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2020-10-20王金辉
王金辉
我国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拥有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水源充足,种植面积辽阔,有着悠久的农作物种植历史。作为农业大国,大豆作为重要的榨油原料及日常生活必需食材,在我国的农作物种植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随着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及城市化脚步的逐步加快,环境污染成为困扰我国乃至世界的难题,生态系统与经济建设出现了不协调发展,环境的恶化严重破坏了大豆种植的适宜条件,导致我国大豆产量逐年下滑,无法完全供给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需要。因此,在环境气候变化的前提下,为了保证大豆种植产量,需要不断提高大豆栽培技术,保障社会与民生。大豆种植一方面需要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也需要完善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经济发展的背后,是资源供给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大豆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提高植株品质,增加大豆植株产量十分必要。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做论述。
大豆的产量与质量直接受到栽培技术的影响,因此,需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应用,增强栽培的科学性。此外,为规避病虫害的不良影响,也需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一、种子选择及处理
种子选择及处理主要是指的:优质豆种可为大豆健壮生长奠定基础。应重点选择高产、抗虫、抗逆性强、杆强且生育期适宜的高品质大豆品种。种子需要精挑细选,剔除病种、蛀虫种以及其他杂质,使种子高纯度、高净度、高发芽率、低含水量,每粒种子大小均等,激发种子潜在的增产能力。根腐病和胞翼线虫病是重茬大豆较难防治的土传病虫害。根腐病在多雨年份发生更加严重,胞翼线虫在干旱时节更加严重。以保丰菌肥与种子混合播种可有效抵御胞翼线虫的侵蚀,以多菌灵与种子混合可以有效防治根腐病。
二、种植方式选择
种植有不同的方式,农业生产上,经常将豆科植物与禾本科植物进行间作,这是由于大豆的根瘤菌可以固定土壤中的氮素,可以为禾本科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有利于禾本科植物的生长,同时也丰富了自身营养含量的汲取,若采用传统的连作种植方式,一方面营养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土壤中过多的氮磷含量反过来会抑制大豆的生长。轮作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在同一块田地上,按照固有的顺序进行种植,旨在让土壤得到充分休息与恢复,保证土壤养分,有利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也有利于提高大豆品质与产量。
三、中耕除草
夏大豆多为贴茬播种,苗期中耕除草对促苗早发、培育壮苗至关重要。出苗至封垄期应中耕2~3次,第一次宜深,达到松土灭草的目的;第二次根据情况而定,旺苗深耕,切断表层细根,促根下扎,起到蹲苗作用,正常苗以松土、除草、保墒为目的;第三次在封垄前结合培土进行,以除草防倒为目的。夏播大豆规模化种植时,因农时紧张特别是雨热同期,很容易发生草荒,应采用无人机飞防除草,播后苗前,每667m2用50%乙草胺100~120mL进行第一次化学除草,第二次化学除草在大豆三片复叶前进行。杂草2~4叶期用25%的氟磺胺草醚50~60mL+精稳杀得70mL,兑水30kg喷雾。
四、做好田间管理工作
做好田间管理工作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
1、施肥。将土壤状况纳入考虑范围,对肥料类型、施肥量等严格控制,促使大豆生长过程中的肥力需求得到满足。要将农家肥作为施肥的首选,对化学肥料适量采用,避免污染到土壤与环境。
2、除草。大豆的正常生长容易受到各种杂草的影响,主要原因在于杂草会对土壤中的养分、水分等进行吸收,导致大豆的生长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要及时、彻底的清理掉田间杂草,既可以将除草剂合理应用,也可以利用人工方式实施除草工序,前者比较省时省力,后者则可以避免破坏到大豆植株。
3、灌溉。为满足大豆植株生长中的水分需求,需科学实施灌溉工序。应严格控制灌溉频率与灌溉量,保证与大豆生长规律所适应。
五、病虫草害防治
病蟲草害防治主要涉及到以下内容:化学控草:大豆播种后用对大豆安全的除草剂如金都尔作土壤封闭,若封行前杂草较多,可以根据田间草害的种类选择精喹禾灵、氟磺胺草醚、灭草松等大豆苗后除草剂防治。虫害防控:苗期重点防治地老虎;生长中期重点防治斜纹夜蛾、卷叶螟等食叶性害虫;生长后期重点防治蝽蟓、豆荚螟等。
综上所述,大豆种植实践中,需对当地条件、植株生长规律等综合考虑,科学安排栽培活动。要将田间管理措施全面落实下去,降低病虫害问题的发生几率,以便有效提升大豆的整体品质。
(作者单位:151500黑龙江省兰西县长江乡乡村振兴发展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