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互联网+党建”背景下民族院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工作

2020-10-20杨阳姜乐

商情 2020年40期
关键词:互联网+党建民族院校学生党员

杨阳 姜乐

【摘要】高校的党建工作是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工作。作为为党和国家培养少数民族优秀学子的民族类院校,其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工作同时承担了少数民族学生思想引领等特殊职能,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在高校的贯彻落实、各民族师生之间团结融合和社会稳定的大局。

【关键词】“互联网+党建”  民族院校  学生党员

高校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只有坚持党的领导,高校才能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问题,因此,高校的党建工作是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工作。作为为党和国家培养少数民族优秀学子的民族类院校,其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工作同时承担了少数民族学生思想引领等特殊职能,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在高校的贯彻落实、各民族师生之间团结融合和社会稳定的大局。随着“互联网+”模式的广泛应用,民族院校更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开拓党建新阵地和新形式,形成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互联网+党建”新模式,更加灵活有效地开展民族院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工作。

一、民族院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民族院校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的佼佼者,是具有共产主义信仰并对其他学生在思想、学习、工作中都能够发挥榜样引领作用的群体。对民族院校党员的培养和教育工作,是党员学生自身的发展进步的需要,在民族院校的背景下,是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需要,同时也是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骨干的需要。

(一)是永葆党员先进性的需要

学习是共产党员的光荣传统,让学生党员在培训教育中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是帮助学生党员永葆党员先进性的体现。习总书记曾说过,“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作为新时代的学生党员,只有不断参加培训教育,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才能够在变化迅猛的新时代肩负起新使命,才能够继续保持先锋队的本色,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二)是维护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的需要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做好高校教师和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使每个师生党员都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民族院校学生党员是高校民族团结建设的重要队伍,对学生党员做好培养教育工作,能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从而及时有效地在普通学生和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活动,让更多学生和群众了解和支持党和国家的政策。做好民族院校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工作,能够有利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进而影响到社会稳定。

(三)是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民族院校是党和国家为解决我国国内民族问题而建立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是为民族地区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历史告诉我们,党的社会主义事业在民族地区能够顺利发展,靠的是党的民族政策和一大批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少数民族党员、干部。在全面脱贫攻坚时期,党对民族地区的发展更加重视,民族地区急需政治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学生党员投身当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为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提供生力军。

二、“互联网+党建”背景下民族院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工作模式

2018年7月,习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探索加强新兴业态和互联网党建工作”。“互联网+党建”是基于互联网产生的一种新型党建形态。实现互联网和党建工作的有机融合,是扩大党在网络空间的号召力和凝聚力的必然要求。当下民族院校大学生几乎都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习惯于利用互联网学习、生活、娱乐,对于“互联网+”模式的接受力更强。因此,对于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工作,万万不可忽视网络阵地。

(一)完善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工作制度

建立好學生党员培养教育工作常态化机制,打破党员培养教育过程中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并借助于互联网平台严格执行党的各项制度,如定期开展线上、线下支部大会、支委会、组织生活会、党日活动等,同时做好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监督工作,确保此项工作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二)丰富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内容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单纯的党的理论知识和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下民族院校学生党员的学习要求,他们迫切需要学习能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专业技术和能力,以便将来更好地服务民族地区。因此,“互联网+党建”背景下,民族院校更应该结合学生专业需求、民族地区发展需求确定党员培养教育内容,将民族院校学生党员培养成为政治立场坚定、专业能力突出的骨干人才。面对“互联网+”时代,民族院校更应培养和引导学生党员能够正确辨别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定力,敢于亮剑。

(三)创新学生党员培养教育模式

互联网有快捷、高效、互动、低成本、个性化、不受空间限制等特点,因此传统的线下培养教育形式显然已经无法跟上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需求。民族院校也应该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利用好“站”、“端”、“群”、“号”、“云”、“博”平台,打造有影响力的网络教育平台,不断探索和创新学生党员培养教育新模式。

三、结语

“互联网+党建”背景下,民族院校要充分意识到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挖掘网络资源,建立学生党员培养教育机制,丰富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工作内容和载体,为党和国家培养出一支政治上可靠、能力上突出的学生党员队伍。

参考文献:

[1]李洪斌等. “互联网+”背景下工科高校研究生党员学习教育模式探究 [J].教育教学论坛,2020(5).

[2]陈勇. “指尖上的党建”大有可为——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党建”成就及启示[J].政工工作,2020(5).

[3]汪勇.全媒体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路径探析 [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8).

[4]马锦卫.浅析在高校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的重要性[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猜你喜欢

互联网+党建民族院校学生党员
新形式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路径探析
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党员管理路径刍议
论高校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
论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理念及其价值研究
“互联网+党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与实践
国有企业“互联网+党建”创新模式研究
民族院校英语口语预料库建设初探
民族院校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初探
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龙江县 实行“互联网+党建”工作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