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制造企业设计管理信息系统
2020-10-20王瑞鹏王皓
王瑞鹏 王皓
摘要:工程机械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工程机械制造企业作为制造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解决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既要面对市场挑战,又要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其中提高机械制造企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就是实现信息化管理。
关键词: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前言: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机械制造企业为实现发展,产品市场具有多变性与不稳定性,造成机械制造企业产品品种多、批量小,制造不同产品需要采用不同的工艺流程,制造资源需求与生产过程中有着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一般的商业软件很难满足大型机械制造企业信息化要求,需要结合企业生产管理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开发合适软件系统,提高生产效率。
1. 相关企业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
1.1 推动企业发展
机械制造企业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综合管理能力的提高,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方法;信息化意味着企业可以利用全球范围内的信息资源,企业可以利用的生产要素范围延伸到全球各地。
1.2 强化企业监督
机械制造企业中原材料采购成本所占比例较多,系统中输入采购财务信息会被及时记录,监管人员通过系统随时查看记录并进行核算,有效避免假账情况的出现。信息化管理综合分析各项材料费用、设备维护费及人工费用等,有效河段企业生产成本,得出真实准确的企业效益。
2. 相关企业现状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管理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63%的企业已应用各类计算机软件,如财务、人事、库存等单项业务管理软件,但集成化的管理软件应用的比例并不高。企业由于资金短缺,信息环境基础设施薄弱等因素限制,严重影响了该类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同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相关工程机械制造企业为谋求发展,其产品市场具有多变性和相对不稳定性,这就造成该类企业产品批量小、品种多,不同产品制造工艺流程不同。其制造资源需求及生产过程具有动态性和柔性化的特点。因此,这类企业的生产管理较繁杂一般通用的商业软件很难适应这类企业的要求。这类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能照搬大型企业信息化的模式,应从企业的生产与管理实际出发。从点到面,有针对性地设计开发适用的管理信息系统,逐步提高和推进这类企业的信息化进程。
3. 工程机械制造行业的特点
由于不同的生产特征,决定若企业开发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时应当贯彻的管理思想,因而,必须在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之前认真分析生产特征,才能保证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管理。
3.1 机械制造行业是典型的离散型制造业
生产过程具有加工——装配性质,加工过程基本上是把原材料分割成离散的毛坏,然后,经过冷、热加工,部件组装,总装成整机出厂。其特征是不同的物料经过非连续性移动,通过不同路径,生产出不同的产品。如发动机、石油机械等机械制造企业。
3.2 機械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多样
为用户订单设计、为订单生产、为订单装配和按市场预测的库存生产,组织生产的模式有单件生产、多品种/小批量和重复大批量生产等多种方式。
3.3 机械制造企业生产计划复杂
机械产品的结构和制造工艺复杂,生产设各、工装夹具等种类繁多;产品构成、设备资源均随市场需求变化;机械产品零部件制造周期不同,加工工艺的不确定性,管理起来动态多变。为了保证产品配套、按期交货,又尽可能减少在制品的积压,经常从产品的交货期倒推,安排生产计划。
3.4 机械产品开发环节重要
新产品开发要有创新设计,还有大量的变型设计、工艺设计和工装设计,因此,机械制造企业必须具备强有力的机械工程设计能力。
3.5 机械制造企业的自动化程度参差不齐设备
以普通机床、专用加工机床和数控机床(cnc)、加工中心(mc)、柔性化加工设备(fmc、fms)并存。
3.6 工程机械制造企业需要多方面提供支持
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涉及多学科、多技术、多企业通常主机厂与零部件制造厂分立,原材料和辅料又分散供应,这就要求对企业联盟的资源进行动态协同管理。上述特点,决定了研究机械制造行业人机管理信息系统,只能选择适合离散型的制造行业的理论和方法。机械制造行业人机管理信息系统的根据机械制造行业的特点,结合人体因素、人机系统的总体设计、工作场所和信息传递装置设计、作业改善、环境控制与安全保护等,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研究的基础。同时,一个现代化生产系统,要发挥其效能,必须适应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使人获得舒适、安全、健康的环境条件,力图提高人本身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工效的目的。
4. 机械制造企业设计管理信息系统
机械制造行业设计管理信息系统是运用人机工程学方法研究机械加工、装配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并溶入人与环境因素的集成化人机系统。机械制造行业人机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收集、传递、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竟优,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更加人性化的集成人-机系统。机械制造行业人机管理信息系统是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在信息处理模型和处理过程相对确定的情况下,以数据作为系统的驱动动力,利用各种管理方法或科学模型(特别是定量化的方法,如数学模型、经验模型、程序化模型和运筹学模型等)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分析生产经营状况和环境条件,支持管理和决策工作,确保企业目标的实现。
5. 机械制造业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
5.1 企业信息化水平不高,涉及面不广
大部分机械企业实现二维CAD应用。基于三维模型CAD\CAM技术的企业还不多,实现CAD\CAPP\CAM一体化应用的企业更少。计算机辅助管理更是相对落后,虽在财务、人事管理中取得一些成效,但成功实现MRPII\ERP的企业为数甚少。
5.2 实施企业信息化的效益还不够明显
尽管不少企业通过实施信息化取得了可观的效益,但总体上与所投入的资金、人力、物力相比较,收益仍不够大。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企业缺乏信息化整体的需求分析和可行性研究,没有与业务流程优化组合,也没有适应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因此企业信息化的综合效果不佳。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应用规模、范围、深度还有较大差距。机械工业信息化的差距对企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很大,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较,其开发产品的周期是3到6个月,我国是1到2年。在开发过程中,发达国家技术研发更新比例是90%,我国只有40%。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直接影响市场经济的新陈代谢速度。在机械工业领域,我国每年进口大约1400亿美元,其中80%购买生产设备和自动化装备而出口的1800亿美元中,90%都是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加工手段和工艺水平都比较落后,高质量、低能耗生产线只占10%,装备成套能力也不强。
6. 结语
我国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开始启动,并已经显示出一定效果,但其应用规模、范围、深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为了使我国机械企业尽快实现产业与产品的调整和升级换代,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必须加快和加大实施企业信息化的力度,才能在澳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刘萍朱序璋.浅析人机工程学在现代制造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2007
[2] 刘萍.机械制造行业人机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