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大客流预警及其疏解探究
2020-10-20李建磊
李建磊
摘 要 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一方面为城市公共交通带来了更便捷的服务,另一方面也给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随着轨道交通的网络化运营,车站大客流发生的概率越来越大,在车站有限空间内如何解决大客流事件是当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管理者必须要思考的問题。文章就以客流安全组织为原则,并应用预测技术,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大客流预警及疏解进行探究,期望能够对相关专业人士有所参考。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大客流;预警;疏解
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构成部分,每日服务乘客数量累计可达数十万或上百万,在日常的运营管理中安全压力非常大。而随着运营网络化,客流还处于不断的攀升中,这就导致车站可能出现大客流事件。一旦出现大客流事件,车站内的设施设备到达其服务极限,就会极大降低乘客的乘车体验,而且人群的聚集容易导致很多危险事件的发生,因此解决大客流事件是车站管理者应当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对于车站大客流的预警是有效应对大客流事件的重要前提,也是采取相应疏解方法的有效依据,因此文章就针对大客流预警及其疏解这个课题展开研究。
1车站大客流识别预警区域及条件的界定
1.1 预警区域界定
车站预警区域主要是指那些容易产生人群积滞的有限空间区域,例如售票区、闸机口、站厅、扶梯口、站台等。而在宏观上可以区分为站厅区域和站台区域。两个区域都拥有可以量化的空间区域面积,例如乘客可流动的站厅区域面积就等于站厅区域总面积减去设备设置占地面积和乘客不能进入区域的面积,这样就可以得出乘客可流动区域的面积。此外,根据监控摄像头的安装位置和数量还存在可监控区域的面积。在确定了各类区域面积后,需要对监控摄像头数量、安装位置等进行合理布置,从而确保乘客客流动区域面积能够尽可能等于可监控区域面积。只有在确定了预警区域后,才能够利用监控方式对车站客流进行有效的监控预警[1]。
1.2 大客流预警条件设置
目前车站大客流预警条件的设置主要是采取自定义预警状态设置,提供页面供管理员制定预警类型。管理员根据相关规定设置预警区域人数、滞留时间等指标后,预警系统就会根据其监测到的实时情况,将采集到的情况与系统设置的预警条件进行对比,并在达到预警条件后,向管理员发出警报。同时还会对相关的数据进行统计形成折线图或扇形图,从而为管理员处置情况提供决策数据。
目前按照客流强度,依据客流密度及预期值,将预警等级分为三级,一级预警一般是指车站站台及站厅层人员爆满,而且途径的连续两列车都没有减少车站内的人员,车站外人员不断增加,人员流动性越来越差;二级预警一般是指站台人员爆满,站厅人员较多,且途径的连续两列车只能够减少站台少部分人员,人员流动性有越来越差的趋势;三级预警一般是指站台压力较大,站厅人员较多,车站运力疏解缓慢,人员压力较大。而且还可以区分站台、站厅、入口、安检等不同的区域设置相应的预警等级,从而能够实现对各重点部位客流的精确预警[2]。
2大客流识别预警关键技术
2.1 大客流识别预警原理
大客流识别预警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是在于对车站客流的监控和预警,其本质核心都是在特定时间内对客流量的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进行相关的决策。因此在准确把握了这个核心的本质概念后,就能够对当前的主要技术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2.2 大客流识别预警关键技术
大客流识别预警关键技术包括了视频图像采集、运动目标检测、图像处理与人头识别等。当前客流识别有相当一部分还是依赖于人工进行监控识别,而对于自动识别技术,其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尤其是目前国内的图像识别和运动对象识别等还处于初始阶段,因此目前应用场景和范围还较小。虽然识别客流对于人类而言非常容易,但是对于机器而言却存在很多困难,一方面是图像在不同角度下具有多义性,在多角度识别方面存在困难;另一方满是在客流密集区域,对于人这个运动物体的捕捉非常困难,其运动特征包含了大小、高低、胖瘦、色彩、轮廓以及人群叠加产生的阴影和遮挡等,这就对识别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3]。
3大客流疏解方案探究
在大客流预警启动后,应当及时对大客流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疏解,从而确保车站客流能够保持安全有序的状态。一般来讲,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采取措施:
3.1 按照预警级别采取对应预案
根据大客流预警级别,设置相应的处理预案,在真实的大客流情况发生后,能够按照先期预案进行及时处置,可以有效提升处置效率,减少大客流事件对车站安全有序运行造成的影响。例如,在启动站台三级预警后,应当加强对站厅进入站台客流的限制,并根据站厅人员情况采取车站出入口客流管理;在启动二级预警后,应当对车站入口进行限流管理,并且加强对车站内部客流的引导;在启动一级预警后,应当及时对车站入口进行封闭管理措施,并且加强对车站内部人员的疏导,必要时对线路前几站进行客流乘车限制。
3.2 采取线网联动的形式疏解客流
在个别车站出现大客流预警后,应当借助线网的运力调配对该车站的客流进行疏解。将预警信息及时通报至线网运营管理中心,通过运营管理者对运力的调配,从而协助疏解某一车站的大客流。一方面可以在条件允许时适当缩小发车间隔,从而提升车站的运力;另一方面可以在不改变发车间隔的前提下,对个别上游车站进行甩站运行或者乘车客流管控,从而为大客流车站预留一定的运力,疏解车站的客流压力[4]。
4结束语
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车站大客流事件的发生,而面对这样的情况,要在加强预警手段和准确性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疏解能力,才能够保证及时应对大客流事件。文章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对车站大客流预警主要技术以及疏解方案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期望能够对相关的专业人士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王爱丽,谢征宇,孔繁鹏,等.城轨大客流监测与预警系统研究与设计[J].中国铁路,2020(5):111-117.
[2] 冉婧入,张擎.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识别与预警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19(12):101-102.
[3] 潘杰.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预警与控制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9.
[4] 陈文彪,郝树源.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超限预警分析模型及应急处置研究[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18,28(6):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