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阅读教育体系的构建
2020-10-20万化喜徐丽
万化喜 徐丽
摘 要:阅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成为各高校面临的紧迫课题。文章通过分析高校阅读教育现状,研究阅读教育体系的组成内容,力图构建一个完善的、规范的、长效的阅读教育体系,促进高校阅读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阅读教育;阅读教育体系;高校图书馆
Abstract: Reading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ading education system has become an urgent task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y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reading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tents of reading education system, and tries to construct a perfect, standard and long-term reading education system, so a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reading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reading education; reading education system; university library
阅读作为人类最重要的认知活动,是人类获得生命体验的重要方式,也是传承优秀文化的必要途径。阅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阅读选择能力、阅读评价能力和阅读效率能力,为终身教育奠定基础,因此,阅读教育已成为各高校关注和实施的重要内容。但随着信息社会的出现,大学生阅读行为普遍出现了碎片化阅读、浅阅读、阅读选择障碍等倾向,高校图书馆也面临着入馆人次减少、借阅量逐年下降等问题。对于高校阅读现状及阅读教育等相关问题,学界已经开展了广泛的研究,相关成果主要集中在阅读教育与阅读推广服务、阅读教育与图书馆教育职能、阅读教育长效机制等方面,对于阅读教育体系的构建等重大全局性问题的研究,则付诸阙如。在高校的阅读教育实践中,由于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指导,部门之间各自为战的现象十分明显,各种阅读教育活动持续性差,实施效果也较为有限。因此,构建完整的阅读教育体系,推动阅读教育进一步系统化,已经成为高校阅读教育面临的紧迫课题。
一、构建高校阅读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一)弥补我国基础教育中阅读教育的缺失
多年以来,我国传统教育尤其是中小学阶段的教育,主要是以应试为目的的填鸭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导致了学生在进入高校以后,呈现出阅读力薄弱,创新意识不强,创新潜质难以发挥的现象。[4]面对众多的阅读媒体和阅读资源,他们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也不清楚以何种方式阅读所选读物,因此出现了碎片化阅读、功利性阅读等不良影响。俄罗斯思想家、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观,指导他们用正确的方式选择阅读材料,以适当的方式阅读所选材料是阅读教育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
(二)促进终身教育的发展
阅读教育作为高校教育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体现在学习能力上,还关系到大学生毕业后的事业发展高度以及国家未来的发展潜能和整体实力。在高校开展阅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学习技能,提升其综合素养和自学能力,既符合大学生现阶段的学习要求,又符合国民终身教育发展的需求。
(三)使高校阅读教育活动规范化、常态化
阅读教育形式分课程教育和非课程教育,课程形式即高校开设的阅读相关课程,非课程形式即除去课程形式以外的其他阅读教育活动,如校园文化、读者活动、教师形象等,非课程教育是课程教育形式的有益补充。目前在实施阅读教育的高校中,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如开设通识教育课、开设国学课、举办各种读书活动、读者活动、实施阅读学分等等,形式多固然好,但是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阅读效果也参差不齐,阅读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理应实现普遍性和常态化,将阅读教育活动规范化、系统化,是阅读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
(四)整合阅读教育资源,使之发挥最大化的作用
阅读教育需要人、财、物等多种资源的支持。过去这些资源零散地分布在高校教务部门、学工部门、图书馆以及各院系当中。通过构建阅读教育体系,可以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发挥图书馆的主导作用,梳理阅读教育的流程,重组阅读教育管理机构,打通各部门之间的壁垒,统筹分配教育资源。[4]从更宏观的角度看,由于国内高校所处的区域不同,所属类型不同,在教育经费、师资力量、教育设备和教学方式等方面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阅读教育课程资源多种多样,特别是目前各种在线课程平台的推出,课程多、差异大。在阅读教育体系的构建中,我们通过建设合理的阅读课程体系,将高校阅读课程整合分类,建立相关课程目录,完善课程的开发、外推及采购,综合利用校内校外的课程资源,這样也可节省经费,实现教育资源的交流与共享。
二、阅读教育体系的主要内容
高校阅读教育一方面是为了弥补中小学教育中阅读教育的缺失,是一种补救性教育;另一方面也是面向未来的,可以为大学生的综合成才提供更充分的养分。一个运行良好的阅读教育体系,能够提供持续稳定的阅读教育服务,进而切实提高大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我们认为,一个完整的阅读教育体系主要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阅读教育体系的目标
从理念上看,目前我国阅读教育目标定位还比较模糊。虽然近年来,各高校都在加大对阅读教育关注和投入,但阅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仍存在较大差异,阅读教育的效果显得参差不齐。综合各高校类别、学科特点、大学生的身份特征、个性特点和社会人才需求等因素,阅读教育体系的目标可划分为如下几个层次:1. 用阅读教育激活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2. 使高校阅读教育课程系统化;3. 保证阅读推广活动与阅读教育目标的一致性;4. 维持阅读教育的长效性。
(二)阅读教育的实施主体
阅读教育的实施主体是高校及其下属的图书馆。阅读能力是大学生实践创新及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能力,各高校应将这一能力的培养纳入人才培养目标当中,并制定相应的教育与评价机制。图书馆是高校信息情报中心和教学辅助部门,也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除了给读者提供文献服务外,也积极履行其教育职能,由于长期近距离接触读者,了解学生的阅读喜好、阅读方式和诸多阅读行为特点,图书馆有责任也有能力承担学校阅读教育体系的组织与实施工作,针对学生类型和学科专业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管理手段以及必要的激励机制,并不断改进和完善,保证该体系的有效实施。
(三)阅读教育活动
阅读教育活动是阅读教育体系的主要内容,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大学生进行阅读教育的过程。它是传递阅读教育信息,将阅读教育目标落实到具体活动当中,提高阅读效果的重要环节。因此,各高校都十分积极地组织和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
1. 开设多种形式的阅读教育课程,提升大學生人文视野
对于一些需要系统学习或长期知识积累的课程,可采取课程形式开展教育活动,如通识教育课、阅读导读课、国学讲堂、“精读一本好书”分享课、阅读学分制等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985重点大学都是以上几种形式的结合,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应用能力,更多的高校则是根据学校的情况开设一种课程并结合其他形式开展阅读教育,缺少系统的指导。
2. 举办读者培训,加强阅读指导
对于一些应用性、操作性较强的知识,可采用定期集中培训、讲座或上机指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培训指导。如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开展图书馆利用知识讲座、技能培训、考研考证讲座、求职面试讲座、新生入馆教育,同时印发《图书馆新生服务指南》《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指南》等宣传册对学生进行集中的阅读指导和培训,以展示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和服务内容,帮助学生尽快熟悉图书馆、学会利用图书馆,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
3. 开展多形式的阅读推广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感
阅读推广即提高阅读活动参与度和阅读效果的一系列活动,很多学者都认为阅读推广是高校开展阅读教育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方式和手段。高校图书馆除了定期给学生推荐好书、新书、经典图书之外,还积极开展各种阅读教育活动,如读书报告会、有奖征文、读者之星评比、专题书展、影视欣赏、信息检索大赛、“真人图书馆”、“读者交流座谈会”等等,同时通过网站、微博、微信、宣传栏、院系走访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多形式、多层面地培养读者的阅读意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但从阅读推广活动的实施效果上来看,有些流于形式,通过活动只能吸引学生的参与兴趣,对学生阅读指导的力量不够,力度也不足,缺乏“深阅读”和真正能解决学生阅读困难的阅读教育和引导功能。
(四)教育的实施手段
我国大教育家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强调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阅读教育也一样,我们不仅要考虑学生的不同特点,还要考虑很多其他的因素,如阅读内容、阅读方式、阅读环境等等,阅读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采用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也是不尽相同的。具体有如下几种形式:1. 面授式教学;2. 远程教学;3. 微课堂;4.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根据实际课程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有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三、阅读教育体系的构建
虽然现阶段,阅读教育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关注和重视,但由于各校之间的差异,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阅读教育的实施效果不尽相同。针对当前阅读教育体系中存在的课程设置较单一、管理机构不健全、实施效果难考量等问题,高校应立足自身,全盘把握,做好高校阅读教育体系的重新构建。
(一)强化图书馆阅读教育功能,建立阅读教育管理机构和师资队伍
建立完善的阅读教育管理机构是阅读教育体系有序实施的重要保障。图书馆作为阅读教育体系的实施主体,应在学校教学校长的直接领导下设置相关管理机构,负责该项工作的具体实施,机构可设置如下:图书馆馆长为阅读教育主要责任人,下设三个小组,分别为阅读教育研究小组、阅读课程实施小组和阅读推广小组。[5]阅读教育研究小组负责阅读教育对策及措施的推出、阅读效果的评价、师资及团队成员的培训及协调、网络及多媒体技术在阅读教育中的应用开发与管理等; 阅读课程实施小组由各院系教师和图书馆授课老师组成,负责讲授阅读课程、参与基于阅读教育学理论的学科课程教学改革、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教学活动、指导阅读方法等; 阅读推广小组主要由图书馆和学工部组成,负责阅读推广活动的计划、组织和实施。课程实施小组和阅读推广小组在研究小组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相关工作。
(二)建立“三位一体”的阅读教育活动体系
阅读教育活动是阅读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内容丰富的阅读活动通过不同的组织形式和技术手段呈现出来,能吸引大学生的广泛参与,获得不同的体验感,提高阅读教育的效果。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大学生的不同学历层次、个性特点、学科专业等,结合图书馆的天然优势,运用新的多媒体技术,系统推进阅读推广、阅读学分制的实施、阅读课程等三项活动,分步骤分层次、稳扎稳打地做好阅读教育工作。[2]
1. 阅读推广活动
阅读推广活动是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活动参与度的有效措施。阅读推广小组在开展阅读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围绕阅读教育目标,设计相应的阅读活动主题,并以多样化的形式和内容实施,吸引学生的广泛参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以此达到阅读教育的目标。[3]主要活动内容如下:
(1)好书推荐。图书馆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是最重要的阅读引导阵地,定期将好书信息通过网站、微博、微信或海报的形式推荐给广大读者,如好书推荐、新书推荐、借阅排行榜、读者荐购书目等,可给读者好的提示,引导读者读好书。
(2)读书分享活动。读书分享活动是知识内化的过程,是读者阅读完一本书籍之后的内心感悟和心得体会,也是一个观点输出的过程,定期组织面对面的个人/小组分享阅读心得、写书评、有奖征文,也可通过微博、微信、课程平台交流区、微课堂、SPOC学习平台等交流思想,增强师生同学间的互动性和思想交流的及时性。
(3)培训讲座。大学阶段是塑造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时期,也是他们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阶段,为学生提供各种培训和讲座活动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名师讲坛、知识讲座、考试集训、技能培训、思维训练等,既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能增强学生获取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 阅读学分制的实施和管理
阅读学分制是在倡导全民阅读背景下提出的,目的在于通过“自主阅读+网络考核/书评/读书笔记”的方式授予学生一定学分,以此激励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其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习惯。[1]阅读学分制由阅读课程实施小组负责,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高校当中,其阅读内容和考核形式不断改进和完善,结合网络新媒体技术,增加了电子书阅读、微信端考核和认定申请等功能,学生可随时阅读、测试、查看自己的学习进度和考核情况。阅读学分制的实施一方面提高了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对学生起到阅读引导的作用。
3. 阅读课程
阅读教育课是根据阅读教育体系的目标,根据不同学生类别和专业特点,设置由浅入深的阅读课程,培养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重构社会认识,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技能。
(1)新生入学/入馆教育。入學/入馆教育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适应性教育,为了使新生能够更加迅速、行之有效地适应大学,熟悉大学的生活和学习,其教学形式从传统的面对面的培训模式发展到现在的“图文多媒体讲解+现场讲解+自由参观+网络通关”的模式,内容仍以基础知识为主,形式却更加生动和具体,旨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信息检索类课程。信息检索类课程是高校图书馆开设的传统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检索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如高校普遍开展的《文献信息检索》和《大学生信息素养》等课程。
(3)通识/国学课堂。近年来,为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健全人格和创新能力,各高校纷纷进行通识教育改革,努力打造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模块课程,但通识课程知识结构复杂、内容较多且枯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浅入深。比如针对大一的学生,可以开设浅显的国学课程或经典名著导读课,如《论语》《诗经》《四大名著导读》《四书》《古典诗词导读》等,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4)深层次的阅读教育课。阅读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如何阅读、如何选择阅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深层次的阅读教育课就是在学生会阅读的同时还要会思考,会输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不可缺少的阶段,学习内容也较为广泛,有专业课程,也有交叉学科的学习,如经济类学生学习法学知识、管理专业学生学习专业外语知识等等,学习方式以自主学习、难点讨论和交流分享为主,老师可利用网站、APP、QQ、微博、微信、微课堂等网络媒体,与学生开展线上线下的交流互动,拓展阅读教育活动的空间,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三)建立可行的阅读教育评价与激励机制
高校阅读教育体系的评价指标由对阅读教学的评价、阅读活动的评价和对该体系实施的评价组成。[5]教学课程可通过考试或考查方式来评价,如阅读学分考核、课程结业考试、课程论文等,这样可以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加强提高学生参与阅读学习的紧迫感与积极性;对阅读活动评价,则要区别对待,不同的活动内容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如读书报告、书评、读后感、解答问题、讨论、读书数量、活动的心得或参与活动的次数等,既有对阅读量的考核,也有对阅读质的考查。对阅读教育体系实施的评价则是对教育对象的评价和对该体系可行性的评价,对教育对象的评价体现在大学生综合素质上,可通过参与教育的人数、教学效果、图书借阅的各类指标及校园文化氛围等方面综合考察;对体系可行性的评价可考核管理机构能否正常开展工作、能否得到学校其他机构的支持和配合、能否吸引更多学生的关注和参与,同时也要关注该体系下学生今后的发展趋向等,使该体系更加完善和健全。
阅读教育的激励机制则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推动阅读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激励机制是阅读长效机制的动力,是其得以存续的“发动机”。根据高校的工作特点,阅读教育的激励机制可以分为学分激励、荣誉激励、物质激励、权限激励四类。学分奖励即参加学校认定的竞赛、科研训练、论文成果、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取得成果或一定成绩,通过申请和认定后可以获得相应学分;荣誉激励是通过评优评先等方式展示学生特长、表彰先进典型,满足学生获得他人认可、自我价值实现的心理需求,从而达到激励的目的;物质激励并非指金钱奖励,而主要是以读者活动奖品、读者互动奖品、行为积分兑奖等形式实现的;权限奖励则是图书借阅数量、借阅期限、优先借阅权等。
(四)实施逐步推进的策略,建立阅读教育长效机制
阅读教育长效机制是保证阅读教育体系长期健康运行并发挥功能的制度体系,它具有规范性、系统性、可持续性等特点,需要一步一步稳步实施。高校应逐步开展以下工作:1. 增加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内容,满足读者阅读需求。图书馆不断改革创新,新增了转借、代借、续借、图书荐购、文献传递、微信找书、数据库直接远程访问等新的服务内容,给师生的阅读学习提供便利。2. 建立阅读推广活动品牌。[6]要充分运用网络新媒体技术和各种宣传平台,做好线上线下的宣传推广工作,并建立自己的活动品牌和特点,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同时利用学生社团组织在学校的影响力以及创造性的思维和想象力,推动阅读推广活动的广泛开展。3. 规范阅读教育教学平台,使阅读教育课程常态化。4. 建立阅读学分、阅读积分等多种制度,促进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阅读教育效果。
四、结束语
在全民阅读的环境下,构建一个目标明确、主体坚强有力、内容充实、手段丰富的高校阅读教育体系,有助于阅读教育向纵深发展,凸显阅读教育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要建立图书馆在阅读教育体系中的主体性地位,发挥主导性作用。首先需要转变观念,信息化时代的图书馆,不仅要扮演图书管理者的角色,还需要强化其教育功能,使图书馆真正成为高校中信息生产、传播、利用和储藏的重要环节。其次,需要大力提高阅读教育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建立更加全面的阅读长效机制。只有这样,阅读教育才能持续稳定地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最后,在开展阅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进一步采用创新性的思维,比如积极探索网络新媒体技术,使之更加广泛地运用到阅读教育体系中,为阅读教育体系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徐霞.新媒体环境下读者阅读行为变化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影响[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9(1):65-67.
[2]马小燕.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教育[J].福建图书馆学刊,2019(1):43-46.
[3]季亚娟,王醒宇.国内外大学生阅读情况比较及高校图书馆阅读教育与推广的反思[J].图书馆杂志,2014(8):65-69.
[4]王晓霞.以阅读力为导向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教育效果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8(5):14-19.
[5]王慧秋.高校图书馆建立阅读教育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31(02):84-86.
[6]李杨.陆和建.我国全民阅读推广长效机制建设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6):11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