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科学决策能力与行动实效咋提高
2020-10-20何虎生
何虎生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汛情等重大突发事件和严峻复杂的经济发展形势,科学决策能力与行动实效、驾驭风险能力与斗争本领、统筹兼顾能力与协调发展等课题也摆在了全体领导干部的面前。然而,长期存在于领导干部观念中的“重经验,轻事实”“重稳重,轻开拓”“重主流,轻全面”等有意识的、潜意识的偏见,往往阻碍其正确认识、正确决策和正确行动。领导干部只有练好谋断决策的功夫和落实行动的本领,才能在大是大非和风险挑战面前有条不紊、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和公共危机事件,将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心中有数:要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决策行动的依据,突破“重经验,轻事实”的有意识偏见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传家宝”,也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领导干部要想做到心中有数、遇事不慌,就必须搞好调查研究,使决策和行动符合客观实际。
然而,一些领导干部总是心存偏见、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调查研究工作。有的认为在信息化时代,“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坐在办公室看材料、听汇报、上网络就可以掌握情况,没有必要深入基层和群众搞调研;有的唯书、唯上、唯权威,认为有了中央的大政方针,基层工作只用“照葫芦画瓢”即可,不用再“节外生枝”地搞调研;有的自满于阅历丰富、熟悉情况,认为凭借经验就可以科学决策,把调查研究视为可有可无、可做可不做的工作。还有的领导干部陷于“繁文缛节”“文山会海”之中,对新情况、新问题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靠文件、靠会议进行决策。即便下去调研了也是蜻蜓点水、应付差事,甚至事先预设结论,去基层找一些片面的例子和材料来支撑决策。这些“瞎子摸鱼”的作风和偏见,反映了部分领导干部庸政懒政、不思进取、缺乏责任意识的倾向,往往导致其根据有限的信息作出与真实情况不相符的决策判断。决策作为一项重要的公权力,制定得当则利国利民,制定失当则害国害民。不论知识经验多么丰富、信息手段多么发达,领导干部都必须始终用好调查研究这个“看家本领”,如此才能看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情况,作决策时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
要知“底数”,摸清楚事物的实际情况,在综合研判的基础上对症下药。领导干部要在“求实”和“求是”上下功夫,身体力行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广泛搜集信息,对发展状况和社情民意要了然于心。在制定决策和推动工作时,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对调研信息进行筛选和研判,发现问题的实质,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产生于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之中,建立在反映群众诉求的客观实际之上,转化为人民群众“心甘情愿”的自觉实践。知“底数”的前提是要有真本领、真功夫。领导干部可通过持续学习和深入调研,努力成为自己分管领域的“政策通”“活字典”“一口清”,掌握好说话办事和科学决策的“靠背”。
要明“变数”,面对工作中的新挑战、新矛盾作有针对性的调研和准备。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想问题、办事情必须时刻把握好时代脉搏,回答好时代课题。领导干部在开展调查研究时要明确问题意识与导向,根据本地区的实情特别是面临的结症难题作有针对性的探索,要谋事在先、思考在先、有的放矢,既要防止“无病呻吟”,不搞漫无目的、走馬观花、脱离靶心的调查研究,又要防止“隔山打炮”,避免对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搞兴师动众的调研。“风起于青萍之末”,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往往反映着之后大“变数”的倾向,如若一味等着下级来汇报便可能贻误战机。领导干部要想做到胸中有预见,早见事、快行动,就要主动地、经常地“回头看”“往里看”,真正把调查研究的过程作为掌握情况、把握趋势的过程和谋划工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见微知著地抓好每一个细节,把控每一个环节,堵住每一个漏洞。
要懂“路数”,掌握好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强化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一方面,领导干部要将老办法、好传统与新手段、新技术相结合,具备走基层的脚力和看问题的眼力。召开座谈研讨会、实地考察、蹲点调查、走访调查、统计调查等,是在长期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调查、电子问卷调查、统计调查、抽样调查、电子政务、网络理政等新兴的调研方式也层出不穷,进一步拓展丰富了领导干部进行调查研究的渠道手段。领导干部在调查研究中既要“身入”又要“心至”,提高调研的实用性。不能搞预设结论的逆向调研,而要通过调查“究竟是什么”,研究出“原来是这样”的结论;不能搞“走过场”、刷“存在感”的伪调研,而要查实情、出实招;不能搞“被安排”的假调研,而要善于在“规定路线”之外增加契合实际的“自选动作”。
当机立断:要善于应急决策,提高化解风险的能力,消散“重稳重,轻开拓”的无意识偏见
应急决策是在突发事件的特殊情况下,在有限的时间、资源等约束条件下为了及时有效应对危机而作出的非程序化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政治职责”。当前,以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等为代表的危机事件成为检验各级领导干部应急决策能力和化解风险能力的“试金石”。
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一些领导干部受制于思维定势和规矩惯例,不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危机。有的形成了路径依赖,将以往应对常规事件的方法和经验视为亘古不变的真理,去套用于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客观事物,却不料老办法面对新问题往往会“失灵”;有的习惯于掩盖回避,认为突发危机对地方政府形象和个人评价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把“不出事”和“捂盖子”作为第一要务,推卸责任“打太极”,欺上瞒下“和稀泥”,殊不知这反而是一种会引发更多猜疑的“自黑”行为;有的认为既然是应急性质的决策,就不用考虑民主和法治化程序,大搞“家长制”“一言堂”,导致决策不民主不科学、执行不顺畅不彻底。
与常规状态下的决策相比,应急决策通常是在时间紧迫、信息有限、资源匮乏等受制约的条件下进行的,在决策目标、程序和效果等方面与常规决策有着很大差别。领导干部对突发事件的判断和决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风险化解的成效。为了尽快阻止风险升高、危机蔓延,领导干部必须打破常规,在短时间内作出尽可能科学有效的决策,并采取正确的应急处置措施。这种当机立断的精神、应急决策的本领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在当前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等事件易发频发的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
要与时间赛跑,以高度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及时遏制危机。回顾历次突发事件的治理,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谨小慎微,不作为甚至胡乱作为,就是因为缺乏“先干一步、多干一点”的责任意识和事不避难的担当精神,最终往往因决策不及时、措施不到位而导致局面失控。在疫情、汛情等风险和应急事件来临时,领导干部应当把应急决策与主体责任紧密联系在一起,敢于拍板、及时遏制危机、有效化解风险。首先,在第一时间主动、全面地做好信息公开工作。不仅可以压缩谣言发酵和传播的空间,也能够及时占领舆论制高点,树立党和政府的正面形象。其次,准确掌握突发事件的总体情况,不断根据其动态变化因情依势地作出决策。最后,要在突发事件中靠前指挥,及时、有效、高效地整合调动一切资源推进相关工作,安抚群众情绪、稳定社会秩序。
要在随机应变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民主、科学、法治的要求。常规状态下的决策要求民主化、科学化和法治化,需要反复论证研究、征求各方意见,引入民意调查、听证会、投票机制等民主程序和科学论证,使决策合乎法治的要求。然而在应急状态下的决策受制于时间等条件,无法形成绝对规范的决策程序,更多需要依靠领导干部的个人判断来作决策,在有限的决策资源中寻求相对合理的可行性方案。即便如此,这不等于领导干部就可以独断专行,“拍脑袋”决策,而必须敬畏、善用决策权。要在应急决策中充分发扬民主,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广开思路、广开言路,决策过程注意信息公开透明,尤其是要能允许别人提出质疑,听得进不同意见。在决策后还要注意收集反馈,以便及时修正决策。
要未雨绸缪、先防早治,深刻反思总结危机带来的经验教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突发事件的性质决定了防患于未然才是化解风险的关键,只有既“应”又“筹”,才能从容应对同样或类似的事件。领导干部要学会“关口前移”,将应急决策的重点从事后部署前移至事前的风险防控,建立全面而系统的风险评估和监测体系,有效识别和填补可能导致突发危机事件的管理盲区,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预案,为应急决策和科学防治提供支撑。
“弹好钢琴”:要围绕中心任务,统筹兼顾各项工作,打破“重主流,轻全面”的偏见
对立统一的辩证法、统筹兼顾的方针和“十个指头弹钢琴”的方法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中形成的重要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当领导人,必须在把情况搞清楚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有的时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时候又要以小带大、小中见大,形象地说,就是要十个指头弹钢琴”。在当前形势下,领导干部要把握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法,在统筹兼顾的战略谋划中稳中求进,回答好“如何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如期完成全年目標任务”的必答题。
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分清楚“主”与“次”。弹钢琴时每个手指有快有慢、有轻有重,高音低音、节奏缓急也各不相同,同理,领导工作也要理顺先后,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在当前形势下,各级领导干部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精准有序推动经济发展回归正常轨道,扎实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涉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同时,还要将疫情防控的“严与实”与经济发展的“活与动”统一起来。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并不矛盾,两者既能够同时兼顾,又能够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任何时候都不应偏废。但是,一手抓抗疫、一手抓经济并不代表着平均用力,而是要突出重点。部分仍处于中高风险的地区要继续把精力集中在疫情防控上,其他疫情得到缓解和控制的地区则要积极保障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
要坚持“稳定性”与“发展性”的统一,把握好“常”与“变”。后疫情时代,疫情防控下“非常规”的经济发展体验,会逐渐沉淀为一种浓厚的发展记忆和崭新的发展文化,融入到“新常态”的经济发展之中。一方面,领导干部要在稳定中求发展、以发展促稳定,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以守住“保”的底线,建立“战疫情”“促发展”常态化工作机制以巩固“稳”的根基,恢复经济社会发展以保持“进”的态势。另一方面,领导干部要正确把握疫情防控这一“变量”和经济发展这一“常量”,适应从“无疫状态”向“适应疫情长期存在”的转变。
要坚持“挑战性”与“收益性”的统一,转化好“危”与“机”。危机往往孕育着新机,变局往往会通向新局,利与弊、挑战与收益、危机与新机总是相伴相生、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面对发展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和危机,领导干部既要正确应变又要主动求变,善于识别和把握“危”中之“机”,把握好危机和契机之间的转化关系,敏锐把握疫情给科技发展和产业化升级带来的机遇,加快布局5G网络、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兴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培育数字经济、智能装备、新材料、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为未来发展蓄势赋能。同时也要全面深入地审视治理体系、治理能力以及在疫情期间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总结教训,尽快查漏补缺。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2月24日。
②许耀桐、刘祺:《领导干部要有风险状态下科学决策的本领》,《人民论坛》,总第660期/总第661期。
责编/常妍 美编/李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