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思考与探讨

2020-10-20卞剑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30期
关键词:虫情人员素质保障机制

卞剑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产业,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与人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科学、合理的营林管理是维持林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有效手段,其工作内容为营林造林、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林业病虫害严重威胁着林木的健康生长,一旦病情虫情难以得到控制,那么就会产生巨大的生态环境问题,也会影响地方经济发展,造成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因此,林场有必要立足实际,深刻把握当前病虫害防治中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相关的防治工作。

一、当前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

及时、科学而全面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可降低病虫害对经济、生态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因此,林场管理者、营林人员必须要对该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其重视程度的高低、认识的全面性直接关系到该工作的落实。然而,有很多林场管理者、营林人员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具体表现为:不重视病情虫情的调查,在病虫害发生严重时才开展防治工作,并未真正做到预防;在治理上,仅采用化学手段进行防治,忽略了病菌孢子、害虫成虫对化学药剂抗性的提升,导致短期控制住了,但长期依然在发生。

2、缺乏完善保障机制

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落实,需要完善的保障机制作为支撑,这一机制应当涵盖资源分配、日常管理、风险预警与评估等。但是,我国有不少林场并未形成完善的保障机制。例如,在人员分配方面,营林人员多、风险评估专家少、专业技术人员少;在资金分配方面,無论是技术设备的购买,还是日常防治活动的开展,都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在技术应用方面,现代化营林管理技术应用少,不少林场仍沿用传统营林管理技术;在风险预警与评估方面,过分倾向于经验主义,不注重对病情、虫情的实时监测与客观分析,缺乏病虫害应急预警方案的建立,而且对风险的评估重视不足。

3、标准化管理程度低

标准化是当前营林管理的主要发展趋势,实施标准化管理,有利于落实病虫害防治工作,对提高营林管理效能有积极作用。但从宏观角度看,根据国家与地方标准化建设要求,不少林场标准化程度低,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是用于病情虫情实时监测与数据分析的信息化设施建设,如覆盖林场的监测系统、无人机等,二是办公用设施建设,如办公用房、用车、通信设备等。

4、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需要营林人员了解不同类型林木的病虫害发生机制,实时关注病情虫情的变化,掌握专业化的防治知识与现代化的防治技术。然而,当前林场营林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难以满足林业病虫害防治的工作需求。例如,林业病虫害是年年都有、年年发生的,但每年的发生地点、影响范围、防治方式有所差异。有的营林人员根据林场要求严格落实病虫害防治工作,做到了针对性的防治。但有的营林人员过分依赖以往的防治经验,以前怎么做,现在还怎么做,导致病虫害未得到有效防治,影响了下一步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策略

1、深化对病虫害防治的认识

对病虫害认识的全面性、准确性与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落实有直接关系,因此必须要深化对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认识。在此过程中,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组织管理者、营林人员进行线上线下联合学习,学习内容包括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文件与上级病虫害防治重要文件,明确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以及林场阶段性工作报告,把握林场病虫害类型、发生时间、重发区域以及影响范围等基本信息,为当前工作的落实奠定有力的认识基础。

2、构建完善保障机制

为了给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林场有必要从资源分配、日常管理、风险预警与评估等方面构建完善的保障机制。资源分配方面,对于人力资源的分配,将素质较高的营林人员吸纳为专业的技术人员,并在现有条件支持下引入林业管理风险评估专家,以调整人员结构,实现对人员的优化配置;对于财力资源的分配,基于政府财政资金的扶持拓展自身营业渠道,同时将现有资金向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等方向倾斜,为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有力的资金基础。日常管理方面,根据当前发展情况制定现代化、信息化管理制度,强调先进营林管理技术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从而推动营林管理标准化发展。风险预警与评估方面,制定病虫害风险应急预警方案,强调对病情、虫情的实时监测与客观、全面分析,提高对风险评估的重视,以便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就将其扼杀在摇篮里。

3、落实标准化管理

实施标准化管理有利于强化病虫害防治工作,对林场提高管理工作效能有积极作用。因此,林场有必要落实标准化管理。就基础设施建设而言,引入可用于病情虫情实时监测与数据分析的信息化设施,并将其分散布设在林场中,做到对病情虫情信息的有效收集与处理,为林场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信息支持。另外,加强办公用设施建设,在林场中建立专门的病虫害防治办公用房,并配备相应的通行工具与无线通讯工具,便于及时传递工作信息。

4、提升人员素质

人员素质是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有效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林场而言,应着重强调对人员素质的提升。在此过程中,为了帮助营林人员了解不同类型病虫害的发生机制,掌握针对性的综合防治知识,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开展知识技能竞赛,将林场中常见的病虫害情况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并模拟病虫害防治环境。

综上,当前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认识不到位、缺乏完善保障机制、标准化管理程度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对此,林场有必要立足实际,通过深化工作认识、构建完善保障机制、落实标准化管理、提升人员素质等措施对这些问题予以解决,以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推动林业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224136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林场)

猜你喜欢

虫情人员素质保障机制
虞以新:鉴定“虫情”的大侦探
基于AI图像识别的烟草制品虫情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科技出版高质量发展对校对人员素质提升的要求探析
平山县2018年性诱剂和虫情灯诱测棉铃虫成虫效果比较
关于完善事业单位财政保障机制的探讨
我国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取得新突破
浅谈提高作业人员素质对保证带电作业安全的重要性
加快提高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素质的思考
浅析文献资源建设与文献采访人员素质的关系
禁止令适用保障机制和程序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