙江台州市玉环县玉城街道一砖混结构民房起火,造成11人死亡、12人受伤。2019年5月5日6时39分许,广西省桂林市雁山区一民房发生火灾,造成5人死亡,6人重伤,32人轻微受伤,事故直接原因为该民房一楼北面大厅电动自行车电气故障引起火灾。事故调查发现,该建筑仅设有一部敞开式的疏散楼梯,且在楼道口、疏散通道堆放杂物,影响疏散逃生,火灾发生后烟气沿楼梯迅速向上蔓延,造成大量租住于此的大学生伤亡。

2.3管道井火灾

管道井火灾往往起火点较为隐蔽,不易被发现,且电缆等起火后释放大量有毒烟气,并通过楼板孔洞、伸缩缝迅速扩散,对灭火剂要求高,扑救较为困难。如2018年5月12日17时11分,江苏省淮安市某高层居民楼电缆井发生火灾,扑救过程中,1名消防员被浓烟高温包围,情急之下使用个人安全绳从窗口向外滑降避险逃生,不慎坠落至2层门厅顶部,经抢救无效牺牲。

2.4外墙及附属物火灾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6.7条规定,建筑的内、外保温系统,宜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即不燃性的保温材料,不宜采用B2级保温材料,严禁采用B3级保温材料。在2009年《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出台之前,我国在外墙保温材料阻燃性方面没有统一的、强制的标准,因此一些老旧建筑的外墙保温材料大多是由XPS、EPS、聚氨酯、橡塑海绵、聚乙烯、聚苯乙烯泡沫等原料制成,极易被引燃,且燃烧速度快,热释放量大、蔓延迅速,短时间内即可形成内外连通、大面积立体火灾,扑救难度大。外墙保温层引起或因保温层迅速蔓延的火灾,几乎每一年都在发生,如2014年辽宁大连市星海广场亿达杰特公寓楼“4.21”火灾、2019年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区SR国际新城住宅区“12.2”火灾、2020年重庆市渝北区加州花园小区“1.1”火灾等。

2.5楼顶火灾

发生在楼顶的火灾大多由施工引起,比较容易被发现,一般情况下不会造成人员伤亡,但扑救难度并不小。尤其是一些高层居民楼楼顶发生火灾后,登高消防车往往受举升高度限制难以有效打击火点,一旦固定消防设施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就只能依靠消防队员沿楼梯铺设水带干线灭火,耗时费力。

2.6底部商业网点火灾

居民楼底部商业网点发生火灾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同时蔓延,楼上住户是最直接的受害者,属于典型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2019年11月15日6时57分许,安徽蚌埠市一商住楼门面房发生火灾,现场有5间沿街门面过火,二层局部有蔓延,过火面积约为150平方米,现场搜救出25人,8人送医救治,其中5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2.7内部储藏室及车库火灾

居民楼储藏室、车库大多设置在地下,因此这些部位一旦发生火灾,烟热不容易散出去,且进攻通道同时是排烟口,给内攻灭火带来极大不便。如2019年2月13日凌晨2点25分,广东深圳市一小区地下车库发生火灾,32辆汽车被烧毁,122名住户被紧急疏散,36人因吸入浓烟被紧急送医,过火面积达520平方米。

3 居民楼火灾扑救处置难点分析

3.1被困人员多,疏散救生难

一是人员高度集中,尤其是一些高层和超高层居民楼,一栋楼的住户动辄超过百户。一旦发生火灾,人员通过一两部楼梯疏散至地面需要很长时间,甚至可能发生踩踏事件。二是不同年龄段和身体状况人群疏散能力不同。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火灾亡人的老龄人口所占比重已从2009年的占29%提升至2019年的36.2%,而住宅火灾中该比例更达到42.9%,瘫痪、残疾、精神病人等群体的比重达到44.3%(与年龄分别统计)。老弱病残人群是弱势群体,自救逃生能力差,需要引起特别注意。三是火灾产生的高温、烟气导致能见度急剧降低,易造成人员心理恐慌,发生跳楼等事故,甚至有向上逃生的情况发生,需要救援人员逐层确认人员疏散情况,消耗大量人力和时间。四是救生时间要求高,救援人员所承受心理压力大。一边是熊熊燃烧的大火,一边是被困人员撕心裂肺的求救声和现场围观群众心急如焚的催促,一旦营救行动失败,救援人员必将饱受质疑与指责。

3.2火势发展快,火灾扑救难

一是火势发展快。从案例分析看,由于可燃物多,很多居民楼火灾在消防人员到场时已形成多楼层、立体式整体燃烧,且火势发展迅速,无法第一时间有效控火。尤其是发生在楼梯间的火灾,竖向蔓延快,如果不能有效控制火势,很难展开救人行动。二是过火范围广。以上海教师公寓火灾为例,过火房间数量达一百多个,救援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三是消防通道堵塞现象屡禁不止。很多老旧小区未设计停车场或地下停车场车位数量有限,业主违章停放车辆堵塞消防通道的现象较为普遍,消防车无法抵近着火建筑,只能“望火兴叹”。如重庆“12.30”和“1.1”两起火灾中,均出现了群众合力掀翻挡路私家车的情况。

3.3固定设施差,火场供水难

一是消防设施完好率低。一些住宅小区物业公司对建筑消防设施的日常维护不到位,加上消防监督检查难以兼顾,致使很多居民楼火灾发生后,只能单纯依靠移动装备灭火,难以快速实现控火目标。二是移动供水线路建立难。据测试,一栋30层左右的居民楼发生火灾,消防员沿楼梯蜿蜒铺设水带至顶楼出水至少需要25分钟左右,而且体能消耗较大,空气呼吸器使用时间有限,严重影响火灾扑救行动。三是市政消火栓建设不尽人意。调研发现,很多城市市政消火栓年久失修,埋压、锈死、无水、压力不足等情况不在少数,一些城乡结合部尤为突出,一旦发生火灾,火场不间断供水面临较大压力。

3.4烟热易积聚,通风排烟难

一是烟囱效应明显,居民楼火灾发生后,疏散楼梯间、电缆井及电梯井在贯通情况下均是烟气快速垂直蔓延的通道,烟气在垂直方向蔓延速度可达2至4米/秒,短时间内将导致多个楼层充烟。二是居民楼内通道狭窄,迂回弯折路线较多,缺乏畅通的烟热排散渠道,高层居民楼人工排烟十分困难。三是“风驱火”严重威胁救援人员安全。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的研究结果表明,4.4m/s的风速,就可能导致通风房间内的火势迅速从房间内部蔓延至通风口。消防员若是通过下风方向内攻,风压会在建筑物的上下风方向形成烟火快速蔓延途径,将内攻消防员置于十分危险的境地。

4 居民楼火灾处置对策与建议

4.1开展熟悉调研,做到“知己知彼”

应针对辖区住宅建筑分布广、数量多等特点,组织消防人员逐一开展熟悉调研。调研内容要围绕灭火救援重点难点,将周围市政消火栓及固定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消防通道是否畅通、登高作业面是否具备条件、楼梯间是否堆放杂物、有无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等问题作为重中之重。调研机制上要深化熟悉调研防消联勤工作,防火、战训人员捆绑作业,做到优势互补、信息互通,持续提升熟悉调研工作效能。调研结束后,要实行“一区一策”,逐个小区制定灭火救援预案,细化灭火救援标准化操作程序,做到心中有底、临战不慌。

4.2强化专项训练,做到“训战一致”

“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要重视和加强登高体能科学训练,邀请专业体能教练指导,组织开展消防员登高体能测试,按照科学规律制定登高训练内容、标准和计划,经常性开展登高项目平地训练,定期深入辖区高层居民楼开展实地登高测试训练,着力夯实队伍高层居民楼灭火救援体能储备。国内外扑救室内火灾最有效的方法为“组合法”,即首先通过直流以左右运动或顺时针圆周运动方式冲刷天花板,持续5-10秒后,冷却积聚在上层的热烟气,防止其着火;然后,降低射流角度,扫射房间内的所有燃烧物质,待火焰变暗后,关闭水枪,用风扇强风吹扫,让房间内气体有机会消散,随着自然对流,新鲜空气取而代之。因此,要利用烟热训练室等模拟训练设施,经常性开展有烟内攻训练,把灾情设“像”,把环境设“真”,把标准设“严”,使基层消防员能够适应高温、黑暗、有毒环境下的救援行动。要统筹考虑指挥员训练问题,不能将指挥员训练同消防员训练混为一谈,当务之急是通过案例复盘、想定作业、模拟指挥等形式,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开放性训练,提升指挥员的决策指挥水平。

4.3立足初战制胜,做到“救人第一”

现代消防救援的核心在于奋战重大火灾并将火势扑灭、人员救出的能力。扑救居民楼火灾的成败关键在于初期,重点在于“救人和控火”。作战指挥中心在接到有人员被困的警情时,要保持高度警惕,第一时间调派足够力量到场,同时要不间断同被困人员联系,给予必要的自救逃生方面的指导。现场指挥员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把握火场主要方面,牢固树立“救人第一”的意识,敢于下定决心并果断组织实施,将人员救助摆在战术运用、排兵布阵等首要位置,以提升救人成效。要综合运用固定灭火系统、移动供水线路以及烟火蔓延控制等手段控制消灭火灾或阻断火势恶化,改善被困人员险恶环境,为救人创造条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内部有人的建筑中使用外部射流要慎之又慎,防止将火焰及其副产物推向室内,对被困者或承担内攻行动的消防队员造成伤害。

4.4研发专用装备,做到“实用高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最大限度配备好、利用好、发挥好装备器材,灭火救援行动就可以取得事半而功倍的效果。否则,就可能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一方面,要基于城市区域道路、对象评估结果,合理配置举高类车辆,研发配置与国家道路、建筑标准配套的小型举高车辆,并加强小型举高车辆灭火、抢险功能集成,将其作为主战车辆列入消防站建设标准予以固化配置;另一方面,要将“移车器”作為必备器材配备到一线,并通过训练保证可以熟练操作,为消防车顺利通行开辟通道。同时,要结合居民楼火灾特点,研发配备“火场快速降温弹”“拐弯水枪”“强力吹风机”等,实现降低火场温度、保护被困人员、提高能见度的作战目标,从而提高灭火救援成效。

5 结语

“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不难预见,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居民楼火灾仍将处于高发态势,消防救援队伍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任务牵引,驰而不息加强居民楼火灾灭火救人方面的训练和准备,担当起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的神圣职责。

猜你喜欢

居民楼火灾
火灾逃生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离奇的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