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

2020-10-20黎亚妮袁容容丁文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10期
关键词:生活能力康复护理脑卒中

黎亚妮 袁容容 丁文

【摘 要】目的:探究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到2019年12月本院接诊收治的共计80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的脑卒中病人对半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病人各4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研究组病人在此基础上增加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脑卒中病人的恢复情况、神经功能受损程度。结果:研究组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后,整体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脑卒中病人,且神经功能受损评分明显更优。结论:临床开展早期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提高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帮助病人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康复护理;脑卒中;生活能力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early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for ischemic stroke.Methods:select in December 2018 to December 2019 in our hospital accept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treated as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the stochastic indicator method to all of the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poplexy half-and-half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40 cases in each group of patients, patients with the control group given routine clinical care, on the basi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 increased early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care,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poplexy recovery, nerve function damage degree, limb motor function scale and daily life activities ability score.Results:After receiving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the overall recovery of strok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cores of neurological impairment, limb motor function and daily life activity ability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Conclusion:Clinical early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daily activities of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improve the cognitive function of patients,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has an important clinical promotion value.

[Key words] early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schemic stroke; Cognitive function; Ability to live; Limb motor function

【中圖分类号】R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10--02

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的神经内科疾病。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比较多见的脑部疾病,病人在接受治疗后可能会发生语言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并发病症,会给病人带来较大的危害,给病人的家庭带来严重的负担。若未及时治疗,甚至则会危及到病人的生命安全。该病的发病原因临床尚且无确切的定论,但值得注意的是和病人的生活习惯、基础疾病、情绪有着密切的关联。该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医疗难题。针对缺血性脑卒中疾病,西医临床主要治疗方法为以抗凝、溶栓、血管内介入等,但整体治疗效果欠佳,且伴随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不利于病人的预后恢复,运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提高病人的预后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基于此,本文就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中的应用展开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近两年内(2018年12月到2019年12)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8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的脑卒中病人对半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病人各40例,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65-82岁,平均年龄(68.81±1.17)岁,研究组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63-83岁,平均年龄(68.77±1.16)岁,纳入标准:①所有病人均符合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条件;②所有病人均无精神病史。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病人;合并严重高血压、糖尿病病人;不遵从医嘱的病人;研究中途死亡病人。两组缺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对比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一定可对比性。

1.2 方法

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中,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护理:

并发症预防: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病人肢体有无异常肿胀、凝血功能是否正常、排便是否规律、是否有褥疮、皮疹等。一旦发生异常要立即联系医师进行处理。根据病人的恢复情况,对便秘病人适当使用开塞露帮助排便,结合低分子肝素的使用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合理使用镇痛剂缓解伤口带来的疼痛等[2]。

运动训练:协助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进行翻身,不活动的一侧关节尽量向上向前,肘关节伸直;指导病人双手手指交叉握拳并向前伸展,做屈伸肘关节、双臂上举动作;对病人进行辅助进行肩部关节的前伸,外展和内收动作。康复训练每日做一次,一次持续45分钟,连续治疗4周;治疗过程中对病人心理进行疏导,如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可采用心理疏导或药物来进行改善;对病人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训练,指导病人进行日常技能的锻炼,恢复情况较好的情况下可进行上下楼梯的锻炼。

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针灸过程中要使用头皮针,将头皮针与脑卒中抑郁症病人头皮呈大约23并将其刺入病人的的帽状腱膜下层,将头皮针留置在该位置保持30-60分钟,期间每隔十分钟行针一次,还要保证刺激量达到标准,针灸频率为一天一次,10次一个疗程,针灸治疗一共需要进行三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通过比较病人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整体恢复情况。

病人的恢复情况:结合病人症状改善和精神状况等进行判断,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具体的指标,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涉数据均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计数资料分别予以t、X2检验,通过有效检验后,如若数据P值在0.05范围内,则说明满足了统计学条件(P<0.05)。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的整体恢复情况对比

由表1可见,对照组病人中,有18例病人恢复效果为显效,有12例病人有效,有10例病人无效,整体恢复有效率为(75.00%);研究组病人中,有22例病人恢复效果为显效,有15例病人有效,有3例病人无效,整体恢复有效率为(92.50%)研究组的整体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病人的临床相关评分对比

由表2可见,对照组病人中,NIHSS评分为(29.24±1.18),Fugl-Meyer评分为(64.11±2.41),ADL评分为(48.52±3.44);研究组病人中,NIHSS评分为(8.91±1.19),Fugl-Meyer評分为(35.32±2.31),ADL评分为(74.86±3.56),研究组的各临床相关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是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脑部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复发率也比较高,病人容易出现语言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并发病症,会给病人带来较大的危害,这一疾病和糖尿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多种疾病关系密切,主要表现为口舌歪斜、言语障碍、肢体活动无力或麻木、头晕,恶心,呕吐,声音嘶哑,视野缺损等临床特征。这一疾病不仅给人们的生命带来威胁,还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早期康复护理能够通过肢体的锻炼反射[3]、穴位针刺治疗等具体手段提高病人肢体的敏感性和活动度,进一步保障肢体活动功能。开展早期康复训练护理是脑卒中发病预后护理的重要内容[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经过护理后,整体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神经功能受损等各项临床相关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体来说,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来说,临床开展早期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提高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让他们的认知功能得到改善,值得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俞小霞,方彩娣,郭彬.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应用及标准化护理流程构建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5):826-828.

钟莺.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J].中国乡村医药,2020,27(10):58-59.

王瑶,任晶,张会霞.个体化康复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康复效果的研究[J].中华养生保健,2020,38(5):122-124.

王萍,王思杰,常海霞,等.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10):177-180.

猜你喜欢

生活能力康复护理脑卒中
减少幼儿调皮行为的策略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影响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抑郁症状及生活能力相关性分析
小班区域活动中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