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肝囊肿应用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2020-10-20王献成萍萍
王献 成萍萍
【摘 要】目的:探究治疗肝囊肿应用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4例肝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32),A组采用无水乙醇硬化剂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B组采用聚桂醇硬化剂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性及可行性。结论:A组有效率为100%,B组有效率为75%,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治疗肝囊肿应用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采用无水乙醇硬化剂,可增强临床治疗效果,但不良反应率较聚桂醇高,操作相对复杂,聚桂醇穿刺时没有强烈的刺激性,安全性更高,所以在临床工作中选择硬化剂时,需结合患者自身情况考虑选择合适的硬化剂。
【关键词】肝囊肿;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总有效率
【中图分类号】R8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10--02
肝囊肿是一种发展病程缓慢,临床中常见的肝脏良性病变,持续增大的囊肿将会影响患者生命,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治疗肝囊肿的主要方法是手术,但传统手术方式对人体伤害较大,因此不易于被患者接受[1]。近年来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术成为目前治疗肝囊肿的主要治疗方式,将常用硬化剂无水乙醇与聚桂醇推注入患者肝囊肿内使囊肿硬化掉,即可消除肝囊肿对肝内血管的压迫,使肝脏功能得以恢复[2]。本院选取64例肝囊肿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64例肝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32):A组年龄21~52岁,平均年龄(36.5±7.8)岁,病程1-2.5年,平均病程(1.75±0.2)年,多发囊肿18例,单发囊肿14例;B组年龄22~59岁,平均年龄(40.5±6.3)岁,病程1-2年,平均病程(2.0±0.7)年,多发囊肿19例,单发囊肿13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患者仰卧位,在彩色超声诊断仪引导下,选用3.5MHz探头对囊肿进行探查,确定囊肿大小、数量、位置,选定合适的穿刺点进行标记,确定进针角度与深度。
1.2.1 A组:给予无水乙醇硬化剂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皮肤常规消毒后铺无菌洞巾,2%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超声引导下将穿刺针直入肝囊肿内并将囊液抽尽后,使用三分之一囊液量无水乙醇进行冲洗,后注入三分之一囊液量无水乙醇,5min后将无水乙醇抽出。术后让患者屏气拔除穿刺针进行包扎。
1.2.2 B组:给予聚桂醇硬化剂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患者穿刺部位常规消毒,铺洞巾,麻醉后在超声引导下,按照之前确定的进针方式进针,让患者屏气,将针快速刺入囊腔,进行调整,拔出针芯进行抽液,囊液剩余1/4 时停止抽液,将聚桂醇硬化剂30ml注入,保留5min后抽出聚桂醇,反复冲洗2-3次,术后让患者屏气,拔除穿刺针进行包扎。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效果。显效:病情恢复,囊肿及体征消失;有效:囊肿及体征改善>50%;无效:囊肿及体征改善<30%,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总例数 ×100%。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A组有效率为100%,B组有效率为75%,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肝囊肿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是一种良性肝脏疾病,若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方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质量。对于肝囊肿的治疗以往都是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但术后有较多并发症,已不是目前最理想的治疗方式[3]。
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术是一种微创、安全性高、操作简便、经济实惠的一种治疗方式。治疗前在彩色超声引导下进行准确定位,选择穿刺囊肿的最佳路径,利于引流和抽吸。治疗时采用硬化剂能使囊肿上皮细胞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进而有效抑制上皮细胞分泌囊液,最终将囊肿缩小直至消失。常用的硬化剂为无水乙醇和聚桂醇,无水乙醇在临床中使用较为广泛,使用中必须保证囊肿内药物浓度,为了保证药物治疗效果需反复进行冲洗,这种操作容易导致患者局部反应加重,导致患者出现头晕、心悸等不良反应。聚桂醇刺激性较无水乙醇小,目前已在国外大量使用,聚桂醇穿刺时不会对血管产生强烈刺激,药物可留于患者体内,不会产生恶心、呕吐、疼痛等副反应,安全性高于无水乙醇[4]。
本次研究显示,A组患者使用无水乙醇硬化剂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术有效率为100%,B组患者使用聚桂醇硬化剂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术有效率为75%,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B组。表明采用无水乙醇硬化剂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术对治疗肝囊肿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治疗肝囊肿应用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采用无水乙醇硬化剂治疗效果要优于聚桂醇硬化剂,无水乙醇硬化剂可增强临床治疗效果,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聚桂醇高,操作相对复杂,聚桂醇穿刺时没有强烈的刺激性,安全性更高。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术治疗肝囊肿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大力推广,选择硬化剂时需结合患者自身情况考虑。
参考文献
陳超,陈大祥,徐丹.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换法注射50%高渗糖治疗70例肝囊肿的疗效评价[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9,24(8):930-932,935.
高志玲,何峥,吴凡,等.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联合聚桂醇泡沫硬化治疗肝囊肿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师杂志,2019,21(3):448-450.
邵春晖,李培英,文超.超声引导下16GPTC针穿刺与8F猪尾巴引流导管置管引流无水酒精注射治疗肝囊肿的疗效对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12):109,111.
祁莉娜,颜梅,郭建琴.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术与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单纯性肝囊肿患者疗效对比研究[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9,22(4):581-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