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研究

2020-10-20杨尧淼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1期
关键词:岩溶地区岩土工程

杨尧淼

摘 要:在工程建设期间,必须做好前期勘察与设计。岩溶地区的地质条件复杂,针对该地区开展工程勘察时,应当明确岩溶形态分布,且工程勘察质量极易受到勘察人员技术水平、现场工作质量等因素影响。此次研究主要是讨论如何提高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质量,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起到参考性价值。

关键词: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质量

岩土工程勘察能够为工程建设提供重要依据,调查研究地质构造、岩土组成、地质环境与水文条件等,形成勘察技术文件。岩土工程勘察的工作内容包含地质测绘、工程勘探、室内试验、原位测试等。工程勘察属于岩土工程建设的重要前提,勘察结果质量对工程建设质量及安全影响非常大。但是对于岩溶地区而言,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且岩溶发育形态不同,会加大工程勘察的难度。所以必须注重岩土地区工程勘察质量,以此提升工程建设效益。

1、提升勘察单位的质量管理力度

勘察单位属于技术服务企业,企业发展的资产包括社会信誉度、人力资源和知名度,能够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提升勘察质量管理能力, 能够为岩土工程勘察奠定良好基础。质量属于勘察工作的重要保障,勘察管理人员必须加大质量管理力度,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全面落实质量检查制度。若技术和经济存在矛盾时,可以做出利于质量的科学决策。

2、提升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落实规范化要求

为了提升岩土工程勘察质量,不能过度依赖于先进设备,而是要求技术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所以,注重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架构与专业水平,能够持续丰富岩土工程勘察經验,为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2.1     注重规范标准学习

通过编制相关标准规范,可以确保岩土工程勘查质量与安全,以此提升技术先进行、经济合理性水平,进一步增加项目经济效益。在开展岩土工程勘察活动时,应当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实施。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不能过度尊崇规范,主要是由于规范标准编制期间无法涵盖所有观点和内容, 极易出现与规范标准不相符的思想观点。注重更新规范要求,加大不同规范指标的区别与联系,技术人员应当深入学习理念,避免无法深度分析和理解规范条文,从而降低勘察成果质量,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在学习和应用规范时,应当遵循相关概念与机理。

2.2     加大技术交流与培训

为了提升勘察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需要大力开展技术交流与培训活动。勘察单位按照实际工作,制定相关制度机制,合理安排优秀员工外出学习,同时邀请勘察专家开展技术讲座和交流,分析工程案例、解读新规范标准、分享工作经验以及介绍新技术方法等。此外,派遣员工外出参与学习与学术活动,全面更新勘察技术人员的知识体系,以此扩大知识面深度与广度,加强技术综合能力。

2.3     落实技术人员的工作要求

第一,勘察大纲属于项目指导纲要,所有工程项目都必须按照特点,科学编制勘察大纲,将其作为工程勘察的指导文件。

第二,技术人员在开展勘察工作时,应当全面按照图纸文本要求。在勘察现场应用图纸,可以确保技术人员准确掌握场地现况,全面处理好相关问题。在内业处理时,应当携带笔记本,详细记录相关事项与信息,防止工作期间产生纰漏。

第三,与参建方进行沟通交流时,必须应用联系函方式,保证所有事项都有文字记录,防止出现无迹可寻问题。

3、严格控制勘察现场工作质置

3.1     工程地质调绘

勘察人员应当全面调查场地区域内的地质环境、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等,同时收集建筑周边的地质资料。

3.2     测量放线

第一,复核控制点数据。控制点数据的正确性,会对场地钻孔点位的有效性造成影响。

第二,复核坐标。一般来说,勘探点坐标主要由勘查人员按照电子建筑总图进行设定。然而电子版建筑总图由设计人员和勘查人员负责,极易出现变更问题。所以在钻孔测量放线之前,应当按照甲方提供纸质版坐标开展复核,确保无错误之后,才可以开展现场放线。

3.3     工程钻探

第一,复核钻孔位置的有效性。按照地区建筑工程技术规范要求,将钻探工作量布设为一柱一孔,钻探孔数量和密度比较大,在钻探施工期间,会由于不同原因所致钻孔定位标识丢失。因此为了保证勘探点位置的准确性,防止地质资料存在偏差问题。在钻探过程中,技术人员必须按照图纸复核孔位,单次复核孔位的数量不能过多。

第二,复核孔口高程有效性。部分项目由于场地问题,造成同一个钻探点出现多次测量定位,极易导致孔口高程不一致问题。所以,在最终钻探之前,必须对钻探点孔口高程信息进行复核。

第三,地质编录。按照现场测绘资料与钻探,深入揭露地质情况,在编录后形成统一标准,和钻探人员做好技术交底,防止出现原始记录不相同问题。

第四,检查钻孔深度有效性。强化钻探人员的责任心,使其能够全面根据钻孔设计孔深进行收孔,防止钻孔人员造假,从而导致钻探地质资料准确性不足。为了确保桩端以下地基持力层的稳固性,钻探深度满足标准要求,必须按照岩溶发育及岩面高差,实施调整钻孔终孔深度,防止二次钻孔所致损伤与浪费问题。难找建筑地基设计规范要求,还应当深入分析现场施工的可行性,以45°刚性角,控制现场施工。

第五,检查钻探原始记录的真实性。钻探人员的专业知识、技术能力、工作态度等差异较大,因此导致钻探原始记录存在较大偏差。现场勘察技术人员在终孔之前,应当对钻探原始记录的完整性及真实性进行检查。

3.4     水文地质测试

岩溶区域的岩溶洞隙呈现出不均匀发育状态,并且和岩溶水连通良好的钻孔出水量比较大,与岩溶水连通差的钻孔出水量比较少。所以需要通过抽水试验等方式,合理选择岩心破碎、岩溶发育的钻孔。岩溶地区的覆土层多为红黏土,并且红黏土具备反剖面性特点。在岩土结合位置,红黏土的状态一般为流塑状,极易出现塌孔问题。所以在观测钻孔水位时, 应当确保观测水位为真实水位。

3.5     施工安全

钻机设备进入施工场地之前,勘察人员应当调查市政管线和危险源。在钻探施工之前,对钻探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同时避免施工期间出现安全隐患。

4、合理控制后期验槽

岩溶地基比较特殊,钻探孔揭露地质的可见范围比较小。所以在开挖地基时,达到基底标高之后,桩孔底部为半岩半土状态,无法满足基底持力层要求。所以在地质勘察工作中,必须注重验槽工序。在验槽之前,应当对地勘资料进行查阅,理清施工桩号与钻孔号关系。在施工现场测量桩孔深度,通过绝对标高,对地勘建议值进行复核,同时查看孔底地质与地勘报告是否一致。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才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必须提升地质勘察人员的技能水平,才可以加强企业竞争力。在编制勘察报告时,应当获取一手资料,现场工作质量对勘察报告编制的准确性及可靠性影响非常大。仅仅采用传统勘探技术,无法满足复杂场地勘探要求,所以必须研究和开发新型勘探技术,同时联合传统技术,加大创新力度,才可以全面處理好岩土工程的勘察问题。

参考文献:

[1] 武中华,林传朋,孙暄,王云鹤.高密度电法和土壤氡测量在滇中某地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J].矿产勘查,2019,10(08):2072-2077.

[2] 牟大鹏,吴灿鑫.杭州地区岩溶深埋场地钻孔灌注桩施工处理[J].土工基础,2020,34(03):289-291+295.

[2]李金钊,赵运平.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国设备工程,2019(22):203-204.

[4] 张军峰.浅层岩溶形态特征和对桩基勘察深度影响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5):263-264.

[5] 谭波.自动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处理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0(03):149-150.

猜你喜欢

岩溶地区岩土工程
浅谈沿海地区复杂地质条件下桩基础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
废弃菌糠在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中的应用
用新思路看沿岩土工程的发展
岩土工程特点与专项监理技术探析
岩溶地区水中超厚卵石桩基施工技术研究
柳州岩溶地区高层建筑基础类型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