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留置针穿刺部位选择与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

2020-10-20李延旭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10期
关键词:护理干预

李延旭

【摘 要】目的:对小儿留置针穿刺部位的选择与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进行探究。方法:将我院于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138例门诊患儿作为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将其按照年龄分为三组。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选择留置针穿刺位置,对比三组患者的留置针部位选择及其留置时间。结果:从留置时间上来看,C组>A组>B组;从位置上来看。A组的头部和上肢留置时间较长,B组的头部留置时间较长,C组的上肢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头部和下肢(P<0.05)。结论:根据小儿年龄的不同,留置针穿刺的位置选择与留置时间均不相同,3岁以下患儿建议考虑选择头部,3岁以上建议考虑上肢留置穿刺。

【关键词】留置针;穿刺部位;静脉血栓;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10--02

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替代品,现已在我国,特别是在婴幼儿治疗中被广泛应用[1]。由于静脉留置针的外管套材质柔韧性极好,能够有效减轻患儿的疼痛感且刺激性较小、无副作用,所以可以在血管中留置较长时间。其长时间的留置有利于药物的持续输注,且能保证静脉管道畅通,对患儿的治疗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2]。本文主要对小儿留置针位置的选择与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干预进行相关探讨,具体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于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138例门诊患儿作为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根据其年龄将其分为3组。A组(46例),男:21例,女25例,日龄0-28天;B组(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28天-3岁;C组(46例),男22例,女24例,年龄3-12岁。此次研究患儿家属知情,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儿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均不具有凝血功能障碍。

1.2 方法

分别选取患儿的头部、上肢、下肢作为穿刺部位。

穿刺方法: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血管,对穿刺部位消毒后摘掉留置针保护帽并松动其外套管,左手固定患儿穿刺血管,右手保持15-30度缓慢进针,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并继续进针1-2mm,最后固定针翼并调好输液速度。

护理措施:①护理人员需要告知家属在留置针期间对患儿的看护事项,避免出现自行牵拉、拔出导管或是回血等现象。②护理人员需要加强自身巡查力度,经常查看患儿穿刺部位是否有渗液、出血等情况的出现。一旦发现异常,需要紧紧采取护理措施。③为了避免静脉血栓的形成,护理人员应尽量避免在同一部位进行多次留置针穿刺,而且需要尽可能选择上肢粗静脉血管作为穿刺部位。此外,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局部皮肤的颜色、远端肢体血液循环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而且需要观察患儿是否出现咳嗽、气促、胸闷等不良反应,避免出现肺栓塞。如果患儿出现单路阻塞情况,则需尽快进行疏通,必要时可以推注无菌盐水。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患儿的留置针穿刺部位选择及其留置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

2 结果

从留置时间上来看,C组>A组>B组;从位置上来看。A组的头部和上肢留置时间较长,B组的头部留置时间较长,C组的上肢留置时间较长(P<0.05)。如表1:

3 讨论

小儿生理与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加之穿刺针带来的恐惧感,使得其治疗依从性较差。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可以有效较少患儿静脉穿刺的次数,因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儿的恐惧感和疼痛感。但需要注意的是,静脉留置针也是存在弊端的。若留置时间过长,极易使穿刺部位出现感染、液体渗漏、静脉炎、静脉血栓等不良反应[3]。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

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两点:其一是因为小儿的血管较细,难以一次穿刺成功,反复多次的穿刺则会对血管内膜造成损伤,极易出现局血流堵塞的问题;其二是由于患儿的性格问题[4]。活泼好动是小孩子的特点,其容易四处走动,而且输液浓度通常较高,很容易出现导管打折、位移等情况,进而会导致血栓的形成[5]。因此,为了减少静脉血栓的形成,护理人员需要格外注意,在对患儿进行穿刺时,避免反复、多次的选择一个部位,同时需要加大对患儿各种临床症状的观察和监测力度,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处理。通过本次探究可以发现,C组患儿为3-12岁的学龄儿童,其平均留置时间明显高于3岁以下婴幼儿,且从部位上来看,上肢留置时间高于头部和下肢。因此,患儿的年龄越大,留置针的留置时间越长,最为适宜的留置时间是95小时。留置针部位的选择则需要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来判断,通常情况下,3岁以下患儿可以考虑选择头部,3岁以上患儿可以考虑选择上肢。

综上所述,对于留置针穿刺位置的选择,应根据患儿的年龄以及其具体情况来进行选择。并且,护理人员需要注意在其进行穿刺后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护理干预,避免静脉血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赵洁.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巧及护理干预[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76):124-124.

黃惜华,李惠怡,赵雪婷,王丽辉,杨乔焕.新生儿腋静脉留置针与PICC不同穿刺部位的留置效果比较[J].广东医学,2018,v.39(S2):107-109.

张丽芳.持续质量改进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003(010):P.123-124.

郑家萍.持续质量改进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J].医学美学美容,2018,27(024):120-121.

武媚.小儿留置针穿刺部位选择与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J].血栓与止血学,2019,25(02):349-350.

猜你喜欢

护理干预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