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肥量、播期、密度对地膜玉米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

2020-10-20史爱霞余陇辉王雪梅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30期
关键词:肥量山梁氮磷

史爱霞 余陇辉 王雪梅

玉米是陕西省小麦之外的第二大粮食作物,种植范围广,面积大。进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玉米产量和质量有了较大的提升,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为了进一步挖掘其增产潜力,优化各生产要素,我们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就肥量、播期、密度对地膜玉米的影响进行了实验。

一、肥量对地膜玉米产量的影响

2017年-2019年,连续三年,我们结合本地气象资料和地形地貌特点,按照低山丘陵、浅山梁塬、千河谷地三个区域,先后设置了30个地膜玉米“3414”肥效试验,基本摸清了各个区域地膜玉米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关系。

地膜玉米施肥和产量试验结果分析表   注:(公斤/亩)

1、低山丘陵区施肥对产量的影响。通过“3414”肥效试验进行回归分析,低山丘陵区最佳施肥量为:亩施纯氮11.70公斤,P2O5  5.46公斤,K2O 2.8公斤,产量436.3公斤,氮磷钾比为1:0.47:0.23。当N、P2O5、K2O施肥量分别达到16.9、8.0、4.01时,随着施肥增大,将出现投资效益下降。

2、浅山梁塬区施肥对产量的影响。通过“3414”肥效试验进行回归分析,浅山梁塬区地膜玉米最佳施肥量为:亩施纯氮16.07公斤,P2O5  6.63公斤,K2O 3.56公斤,产量496.3公斤,氮磷钾比为1:0.47:0.22。产量与施肥量分析见下表。当N、P2O5、K2O施肥量分别达到23.04、9.98、6.9时,随着施肥增大,将出现投资效益下降。

3、千河谷地区施肥对产量的影响。通过“3414”肥效试验进行回归分析,浅山梁塬区地膜玉米最佳施肥量为:亩施纯氮15. 4公斤,P2O5  8.2公斤,K2O 3.57公斤,产量551.5公斤,氮磷钾比为1:0.53:0.23。产量与施肥量分析见下表。当N、P2O5、K2O施肥量分别达到23.7、10.7、5.9时,随着施肥增大,将出现投资效益下降。

二、播期对地膜玉米产量的影响

试验区处渭北旱塬西端,海拔在800-2400m之间,年降水量600㎜左右,年日照时数2000小时,年最高气温39.7℃,最低气温-10.6℃,年平均气温11.9℃。2017年,我们在海拔1360米的区域进行了地膜玉米播期试验。小区面积66.7㎡。试验处理分别为:(1)4月3日覆膜播种,(2)4月6日覆膜播种,(3)4月11日覆膜播种,(4)4月16日覆膜播种,(5)4月21日覆膜播种(6)4月27日露地播种。据试验结果看,4月16日播种的产量最高,说明山区地膜玉米最佳播期应在四月上旬,随播期推迟,产量下降。据地温观测,在试验地条件,4月16日采用地膜覆盖可提高地溫4.6摄氏度,全生育期增加积温301.73摄氏度。

经过多年试验和实践,地膜玉米播期应比当地露地玉米提前10-15天为宜。一般浅山区4月上旬为最佳播期,深山区最佳播期为4月中旬。

三、种植密度对产量影响

2019年设置了豫玉22密度试验。小区面积0.2亩,二次重复。试验处理分别为:(1)亩留苗2500株(2)亩留苗3000株(3)亩留苗3500株(4)亩留苗4000株(5)亩留苗4500株。试验结果如下表:

旱作玉米密度试验产量结果表       单位:公斤

2019年设置的郑单958紧凑型品种密度试验和示范,设置了亩留苗3500株、4000株、4500株、5000株四个处理,面积各为1亩。通过单收单打实际测产,四个小区亩产量分别为亩633公斤、687公斤、738公斤和656公斤。

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旱作玉米要夺取高产,在其它技术措施到位的前提下,大棒型品种亩留苗3500-4000株为宜,紧凑型品种亩留苗密度4500-5000株为宜。

(作者单位:721200陕西省陇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肥量山梁氮磷
玻利维亚拟建新的氮磷钾肥料工厂
基于EDEM的带状深松全层施肥铲作业参数优化与试验
再写北山梁
风,掠过山梁
肥量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叶面积及产量的调控研究
不同施肥量对椰糠栽培番茄生长的影响
尿素微胶囊缓/控释肥料制备工艺研究*
低头看路
不同氮磷水平下AM真菌对棉花的侵染率及氮磷含量的影响
三种填料对模拟河水中氮磷吸附性能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