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

2020-10-20于赛赛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心律失常循证护理急性心肌梗死

于赛赛

【摘 要】目的:分析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中的效果。方法:于我院心内科选取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被临床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且在发病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患者抽取时间段介于2019年3月~2020年1月期间,符合本次研究标准。采用分组式结果分析,对照组(n=34例)急患者运用基础护理,观察组(n=34例)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研究期间需要护理人员做好记录工作,重点记录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以及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躯体健康为84.56±4.03分、心理健康為89.23±5.24分、社会功能为79.22±4.64分,对照组患者躯体健康为71.68±5.03分、心理健康为70.44±6.23分、社会功能为71.39±5.33分,两组研究数据差异度高(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方式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干预中,可以有效降低再次心律失常发生率,生活质量得到不同程度提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循证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10--01

引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发病急的特点,在发作后短时间内容易诱发心律失常,具有较高死亡率。本次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运用循证护理,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于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组式结果分析,将其随机分配为使用不同护理方法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年龄≥47岁,≤73岁,平均年龄(62.13±1.25)岁,患者男女比例(20:1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方式,患者年龄≥46岁,≤74岁,平均年龄(63.06±2.48)岁,患者男女比例(21:13),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差异较小(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运用基础护理方式,主要是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依据其实际情况进行饮食指导、用药护理。

将循证护理方式实施于观察组,具体实施如下:(1)成立相关小组,主要围绕循证护理的方式开展工作,小组成员由科室内护理经验丰富、技能娴熟的护理人员组成,要求组员必须明确循证护理的意义、循证护理内容[1]。并且在实施循证护理前,对小组所有成员进行培训,从而有效提高循证护理质量。(2)制定循证护理方案,要求护理人员依据患者临床症状、既往病史、治疗现状等,评估患者病情发展状态,可能会出现的紧急状况,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并发症的概率较高,出现时间多为发病后1~2周内。因此,在该段时间内需要护理人员加强巡视频率,注意观察患者状态,若在治疗期间出现头晕、心慌以及呼吸急促等状况应立即上报给医生[2]。(4)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病室内空气流通,将病室温度控制在18~22℃之间,湿度控制在50%左右,避免温度过高引发患者消化系统不适。严格控制探视人数,降低患者再次心律失常发生率。多数患者在治疗期间会出现焦虑、恐惧心理状态,抵抗护理操作的实施,因此护理人员要提高重视度,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1.3 观察指标 观察组与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观察指标为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以及心律失常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一般资料、观察指标以及计数资料为本次研究的重要数据组成部分,为了增加研究结果准确性,需要将其统一录入计算机设备中,数据涉及较多需要通过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n)为计数治疗,观察指标使用(分)表示,心律失常使用(%)表示,用t进行数据检验,两组数据存在差异时,以(P<0.05)为具有可比性。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躯体健康为84.56±4.03分、心理健康为89.23±5.24分、社会功能为79.22±4.64分,对照组患者躯体健康为71.68±5.03分、心理健康为70.44±6.23分、社会功能为71.39±5.33分,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再次出现心律失常的概率为8.82%,对照组护理后再次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6.47%,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更低(P<0.05)。

3 讨论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影响下,人们生活方式、工作模式均发生了改变,多数人养成了一系列不良习惯,导致心血管类疾病发病率不断提高,不断呈现年轻化态势。其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中较为常见,该疾病属于冠心病,发病基础为冠状动脉堵塞,心肌由于长时间供血不足引发坏死。机体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会伴随有剧烈的胸部疼痛感、濒死感,并伴有血压升高、头痛、心悸等症状出现。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疾病发生的原因为高血压、高血脂、精神压力大、不良饮食以及温度过低等[3]。此外,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概率比较高,会进一步增加患者病死率,病情发展速度快,需要及时对其进行救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也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有效的护理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运用循证护理方式,该种护理方式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整体性以及系统性,会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护理计划。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再次出现心律失常的概率为8.82%,对照组患者护理后再次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6.47%,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主要因为该种护理方式会成立专业的循证护理小组,并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要求护理人员可以评估患者病情,并在患者紧急状态下进行有效的护理。

参考文献

曾其运,刘柳兰,曾兆慧.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2):27.

黄碧珍,刘鹏飞,叶素媛,梁秀,莫凤影.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06):117.

姚心女,梁东霞,黄芸香,刘燕.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1):113.

猜你喜欢

心律失常循证护理急性心肌梗死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