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城乡规划与智慧城市研究
2020-10-20段巧兰
摘 要:我党在十九大上明确提出,要以“创新、协調、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推动我国城乡规划质量不断提升,向智慧城市方向发展。在当前大数据时代环境下,基于大数据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智慧城市发展模式已成为当前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基于此,本文将对大数据时代下的城乡规划工作以及智慧城市建设工作进行研究,为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深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背景;城乡规划;智慧城市
1 大数据时代为我国城乡规划工作带来的发展机遇
1.1 革新了规划技术以及城乡发展规划思路
在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借助先进技术可以有效革新当前城乡规划尺度与思路。普查与抽样调查是传统城乡规划过程中的主要数据来源,上述两种方法存在一定缺陷,主要表现在数据收集效率低,成本过大上,而借助大数据技术获取数据信息可以大幅提升规划空间尺度同时效率也可以得到保证。另一方面,在调查过程中广泛使用大数据技术还可以有效革新当前研究方法,以GIS软件为例,通过应用该软件可以大幅提升数据采集精度,通过将该软件与网络日志相结合可以切实提升数据采集的实时性与采集范围,进一步提升城乡规划质量。
1.2 数据采集与来源呈多元化发展
在城乡规划中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切实拓宽信息采集渠道,并对海量信息进行有针对性地分析研究,最大程度地提升数据真实性。除此以外,应用大数据技术还可以推动信息数据获取渠道呈多元化发展。相关部门可以将数据采集以及调研工作外包给专业人士,进而提升数据采集效率,通过外包给专业人士还可以切实提升“有机数据”的收集质量,为提升我国城乡规划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2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智慧城市建设以及城乡规划思路
2.1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城乡规划思路
2.1.1 城乡规划边界研究
当前城乡规划工作在大数据技术支持下,规划空间尺度得到空间提高,打破了传统城市内部研究的局限,在新时代背景下,城乡规划工作逐渐向城市边界线以及城镇等级研究方面发展。以英国为例,借助大数据技术,英国政府通过收集国民收集信令数据并通过网络模块最优化分析进行研究,对全国政区地图进行更新处理,在新地图中精准展示了英国境内各城市及其内部的关联度。同时借助Twitter等社交软件对英国国民人际网络与日常活动轨迹进行重构,并以此作为城市边界以及城镇等级划分研究的重要信息来源。
2.1.2 城市肌理计算研究
城市本身、城市居民以及自然环境共同构成的空间特质与独特的文化特征即为城市肌理。相较于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城市肌理研究,传统研究方式主观性较强,在对城市肌理与居民之间联系性研究上明显弱于新技术支持下的肌理研究方式。基于新技术的研究方式可以通过收集城市中社区居民的网络结构收据进行采集,并以此为基础研究社区网络结构与居民健康情况的关联性,进而为居民选择居住环境提供必要信息支持。
2.1.3 居民群体活动特征研究
在大数据技术支持下,政府部门在实际开展工作时可以对时空分析对象以及研究方式进行创新,通过综合分析居民个体、活动驻留点以及居民群体活动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对城乡居民活动轨迹以及活动规律进行研究,为优化城乡规划方案以及城市资源分配方案提供数据支持。以北上广深四大城市为例,政府部门在实际研究中可以以刑期为时间单位,通过采集城镇居民的电话数量、信息数量、上网数据等信息,形成城镇通信强度研究报告,为不同城市地区定量提供数据支持。
2.2 智慧城市建设创新措施研究
2.2.1 建立完善的三方协同管理机制
在现代化城市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并以此推动现代化城市建设。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相关部分应注意协调政府部门、企业以及个体之间的关系,通过三方密切合作共同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政府部门应注意充分利用国有企业的资源优势切实提高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效率;企业方应注重紧跟市场发展趋势,借助互联网巨头构建的战略合作体系优势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不断发展;在个体层面,政府部门应注重将全体城市居民纳入智慧城市建设中,综合考虑市民需求,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2.2.2 提升顶层设计创新性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部门应该注重提升顶层设计的创新性,积极建立横跨多个领域的信息交流平台。同时政府部门还应建立由多个部门共同建立的领导小组,监督指导智慧城市建设质量,满足市民生活所需,为提升市民生活质量提供有力保障,为促进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新助力。
2.2.3 完善智慧城市建设基础
智慧城市建设应在信息化设施建设基础上对物联网、智慧IT等平台建设进行完善,全面实现在公共场所免费网络全覆盖目的,为城市居民以外地游客提供更好的生活体验;同时,政府在推动智慧行业发展时应提高对智能制造等新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出台相应优惠政策吸引互联网大企业投资,进而实现推动智慧产业平稳快速发展目的;除此以外,政府部门还可借助大数据技术提升城市治理质量以及民生工程建设效率,通过建设智慧交通、医疗、教育等形式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满意度,并通过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信息采集方式对各公共场所监测体系进行完善优化处理。同时实现上述措施,可以切实推动智慧城市建设质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政府部门提升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力度,进而提升信息数据收集效率,满足新时代背景下城乡规划以及智慧城市建设效率,全面提高城镇居民满意度,为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唐立峰. 基于大数据时代的城乡规划与智慧城市研究[J]. 中国高新区, 2018, 000(004):173.
[2]陈敦军. 大数据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策略及方案分析[J]. 智能城市, 2019(15):199-200.
作者简介:段巧兰(1978-12)女 贵州威宁 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及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