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英语+多语种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新思路推进高校第二外语教学改革

2020-10-20张红梅

高教学刊 2020年29期
关键词:多语种教学改革英语

张红梅

摘  要: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我国综合实力及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也越来愈多地参与到国际活动中,对掌握多门外语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剧增。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既懂英语又熟练掌握沿线国家语言的人才更是稀缺。第二外语教学的重要性凸显。第二外语教学改革应突破传统教学定位,探索以培养英语+多语种复合型外语人才为目标的新思路,提高学生第二外语应用能力,为国家发展建设培养高素质复合人才。

关键词:第二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困境;英语+多语种;复合型外语人才

Abstract: 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the world economy, China's comprehensive strength and international status are constantly improving, and China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nvolved in international activities. Therefore, there is an increasing demand for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who master multiple foreign languages, especiall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Belt and Road" construction. Talents who master both English and the languages of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route are even scarcer. The importance of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has been highlighted. The reform of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should break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positioning, and explore new ideas aiming at cultivating English plus multilingual compound foreign language talents, so as to improve students' application ability of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and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for national development.

Keywords: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reformation; actuality and difficulty; English plus multi-language; compound foreign language talents

前言

第二外语(以下简称二外)是我国高校为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目前比较通行的语种有俄语、法语、日语、德语等。第二外语在英语学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丰富了英语专业学科构成,拓宽了学生知识结构,满足了学生兴趣爱好以及考研、职称评定等需要。同时,传统意义下的二外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及教学手段上都已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求,改革势在必行。

一、二外教学的现状与困境

(一)缺乏指导性文件和质量检测手段

教学大纲(指南)是教学的指导性文件,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法原则,是教学安排、教材编写、教学质量检查的主要依据。我国外语专业和大学外语都有相应的教学大纲(指南),在外语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二外没有相应的教学大纲(指南),一般参考《大学俄语(日语、法语、德语等)课程教学要求》 ①(以下简称《要求》)。该《要求》适用于非外语专业的高校学生,他们高中时已掌握基本的语音和语法知识,有一定的词汇和听说基础,该《要求》并不适合“零基础”的二外学生。通常,各高校会参照该《要求》,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各自的二外课程大纲,这就造成了每个学校的二外课程在目标要求、课程设置、教材选择上标准各不相同。有些大学将二外课程设定为辅修专业,培养目标高。以俄语二外为例,北京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高校开设“英-俄”双语专业或“英-俄”双语方向的课程。这样培养出的是不仅熟练掌握英语,同时还具有较强俄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而更多高校的二外教学还是以传授语言基础知识为主,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最基本的听、说、译、写能力。不同学校培养出的学生二外水平差异很大。

除了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二外还缺少有效的质量检测手段,没有专业四、八级,大外四、六级这样能够用于检验学生外語水平的国家级标准化考试。外语级别证书既是外语水平的证明,通常也是学生学习外语的动力。

(二)课程建设缓慢,影响学科发展

二外不属于专业主干课程,普遍得不到重视,课程建设缓慢甚至处于停滞状态。学校的师资配备、教学资源、现代化教学设备等无法满足教学需要,课程设置不合理,课时少等,这些都在影响着师生学习积极性。从事一线教学的二外教师人数少、承担工作量大,申请科研项目难度大、级别低,教学方面的高级别论文发表难度大。在职称评定、评奖评优、业务进修、继续教育等很多方面二外教师都面临着困扰。学校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如果忽视二外的特殊情况,势必影响教师积极性。特别是年富力强、业务能力强的老师通常专注于专业外语教学而放弃二外,优秀教师的流失也严重影响学科的发展。

(三)教学资源缺乏,教学拓展困难

目前的二外教材可以满足教学的基本需要,较贴近生活,有一定的趣味性,基础语法结构较系统,词汇、语篇、练习完整。但也普遍存在教材单一、语言材料陈旧、更新周期长、缺乏拓展材料的情况。有的语种课后练习少,语法、词汇、课文之间关联度低,难以巩固所学内容;有的知识点重复率低,有的没有把握好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不符合学习规律;有的过度强调语法而忽视语言的实践应用,给教学带来一定困扰。适合二外的学习平台、软件、慕课等资源有限,语言环境差,教学实践活动难以有效展开。

(四)教学模式传统,改革成效初显

多年来我国英语教学改革成绩斐然。二外教学改革相对起步晚,成效低,更多体现在教学手段的丰富等方面,依然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传授基础知识为主。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二外教师人数少(有些语种只有一位老师),很少甚至无法开展教学研讨。大家或囿于已有的教学习惯难以突破,或疲于完成教学任务,没有余力进行教学改革实践。另外,基于二外教学的特点,许多行之有效的教改手段也难以借鉴。例如,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外语教学改革中被普遍采用。但翻转课堂的顺利实施需要学生在课前按照老师布置的内容自主做好预习及知识准备,这对于从零开始的二外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课堂上难以有效开展。

不过,有些外语专业较强的高校已经迈出了改革的步伐,为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了第二外语辅修课或双语种课程。学生在熟练掌握英语的同时,第二语种也可以达到基本运用的程度。英语+的双语人才更能满足社会预期,提高了学生升学、入职的竞争力。这种培养模式也为二外教学提供了改革思路。

二、推进二外教学改革,培养英语+多语种复合型外语人才

我国高校二外教学往往只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学生一般仅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听说能力弱,无法实际使用。二外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突破传统定位,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能力为目标。在此目标下制定教学大纲,围绕大纲的目标要求,推进二外课程建设。这需要国家、学校、教师、学生,甚至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政策扶持与引导

当今时代,人类社会已然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各个国家与人民之间相互融合、影响与促进,没有谁能脱离国际社会而独善其身。随着我国国际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对外语人才,特别是对非通用语种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国家近些年来通过一系列政策促进了多语种教育的发展,当然也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 加强国际交流与文化合作

2013年,习近平主席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发展思路,深化了我国国际化进程,与沿线国家的国际合作更加广泛而深入,涉及到政治、经贸、教育、文化、旅游、生活等诸多方面,教育领域更是硕果累累。目前,我国已与沿线51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在52个国家设立了上百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增进了国际各国对我国及民族文化的了解,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2020年7月5日,教育部设立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孔子学院品牌的运行交由民间公益组织“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负责。②这将有效改善中文教学的国际环境,更加适应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

2. 制定多语种人才培养政策

针对小语种翻译人才紧缺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王茂虎在2020年5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提出《关于建议建立全国小语种翻译人才管理体系的提案》,引起国家教育部门关注。国家的扶持与引导,必然推动多语种的未来发展。最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已将日语、德语等5个非通用语种明确纳入考试外语语种。《教育部关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的《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第17条明确规定:统考科目中的外语分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6个语种,由考生任选其中一个语种参加考试;关于各高校的招生录取工作,第45条规定:除军事、国防和公共安全等部分特殊院校(专业)外,……,不得对报考非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考生作统考外语语种限制,不得在国家政策规定外作其他限制。③高考政策是基础教育办学的风向标,该《通知》无疑给基础教育阶段多语种教学的发展带来利好。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多语种教学各具特色:很多外语院校附属中小学、地方外国语学校开设有多语种课程,还有一些普通高中借助地域优势开设传统外语,比如东北的俄语、山东的日语等。相信在《通知》的鼓舞下,基础教育阶段的多语种教育会有更好地发展。

在高等教育阶段,教育部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合作,计划自2018年起开设近百个语种的课程,涵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许多高校在学生培养方案中增加了多语种课程,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国内各大出版社积极出版发行多语种教材,包括专业外语、公共外语、第二外语教材,ESP外语、非通用语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等系列出版物,为国家多语种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我们也期待各级有关部门制定更加具体的、操作性强的优惠政策来保证多语种教育的健康发展。

3. 教学资源配置、教师待遇等倾斜政策

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等院校应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提高对第二外语课程的重视,在政策上帮助扶持,大力开发适合二外多语种教育的网络学习平台、学习软件、优质慕课等资源。为二外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课程设置应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出发点,科学设置总学时数、周学时数、开课的起始时间、选课机制、课程评价机制等。保障现代化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教学设备、购置图书资料等。

保障优质的师资力量。积极鼓励业务能力强的优秀教师从事二外教学,为任课教师提供学习进修机会,包括国内外进修、访学等。在业绩考核、职称晋升、福利待遇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向教学第一线的二外教师倾斜,保障教师利益,穩定教师队伍。积极推进非外语专业学生第二、第三外语公共课课程建设工作,为多语种人才培养提供更多机会。

4. 做好二外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大纲、教材建设、教学计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教学指导委员会应在深入调研后制定试行草案并在各高校试行,再经修改完善后确定方案。

(1)教学大纲与课程评价。二外教学改革的教学目标是培养英语+复合型外语人才,强调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大纲应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一定的灵活性,以满足各高校差异性教学需求。二外作为英语的补充,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补充,即学生要具有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一定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说、译和写的能力。注重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是二外教学改革的实质内容。围绕这一目标展开教材建设、教学计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等具体设计。针对于学生的不同需求,在最后一个学期可以分方向按照ESP功能教学。课程评价体系的设计要本着科学客观的原则、发展与激励的原则,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摒弃唯成绩论,注重对学生学习潜能、综合能力与未来发展的评价。学校、老师和学生既是评价主体也是评价对象,多元化的评价视角,更能客观反映课程的真实状况。课程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课程计划、实施、结果等要素。课程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分析研究所得数据,对课程诸多要素进行修正、改进、完善,促进教学的向好发展。另外,应建立国家标准化检测手段即二外等级考试,完善课程建设体系及评价体系。

(3)积极联络企事业单位建立语言实践基地。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学以致用是最好的学习动力。

三、结束语

全球经济一体化 、“一带一路”倡议为多语种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二外教学应抓住机遇,转变理念,打开思路,激活学科发展潜力,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完成二外教学从基础知识传授到应用能力培养的转变,提高学生第二外语(多语种)应用能力,使其真正成为英语的左膀右臂,为国家建设培养新时期英语+复合型外语人才。

良好的发展环境,国家的政策扶持,学校的资源保障,优质的师资队伍,积极的教学改革,精心的课程设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师生的共同努力……这些都在预示着第二外语(多语种)教学正迎来真正的春天。

注释:

①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曾出版《大学德语教学大纲(第二外语)》(ISBN:9787040045536,大学德语教学大纲研订组编)。其中培养目标的表述为:具有初步阅读能力。学生借助工具书,应能阅读一般难度的德语文章和本专业文章,并且具有进一步自学提高德语水平的能力。

②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设立公告:http://www.hanban.org/article/2020-07/05/content_810091.htm.

③教育部关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9]04号:《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1/10/content_5468056.htm.

參考文献:

[1]大学俄语教学大纲修订组.大学俄语教学大纲(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俄语组.大学俄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法语组.大学法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组.大学德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大学日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薛继旺.关于高校第二外语(俄语)教学的困惑与思考[J].中国俄语教学, 2011(11):61-64.

[7]何红梅,马步宁,武晓霞.中国大学俄语教学:历史与发展[J].外语学刊,2017(2):98-104.

[8]邓俊超.对大学德语(第二外语)课程设置的思考[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192-193.

猜你喜欢

多语种教学改革英语
语联世界,言通天下
70年,上外故事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China ”系列 多语种移动客户端上线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从英语硕士到法国博士——我的留学规划和多语种学习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