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影响研究
2020-10-20张东磊
张东磊
摘 要: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财政部门在原有会计制度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出台了新政府会计制度。现阶段传统的预算会计制度的局限性越来越突出,无法对财政信息进行准确、真实、客观地反映,难以满足当前国家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求,因此,建立一个符合时代要求,更加规范透明的新政府会计制度是应有之义。本文研究了新政府会计制度颁布后的差异,简要分析其对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并为优化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提出一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新政府会计制度 事业单位 会计核算
一、引言
我国传统的政府会计核算属于预算会计制度,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反映政府单位预算收支的使用情况,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会计核算方面出现了很多内容界限不清、核算口径不一致、多制度冗杂的问题,导致传统的预算会计核算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政府转变服务职能、公开透明政府收支的需求。并且,传统的政府会计核算方式的局限性也越来越突出,无法准确、真实地反映政府的运行成本,无法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无法起到降低事业单位运用成本的作用。因此,在新的时代要求之下,国家财政部门开展对政府会计核算体系的改革,建立新的政府会计制度,进一步提升政府单位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的科学性,促进政府单位履行职能更加规范、统一、健全。
二、新政府会计制度的重大变化与创新分析
(一)重构政府会计核算模式
新政府会计制度建立在传统的政府会计核算制度基础之上,没有彻底舍弃原有的预算会计核算方式,而是将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结合起来,形成了“适度分离与衔接”的会计模式。
“适度分离”是指新政府会计制度结合了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两种会计核算方式,但是两种会计核算方式的职能应该保持相对独立的状态。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中,两者相互独立主要体现在:一是两种会计核算方式的功能不同,预算会计核算方式主要负责预算收入、支出及结余等内容,财务会计核算方式主要负责核算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要素。二是预算会计核算方式采用收付实现制,而财务会计核算方式采用权责发生制。三是通过预算会计核算方式往往形成决算报告,而财务会计核算方式形成财务报告。
“相互衔接”是指预算会计核算方式与财务会计核算方式两者虽然存在差距并保持独立,但是政府单位实施会计核算必须两者共同发挥作用,因此两种会计核算方式必须相互协调统一,主要表现在实际工作开展中:一是在政府单位内部,部门进行预算管理时要将财务会计中的现金收支与预算计划相协调相符合;二是要明确界定财务报表和决算报表的内容和范围,并在会计结算期末对两表的差异进行调节并披露。
(二)统一现行会计制度
在传统的政府会计制度中,涉及到的单位范围比较窄,只覆盖了部分政府行政单位,这就导致了政府行政单位与医院、学校、研究所等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会计核算方式不一致,难以形成有效的管理,也难以进行比较和沟通。在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中,扩大了会计制度覆盖范围,将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与核算方式进行了统一规范,没有将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的会计科目和报表项目区分开来,并且根据新的制度规定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的所有业务均按照相同的规范进行处理。统一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使得各个政府单位之间的会计信息管理具有可比性,加强了政府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有利于政府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完善预算会计功能
新政府会计制度在原有的预算会计制度上进行完善改进,依据现代政府行政事业单位运行的需要调整了预算会计科目的设置和使用。原有的预算会计内容只涉及到预算的收入、支出以及结余核算,但是新政府会计制度为了减少现阶段出现的单位对预算收支进行虚报的问题,规定所有的预算都需要使用收付实现制进行处理,并且扩大了预算会计核算的范围,增加了债务预算收入、还本支出及投资支出等科目。
(四)改进报表体系和结构
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双报表”结构,包括了财务报告和决算报告两张报表,更加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另外,新政府会计制度还进一步完善和调整了财务报表的内容,不仅为政府单位的财务管理者提供了更加规范的财务报表披露格式,更是进一步细化了财务报表附注的披露内容。对于报表体系和结构的完善,能够充分反映单位结余与盈余的差异调整过程,让政府单位财务情况能够更加公开、透明地反映,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数据信息的透明度。
(五)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改变了传统附录呈现方式,采用列表方式、按会计科目顺序来呈现,并且对于会计科目的使用,新的政府会计准则中对于政府行政事业单位的共性业务如何核算进行了举例说明。政府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处理同类业务必须用表格进行列举披露,若是存在相对应的预算分录也需要同时列出。在新政府会计准则的要求下,单位能够充分实现“平行记账”模式,合理结合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在这一会计核算模式下,政府单位能够更好实现财务信息化系统的调整。
三、新政府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困难及措施建议
(一)全面梳理相关业务,应对新旧制度衔接困难的问题
新政府会计准则的实施会带来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优化,但是同时新的制度全面实施也会给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人员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人员长期使用传统的会计准则,一时之间难以转变会计工作方式,并且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工作还存在诸多历史遗留问题,例如坏账难以回收、资产报废不规范等等。
因此,事业单位为了面对新政府会计准则的实施,必须全面梳理相关业务。首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包括现存固定资产的盘查、账目清理、资产清查等等。其次,要解决现有的历史遗留问题,避免对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造成阻碍。对于长期未回收的坏账和投资收益要尽快收回、固定资产要进行清查盘点,规范其原有的报废损毁处理方式,审计单位的资产负债情况,为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奠定准确真实的账务信息基础。再次,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和运行特点,明确经济业务的费用归属及核算。各事业单位要将单位经济业务开展过程中产生的各项活动費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进行明确的归纳划分,将账目中的诸如人员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还账计提费用等进行分析界定,保证账务数据的准确性,使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更好的实施。
(二)明确职责、加强专业培训,提升会计管理人员技能水平
会计核算工作是一项专业技能要求高的工作,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不同的会计核算方式的转变以及新旧制度的差异给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带来了更多的工作困难。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下,出现了会计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够,对新制度掌握困难的问题,导致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下,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开展困难。
首先,事业单位要加强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培训和人才的培养。我国各个事业单位要通过举办专业讲座、工作交流座谈会等加强对于会计管理人员对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掌握和专业技能培养,打造专业的会计管理人才团队。还可以借助外部专业人士的力量,例如引进第三方专业组织等来协助本单位的管理人员建设新政府会计制度。其次,新政府会计制度设置了“分权、设权、强化内部流程管理”的会计人员管理目标,要求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负责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从业资格要求,要明确自身的职能,切实做好单位的会计核算管理工作,保证会计工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并且为了加强政府事业单位内部的控制规范,还增加了会计管理人员对会计报表签字负责的明文规定。我国事业单位面对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中对于会计管理人员的更高要求,必须要重视对于单位内部人员的管理,重视会计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为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有效实施提供智力支持。
(三)缺乏完善的会计体系,健全单位会计核算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
对于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给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管理提出了更多的理论和实践要求,现有的会计管理体系是根据以往传统的会计核算方式制定的,在新的政府会计准则实施后,我国事业单位却没有相应地根据新的会计准则转变现阶段的会计核算体系,具体表现在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报告与责任没有统一、会计管理人员的职能规划体系都与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不相符,导致会计管理人员的思想和能力存在差别,会计报告也出现差异。
针对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事业单位应该结合制度变化和规范,对照原有的制度和新制度进行比较分析后,结合本单位的运行情况,梳理出单位运行所需的会计核算管理制度,重点包括对存货、投资、固定资产管理等重要业务的处理。另外,由于新会计制度的初心,事业单位要更新会计岗位的工作规范和内容,重新梳理会计核算工作的工作流程规范,确保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张卫伟.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08):80-81.
[2]黄润洪,于博,刘晓一.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影响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05):36-37.
[3]张红,刘圣楠.浅析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業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影响[J].财经界,2020(0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