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教育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2020-10-20谭连枝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91期
关键词:中学素质教育课堂教学

谭连枝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创新,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如今中学地理教育也将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重点教育对象,老师树立新的教学观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创新中学地理教育就是为了让课堂变得更有趣,让学生全员参与到课堂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于未知知识的渴望程度,将学习新知识变成学生的需求从何提高课堂质量。

【关键词】创新教育;地理教学;素质教育

一、现今中学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单调乏味的教学方式让课堂学习效率不高。现如今在许多的课堂,教师的教学方式非常单一,一味想着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却忘记了学生能否接受这些知识。老师并没有引导学生去学习,而是单纯的将知识讲述给学生,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进度都没得到老师的足够重视。课堂的单调更是让学生没有学习的想法,以至于课堂质量和学习效率急速下降。

老师和学生的互动太少以至于学生学习缺乏热情。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老师在讲台讲解,学生在台下听着,许多注意力稍差的学生参与不进课堂中来。在这种课堂,老师占据着主体的地位,学生感到不自由,无法发挥自己的创造精神和思考能力,对于问题还来不及思考,老师就已经将答案告诉学生了。传统的课堂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成绩自然而然无法得到提高。

没有实践活动让学生难以理解部分地理知识,现今的地理教学课堂使用的教学用具还是太少了,这就让学生很难直观地学习地理知识。气温、气候、雨量这些抽象的知识在学习时是比较难理解的,老师并没有组织同学去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去观察,调查这些数据。因此,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遇到问题的解决分析能力没有得到提高。

二、创新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文理科的知识都包含在内,所以在进行地理学习时学生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难题,而创新教育就能很好地解决学生遇到的这些问题,助学生更好理解。创新教育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兴趣有着巨大的推动力,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次,创新教育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记忆地理知识,让学生对于知识体系有一个良好的框架,学生学习知识的技能也能得到提高。不仅是学生,老师在这其中也能提高教学水平,老师对专业知识的把握程度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由此可见,诸多的优点让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

三、中学地理教学的创新

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老师的教学理念,改善课堂教育,老师要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老师的目的是教书育人,而不是感觉比学生高人一等,老师和学生是在一个平等的位置。建立良好的师生友谊,才能让学生不再对老师产生畏惧心理。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带着学生一起学习,而不是一个人在讲台唱独角戏。老师可以讲一些与地理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例如,在讲解地形气候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先自己思考在古时候有哪些借助气候优势的典故,学生对于这些未知的东西有着极强的求知欲,会积极地参与小组讨论。学生不仅融入了课堂,老师也轻松了许多。老师教学理念的改变,为中学地理教学创新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在课堂中加入信息化教学手段,可以极大程度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为了让学生能将学到的知识有着更进一步的掌握,在课堂之前可以让学生进行预习工作。学生可以借助网络搜索引擎进行资料的查找,不仅进行了课堂预习,还加强了学生信息检索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秦岭淮河分南北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去搜索南北文化、自然人文、饮食习俗的异同有哪些,在第二天的课堂前几分钟让学生自己讨论搜索的结果。这样在学习这一课时学生已经对这些知识点有了一定了解,再次学习的知识很快就能被学生吸收,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除此之外,学生通过信息检索还拓展了自己的眼界,丰富了自己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养成查询资料的好习惯。

运用形象生动的图片或者视频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个重点,在地理教学中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创建一个有趣的教学环境,解决了传统课堂静态的缺点,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可以有效的让学生找到重点所在,抽象的内容也能使用图片或者视频形象化,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课堂的质量也因此提高了许多。例如在学习地形这一课时,可以使用图片对比的模式让学生更容易掌握地形的区别。在学习珠穆朗玛峰时,可以播放影片《攀登者》的一些片段,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和一些特点,给学生讲攀登者背后的故事,还能很好地起到了爱国教育的效果。再如,在讲解黄河这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听听《黄河大合唱》,让学生感受黄河的澎湃,然后通过动画的形式讲解黄河的水土流失是如何产生的,在学习的基础上传授学生保护环境的知识。

走出教室,注重实践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点。传统的课堂教学始终是在教室进行的,但是对于一些气温、雨量、湿度,风向的学习是抽象的,在教室中,学生是无法体验到这些的,而走出课堂让学生实地感受探究这些知识,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去感悟这些知识,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再如,在学习《海洋与陆地》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制作一个地球仪。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学生自己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开发,学生自己的想法也能得到实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在制作地球仪的同时,学生对于大洲大洋的位置更加熟悉了,知识点得到了有效巩固。

四、总结

总而言之,如今的地理教学 课堂还存在着一些缺陷。但是通过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创新,以及各种教学实践一定能夠解决这些弊端。创新教育紧跟时代的步伐,将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的课堂中来,使得课堂变得新奇有趣。创新教育还提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与老师的互动交流。创新教育还能极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想象力。由此可见,创新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不仅可以解决当今课堂存在的不足,还能有效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冉崇伟.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开展创新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4):114.

[2]闵亮.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15):23.

[3]李婷婷.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探索[J].名师在线,2019(23):83-84.

猜你喜欢

中学素质教育课堂教学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