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末日之旅

2020-10-20索菲亚·阿兰斯

海外文摘 2020年10期
关键词:控制室切尔诺贝利普里

索菲亚·阿兰斯

每名访客都必须通过安全闸,检查辐射暴露程度。

1986年4月26日,乌克兰切尔诺贝利发生了史上最大的核事故。而自2019年5月美剧《切尔诺贝利》开播以来,这里成为大受欢迎的旅游景点,当地旅行社的预订量增加了40%。是什么吸引人们来到至今仍被污染的反應堆爆炸现场呢?

切尔诺贝利之旅通常始于距离核电站4公里处的普里皮亚季。灾难发生前,这里曾有5万人居住,如今却已成为无人区。游客们参观当时的幼儿园、游乐场、控制室和事故反应堆,近距离观察当时使用过的防毒面具,手持盖格计数器,探索废弃的房屋,为锈蚀了几十年的游乐园拍下令人恐惧的光影,以生锈的巴士为背景拍照并上传到社交平台。

1986年4月,事故发生后,一架直升机散布化学制剂,以控制放射性尘埃。

许多游客以生锈的公交车为背景拍照,并发布在Instagram上。

事故当天使用过的防毒面具仍留在附近的军事基地。

事故反应堆上架设起巨大的钢制防护器。

这个控制室看起来仍和灾难发生时一样。

这栋楼原本是个幼儿园。

普里皮亚季游乐园已荒废33年。

切尔诺贝利之旅的亮点是事故反应堆。尽管在还可能辐射几个世纪的坍塌反应堆上,新架设了一个钢制防护器,但在这里,盖革计数器的滴答声还是比在普里皮亚季更快。因此,即使在反应堆附近作短暂停留相对安全,游客也会尽快在这一“放射性地狱”入口前自拍完毕。

这些高塔曾是反应堆监测系统的一部分。

游客拍摄盖革计数器的显示屏。

而相较于游客带来的影响,美剧《切尔诺贝利》更让当地政客困扰,因为当地大部分居民都是在这部美剧播出后才真正了解到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才知道政客犯了哪些令人难以置信的错误。对于这个地区的人们来说,切尔诺贝利不是历史,而是痛苦的现实,而且还将持续很长时间。

[编译自德国《观点》]

编辑:周丹丹

猜你喜欢

控制室切尔诺贝利普里
消防控制室 “假人”值班被处罚
浅析多消防控制室合并联网改造
“禁区”留念
“鬼城”火了
石油化工控制室抗爆结构设计探讨
一个人的切尔诺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