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语文教学实用性探讨

2020-10-20陈俊陵靳卫华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1期
关键词:网络教学大学语文

陈俊陵 靳卫华

摘 要:大学语文是我国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课,它对培养、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起着极其重要作用。大学语文在教学中如何把握好其学科定位,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需要重视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语文;网络教学;教学个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大学语文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教育的本质要求,帮助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提升人文境界,吸收传统文化精华,确保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教学个体的塑造

进入大学,无论是在语言系统学习还是文学抽象思维的方面,学生基本上已经具备了坚实的基础。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应在其文学思维成型的基础上,让学生更多的通过大学语文教学、大学语文教师这两个平台,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进而促进个性和人格的完善与升华。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注意对教学个体的塑造,以讲促入,以读促出,达到育人的教学目的。

教学个体的塑造,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个体的塑造,要增加并拓宽国学内容的讲读,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国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保存下来的文学精粹,在授课的过程中揉入一些经典国学,通过多媒体设备推荐国学阅读书目等多种手段,让学生了解国学,热爱国学,学习国学,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二、教学理念的塑造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先进有效的教学观念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与先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加速推进教育改革,加快补齐教育短板,积极转变机械性效率较低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资源得到有效地开发与利用。

1.  将情感交流融汇到课堂。教师和学生互动是达到教学效果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教学互动时,教师一定要融入自身的情感,善于运用眼神、手势、语言节奏、面部表情等心灵的窗口和符号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使课堂弥漫人情味。如启功讲解《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时,结合自身的感情体会对“知己”两字进行了感情剖析,引起了学生深深地共鸣:“知己”不光为此诗歌题眼,也为全篇情感之题眼。正如启功所言,所谓知己,即知情、致意、知心;做知己,要做到通情、达意、知心。知己因难得,方为珍贵,能驱散孤独,雪中送炭,困惑得解,使人得以“过大关、自由行”。实际上,与家人的亲情,与老师的恩情,都是一种知己之情,正是有了相濡以沫的爱妻,以及帮助与指引的恩师良友们,才铸就了一代艺术家启功。

2.  将趣味性和娱乐性融汇到课堂。课堂教学模式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也要注意接受过程。大学教育,没有升学压力,教与学相对自由,教师要把握好这样一个释放天性、自由学习的平台,在教师做好“控场”工作前提下,讨论和参与是重要的互动方式。要想让学生互动,教师要先动,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事先制定讨论主题,发给学生,课堂上组队进行讨论,然后在课堂上直接以论点的形式呈现。或根据主题,将课文转变为剧本和表演的形式呈现,让课本“有声有色”。如《长恨歌》可以根据内容安排个别学生编舞,《桃花扇》可以安排成话剧等。

三、教学手段的塑造

新时代新形势,我们要抓住機遇、超前布局,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目前,网络教育正在广泛普及,特别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网络教育在我们身边迅速展开,已成为人们获取知识一种极为便捷有效的途径。教学中,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增强课程吸引力,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成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

1.  网络教育共享化。网络教育可以共享全球资源,做到资源利用最大化。各种教育资源通过网络跨越了空间距离的限制,使教育成为可以超出校园向更广泛的地区辐射的开放式教育。

2.  网络教育自由化。教师不需要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去讲课,学生不需要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去听课。任何人、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任何章节、学习任何课程,充分满足了现代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需求。

四、实践训练的塑造

训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重视语文教育,就要从课堂训练的有效性入手,结合新理念、新方法积极改善课堂氛围,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1.  提问。在实践训练时,提问要因人而异,“是什么”一类的问题适合提问基础差一些的同学“,为什么”一类的问题适合提问学习能力略强的同学“,怎么办”一类的问题适合多人讨论回答。根据知识内容、教材重点,通过形象性、启发性有效提问,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2.  讨论。讨论可以采用分组讨论法,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因组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让小组成员通过讨论与查找资料等完成任务。也可以通过开展辩论赛或者演讲比赛等,使其思维逐渐活跃起来,达到提升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的目的。

大学语文的实效性,体现在大学语文教学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教学功能以及导向功能的每一个环节。把大学语文教学与各种实践手段充分结合起来,才让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实践能力得到同步提升,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许乃萍.浅谈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J].教学探索,2003,(12).

[2]周蓓.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探微[J].山西教育,2003,(7).

[3] 陈丛耘.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运用的利弊及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4).

[4] 冯玉平,高勇,李鹏飞.微课教学的教学设计模式初探[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4):133,183.

[5] 李平.提高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J].中外企业家,2015(14):171-172.

[6] 顾洁琼.探究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J].考试与评价,2015(5):111.

[7] 卞佳佳.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J].语文天地,2015(1):43-44.

[8] 季树名.语文课堂教学要讲求提问的有效性[J].语文天地,2014(35):19-20.

[9] 常瑜.关于提高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7):135-136.

猜你喜欢

网络教学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人文素质培养功能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分析
利用网络教学多样性 开展有效教学
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环节设置小议
议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高职院校开展基于云平台网络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基于移动学习的自动问答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