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转移价格相关问题探讨
2020-10-20谢晖
谢晖
关键词:内部转移价格 问题 对策
企业内部转移价格有助于帮助各部门明确各自的经济责任,降低税收支出,提升内部资金运营效率,可以说无论是对于财务管理,还是企业整体经营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制定内部转移价格,不仅要参考内部成本和市场价格,还需要适应各部门的业务实际和企业整体发展战略,故而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过程中难免会面临一些问题。此外,从财务管理角度看,内部转移价格的运用环境也日趋复杂。信息化发展,推动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相互独立,使得企业内部转移价格相关管理体系发生变化,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风险内容。随着企业国际化发展,业务结构不断复杂,内部转移价格在企业内部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各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内部转移价格运用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进而实现财务管理综合水平提高。
一、企业内部转移价格概述
(一)企业内部转移价格的定义
内部转移价格这一概念出现时间较早,在20世纪50年代西方国家就已经对这一领域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对比国内外的理论观点,可以发现双方对于内部转移价格的界定有所差异。国外学者们普遍认为内部转移价格是公司内部物资转移形成的价格,例如产品采购、交换的价格。国内学者们则将内部转移价格又称之为调拨价格,即存在于集团公司的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或者同一公司不同部门之间由于相互提供产品、半成品及劳务而建立的一种结算价格。本文探讨的内部转移价格以国内定义为准,其构成大致包含三项内容,即流通费用、进货价格及利润。
(二)企业内部转移价格的作用
企业内部转移价格,具备多种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第一,帮助企业降低税负。对于一个集团制企业而言,旗下的每个子公司都分布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面临着不同的税收制度和税率。如果利用内部转移价格,企业便可以将处于高税率国家的子公司的盈利转移到位于低税率国家的子公司,这样一来,企业便能够减少税负支出,降低纳税总额;第二,规避管制风险。不同东道国对于跨国公司的管控力度不一样,制定的管控措施也存在差异。例如价格管制方面,有的东道国非常严格,而有的东道国相对松懈。企业如果想要有效规避管制风险,则可以利用内部转移价格,面对具有最高定价管制的情况时,企业便可以通过内部转移价格降低产品成本,进而降低销售价格,避免违反管制要求规定,使得自身陷入反倾销风险之中;第三,促进资金合理调配。对于大多数跨国经营的企业来说,资金调配是一项大工程,会涉及不同的资本市场,而不同国家又会对企业资金调配建立诸多限制。此种情况下,企业就可以通过内部转移价格来为需要资金的部门或者子公司提供经费,有效实现资金调配。
二、企业内部转移价格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内部风险控制制度欠缺
内部转移价格是一种财务计量手段,其运用本质是为了便于企业内部各个利润中心相互结算或者转账。但是实际情境中,也有很多企业管理者通过内部转移价格恶意伪造财务数据和利润利用内部转移价格来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当前大多数企业风险意识不强,主要精力都放在获取利润方面,使得相应的风险控制制度没有完善建立起来。首先,部分企业缺乏内部交易风险控制系统,无法综合分析相关责任部门的交易情况,因此在制定内部转移价格时也无法估计可能形成的风险;其次,很多企业的内控制度中,没有内部转移价格相关的风险评估机制,使得各责任部门无法有效评估自身面临的风险系数;最后,很多企业没有针对内部转移价格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本质上,制定内部转移价格就极易触碰到法律底线,要想规避法律风险,依靠管理者及相关工作人员的经验是无法达到的,必须有特定的风险防范机制。
(二)企业各部门存在信息不对称
企业在制定内部转移价格的过程中,会遵循特定原则,其中包括独立性原则。独立性原则,是指企业在维护整体利益的基础上,给予相关责任部门较大的独立决策权,以便他们能够各自根据实际经营状况进行独立调整。对独立性原则的遵守,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经营效率提升,但是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例如扩大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信息不对称又会反过来阻碍内部转移价格的有效制定,因为企业无法准确充分掌握不同部门的成本等信息,让企业内部出现信息孤岛现象,发生内部价格转移的各个部门对于对方信息知之甚少,难以深入了解,无法制定合理的交易价格。
(三)资本市场相关机制不完善
资本市场机制不完善,也会导致企业制定内部转移价格的过程遭遇阻碍。首先,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历史非常短,很多基础建设还不完善。处于这样环境之下的企业,对于资本市场的认知也不深入,往往为了一己私利,扰乱资本市场秩序,甚至引发市场风险,不利于内部转移价格的稳定;其次,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后,我国的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但是成果更多体现在总量提升、规模扩大等方面,相应的管理水平并不高,很多管理机制仍然没有建立,这导致我国经济市场的发展较为粗放,不便于科学制定内部转移价格。故此,资本市场相关机制不健全也是企业内部转移价格面临的重要问题,这使得企业的行为缺乏规范和依据,更容易遭遇风险。
三、完善企业内部转移价格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内外部监督工作
利用内部转移价格来恶意操纵利润,在一些企业已然成为了常规操作。要想减少这一现象发生,必须同时加强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监督工作。一方面,内部交易较为频繁的企业,必须针对内部转移价格建立一个风险评估系统,对价格制定和实施过程的各部门经营状况进行动态监督,并及时评估其风险指数。其次,企业在制定内部转移价格之前,都必须开展调研活动,进行全面考察,然后结合市场与内部实际状况,制定一个较为合理的价格。为了规避风险,企业内部交易最好采用双轨结算策略,即卖方部门依据成本法结算,买方部门依据市场法结算,双方产生的差价计入专门的独立账户中,算作是内部交易公共利润;另一方面强化外部监督力度,避免恶意操纵利润行为发生。例如国家税务机关在检查缴税情况时,可以重点关注企业的内部交易情况,一旦发现存在以内部转移价格来偷税、漏税的行为,则对企业进行严厉惩罚。为了保障审计结果真实性,可以采用国家相关部门与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联合审计的方法,这样必定能够对企业形成威慑,遏制伪造报表、操纵利润的现象。
(二)共享畅通信息交流渠道
信息不对称,导致各部门对对方的信息掌握太少,无法保障制定出的内部转移价格符合实际。因此,企业完善内部转移价格的过程中,必须重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首先,建立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各大企业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降低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例如利用社交媒体平台、ERP系统等建立一个信息共享网络通道等。其次,加强内部沟通管理。内部沟通管理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仅靠员工自觉是无法体现出效果的,需要一定的管理制度来强制推进。同时,企业可以通过组织特定的培训活动,提升各部门员工的信息沟通水平,定期安排部门领导参与财务知识培训,方便他们在内部交易过程中,可以就内部转移价格进行高效沟通,促进内部信息流通。
(三)完善资本市场相关机制
企业与市场息息相关,完善企业内部转移价格,也需要资本市场的发展进步来推动。首先,加强资本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是企业内部转移价格完善的基础。我国企业普遍发展时间不长,内部没有形成健全的资本意识,因此,资本市场必须完善相关基础设施体系,加强对上述行为的监管,对违法、违规的企业予以惩罚,严重者进行强制退市。其次,健全资本市场配套的法律制度是规范内部转移价格的必然途径。资本市场法律完善可以为企业内部交易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法律环境,同时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可以为企业制定内部转移价格提供规范性依据。
四、結束语
内部转移价格是企业内部交易的结算价格,是企业业务规模扩大,内部交易需求增多的产物。运用内部转移价格,可以为企业带来诸多好处,例如降低税负、规避管制风险、促进内部资金合理调配等。但是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在制定和实施内部转移价格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来自内外部的各种问题,建议通过强化内外部监督工作、畅通内部信息交流共享渠道、健全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完善资本市场相关机制来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郝莉.企业内部转移价格相关问题分析及完善建议[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1):90-91.
[2]李丰浩.企业集团内部转移价格制定探讨[J].全国流通经济,2019(16):9-10.
[3]黄颖.关于内部转移价格的研究[J].纳税,2018(06):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