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铃薯种植管理与病虫害防控要点分析

2020-10-20郭志宏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30期
关键词:菜青虫切刀田间管理

郭志宏

马铃薯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种植,近些年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以及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如何提升单位面积内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就成为很多农民群众需要重点攻克的难题。

一、马铃薯种植管理措施

1、科学选择马铃薯品种

在马铃薯栽培过程中做好品种选择工作,可以确保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得到保证。优质马铃薯品种不仅具有高产稳产的特性,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抗病能力和早熟特点。因此在马铃薯品种选择过程中,应该综合考量当地的实际情况,种植制度选择高产稳产生产潜力较大,适应能力广泛,抗病能力较强的,适宜栽种的马铃薯品种。山西省吕梁市推广应用较好的马铃薯品种主要包括了克新1号、冀张薯8号、晋薯13号、晋薯14号、2191等。

2、种薯处理

马铃薯在长出2~3cm的嫩芽时进行切块处理。在切块处理过程中,准备两个切刀,选择使用70%的酒精或3%的高锰酸钾溶液对切刀进行消毒。切块处理过程中,如果遇到了病害马铃薯应该更换切刀,并对切刀进行严格的消毒。将马铃薯种薯切成40~50g大小的薯块,保证每个薯块上有1~2个健壮的芽眼。切块结束之后可以选择使用添加了多菌灵的草木灰进行拌种处理,药剂的添加量为种子质量的0.5%,通过拌种处理能够加速伤口恢复。

3、选地整地

马铃薯适应能力广泛,可以在多种土壤上生长发育,但为了保证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应该选择高产稳产,生产潜力较大,土壤疏松多孔,有机质含量丰富,排灌方便的种植地,以壤土和沙壤土为宜,避免在黏重的土壤当中种植马铃薯。马铃薯属于茄科类作物,不适合连续多年在同一个地块种植,因此应该制定严格的轮作制度,要避免与茄科类作物或者甜菜等作物轮作,适合与禾本科作物或者豆类进行连续三年的轮作。前茬作物收获之后应该对土壤进行有效的分工处理,深耕灭茬,起垄施肥,确保地面平整,整地深度控制在30~40cm,以打破犁底层为主。整地结束之后要确保地表不存在大土块,达到播种状态。

4、科学播种

马铃薯在栽培过程中,行距控制在50~60cm,株距控制在20~30cm,一般每亩播种量控制在3800~4200株。在播种过程中选择使用马铃薯精量播种机,一次性完成起垄、开沟、施肥、播种、镇压等工作。开沟深度控制在10~15cm,播种深度控制在8~10cm。

5、田间管理

马铃薯播种20~30天要做好田间巡查工作,保证出全面,在巡查过程中如果发现缺苗较为严重的,应该选择同一个品种的马铃薯,经过催芽之后及时进行补种,保证田间出全苗。在整个苗期还需要做好中耕除草工作,这是前期田间管理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保证马铃薯健康生长的关键。通过有效的中耕除草处理能够提高土壤的通透性,保证土壤更好的蓄积温度,保证保证幼苗健壮生长。在马铃薯封垄之前,一般需要进行2~3次的中耕处理,首次中耕处理应该适当加深,这样能够保证马铃薯地下的块茎更好的生长发育。第2次中耕除草可以适当浅一些,以以高培土为主。另外还应该注重做好水分管理工作,马铃薯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存在很大差异性,因此在水分管理过程中应该做到科学合理的投入。马铃薯苗期通常不需要进行灌溉,但如果遇到连续干旱,田间墒情较差时,可以进行小范围的灌溉。當马铃薯进入现蕾期之后,是需水的一个临界期,此时应该结合田间的山丘及时进行灌溉,并从马铃薯的现蕾期到开花期,间隔5~7天灌溉一次,确保田间墒情事宜。马铃薯在收获前一个月禁止灌溉。结合灌溉还应该做好施肥工作,在马铃薯播种之前,一般每亩追施完全腐熟的有机肥2000kg,尿素16kg,过磷酸钙70kg,硫酸钾25kg。在马铃薯的花蕾期追施尿素,每亩追施15kg,盛花期追施钾肥,施入硫酸钾10kg。在马铃薯生长周后期,如果出现早衰现象,可以选择使用0.2%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这样能够提高叶子的光合作用能力,增加有机物质的积累。

二、马铃薯病虫害防治

马铃薯生育周期相对较长,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如果没有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很容易遭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危害。所以在栽培管理过程中应该提高重视程度,切实做好常见病虫害的防控工作。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主要包括了病毒病、早疫病、晚疫病,蚜虫、菜青虫等。一方面要坚持农业防治为主的原则,做到科学选择马铃薯品种科学栽培,注重做好田间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群体结构,强化田间通风换气,减少各种致病原的繁殖场所,切断传播途径。有条件的种植户还应该结合马铃薯病虫害的具体流行情况,向田间释放害虫天敌,维持田间病虫害的动态平衡,减少对马铃薯造成的危害。对于马铃薯晚疫病和早疫病,在发病初期可以选择使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7d喷1次共喷3次。马铃薯病毒病发病初期可以选择使用防病毒病可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2%核苷溴吗啉胍30-50ml兑水30kg,病菌速灭13ml/亩,1.5%植病灵K号乳剂1000倍液、1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等杀菌农药。马铃薯芽虫发生之后,采用0.1%灭蚜松、或10%吡虫啉(蚜虱净)可湿性粉剂每亩用66~100g对水喷雾,或用杀灭菊酯3000~4000倍液喷雾。马铃薯菜青虫危害初期可以选择使用20%氰戊菊酯1500倍液+5.7%甲维盐2000倍混合液,40%必治1500~2000倍液喷杀幼虫,可连用1~2次,间隔7~10天。可轮换用药,以延缓抗性的产生。防治时要注意抓住防治适期,在田间卵盛期,幼虫孵化初期喷药,据菜青虫习性,于早上或傍晚在植株叶片背面正面均匀喷药,可有效防治菜青虫的危害。

(作者单位:033200山西省吕梁市临县植物保护检疫站)

猜你喜欢

菜青虫切刀田间管理
无花果田间管理
我有菜青虫般的一生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卷烟机水松纸切刀调校方法
内框纸U型切刀装置对提高烟包小盒质量改进与运用
水下切粒机切刀更换与端面跳动精确测量方法
岛中含湖型截面的环切刀轨连接方法
小勺猫的睡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