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10-20吴滢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5期
关键词:化学信息技术应用

吴滢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以多媒体、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的整合,正在对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资源产生深刻的影响,将引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关键词:信息技术;化学;应用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理念已慢慢渗入到基础教育的课堂中,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问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高效率、高速度实现课改目标的有效手段,它是指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学科课程的有机整体中,成为课程的组成部分,从而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达到整体优化,以高效达成课程目标。

一、利用信息技术,演示化学中的奇特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让学生更真切地了解化学现象,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化学现象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对化学持久兴趣的主要教学内容,很多奇特的化学现象如果不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出来,普通中学的化学实验室根本无法完成,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就会落不到实处。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辅助在现实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的一些化学实验,能够再现科学的真实性,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二、借助于网络技术,发挥学生自主探究性实验作用

新课程的理念中,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究性的培养,让学生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体验科学探究,亲历“科学家发现真理”的过程,并且把“过程与方法”作为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传统实验中,因客观性原因,化学实验室中一方面由于诸多实验室规章制度对学生操作诸多限制,怕发生意外和造成实验仪器的损坏;另一方面由于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结果往往和化学理论不相符,甚至出现与实验数据相反的情况。综其结果,限制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缩小了学生实验中发现问题的层面,使学生更多只是按部就班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

借助于网络技术,利用多媒体软件教学,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虚拟实验室操作,则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传统实验课时,通常会告诉学生操作方法,强调这不能动那也不能动,这样会限制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些规定无形中扼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在网络环境下,倡导学生自主探讨性实验,既可保护仪器,又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能把很多传统实验做不到的效果一一再现。

三、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实现化学教学互动,扩大教师学生探究知识的层面信息网络时代,网络提供了丰富的多元化知识库、资源库、信息库,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逐渐成为一个现代教育工作者必备的素质。网络资源具有信息量大、更新快、易互动、针对性强等特点,例如: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http://www.k12.com.cn)教育资源库化学学科、中国化学教育网等都可谓是一间完整的中小学数字资源库,它们很多能够提供在线同步教学、课堂教案、优秀课件等多种资源。且借助于网络论坛,可以实现参与者之间的互动,从而实现知识信息的交流共享。通过这种交流共享,可以实现知识信息的最优化,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化学课堂教学中,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化学实验与网络整合的探究模式,在学生实验化学研究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自己创建网页,将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的延伸拓展整合到网页上,通过教师对知识的分析、加工、整合,使教学内容变得更易于接受、兴趣性强,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通过理论与社会现实的结合,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检查学习效果,又能让学生关注社会上的一些实际问题,并提出建议,也把“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提升了化学课堂学习的品味。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也就能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网络技术与化学学科的整合,不但深化了化学学科教学,加大了学科信息容量,而且很好地提高了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效率。

四、挖掘信息技术潜在优势,优化课堂教学

(一)了解化学学科发展时事形势和把握教学动态

我们通过Internet在官方权威网站上查看有关化学发展动态,可以做到在时事政策上紧跟形式,在化学学科教学时作出及时调整。化学作为一门理科学科,大量的习题是必要的,但订购的习题集往往又存在着题型偏旧、信息过时的缺点,这对于学生习题更新、掌握中考的习题形势是不利的。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们可以充分利用Internet这一信息资源,从网络如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上的化学试题中心、中国园丁网试题集锦栏目和其他一些重点中学网站试题库上下载最新的试卷、搜集化学相关试题,用来给学生作为测试题和平时练习。实际情况证明:这些题目题型新颖、信息准确,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增进学习交流,提高教学水平

网络的交互性给化学教师互相学习交流提供了机会。教师可以一方面利用电子邮件与有关专家进行交流,学习前沿的理论知识,获取名师的经典教案;另一方面还可以参与一系列教育门户网站的教育论坛,如在中国名师教育网(http://www.cenre.com)我们可以与重点学校的名师专家探讨化学教育应培养怎样的人才,在中国园丁网(http://www.teacher.net.cn)的教育论坛我们可以与各地的同行探讨化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化学教学改革的看法。通过网上学习交流,实现资源共享,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五、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信息技术引进教育领域将给学生、教师、学校带来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契机。通过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教学的整合,激发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参与意识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较理想,尤其是实验教学,学生的实验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欣喜之余,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不能沉迷信息技术,不能将过去的“人灌”改为“电灌”,不能将计算机模拟代替学生的自主实验。

参考文献:

[1]李晓霆.信息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應用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20(15):53-54.

[2]陈玉焘.初中化学教学中信息技术有效性应用研究[J].学周刊,2020(06):135.

猜你喜欢

化学信息技术应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