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原因分析与应对
2020-10-20杨晓江
杨晓江
【摘 要】目的:分析中药丹红注射液在临床用药过程当中的不良反应情况,总结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选择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并注射中药丹红注射液的200例患者作为本文的对照组,统计200例患者当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例数,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相关因素,同时根据相关情况总结应对措施,将我院在2019年1月到2019年11月接受治丹红注射液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本文的观察组,将对照组当中所得的应对措施应用到其中,同时分析丹红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并对两组患者进行具体的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6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00%,主要存在过敏反应18例,咽喉水肿20例,恶心呕吐12例,头晕头痛2例,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主要为过敏反应2例,咽喉水肿2例,两组进行差异性比较,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和丹红注射液的生产剂型、生产工艺、临床应用、个人体质等存在关联。结论:中药丹红注射液用药后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各个系统的不良反应情况,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因素众多,临床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干预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可提升临床用药的质量。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10--01
中药丹红注射液属于一种中药注射制剂,这种药物主要是在传统中药煎制的基础之上进行进一步的精致和提纯而制作成的一种注射用药,中药丹红注射液属于一种无菌条件之下形成的溶液或乳状液药物,丹红注射液需要将中药的丹参、红花按照科学的比例进行分配,同时根据中药注射剂制备工艺而形成一种复方制剂,可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发挥有效的用药效果。中药丹红注射液是临床进行活血化瘀、活血通络、止痛祛瘀的有效药物,在用药过程中对于胸痹等相关的病症进行治疗可以发挥理想的作用[1]。有研究认为,丹红注射液能够帮助患者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缺血,但是因为丹红注射液在临床用药的过程中因为制备工艺等相关情况存在着差异,多种因素制约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用药不良反应表现,对用药安全性产生影响。所以分析丹红注射液临床的用药情况,总结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分析相关的应对措施尤为必要,本文基于此进行研究,同时将主要情况进行如下的论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并注射中药丹红注射液的200例患者作为本文的对照组,将我院在2019年1月到2019年11月接受治丹红注射液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本文的观察组。对照组当中男女比例为98:102,观察组当中男女比例为103:97,卡方=0.2500,Z=0.4994,P=0.6167;对照组患者年龄区间为38~79岁,平均年龄为(52.16±13.02)岁,观察组患者年龄区间为40~80岁,平均年龄为(53.34±14.06)岁,t=0.8708,P=0.3844。本文所有患者均为进行中药丹红注射液治疗的患者,经过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验证可得出,P>0.05,兩组患者之间没有差异性,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选择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并注射中药丹红注射液的200例患者作为本文的对照组,统计200例患者当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例数,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相关因素,同时根据相关情况总结应对措施,将我院在2019年1月到2019年11月接受治丹红注射液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本文的观察组,将对照组当中所得的应对措施应用到其中,同时分析丹红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并对两组患者进行具体的比较。
1.2.2 应对方法 ①针对个人体质:患者因为个人体质不同,所以容易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不同的反应和表现。护士对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的时候要注意对患者强化监视工作,用药以前应询问患者的用药史和疾病史,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家族病史,避免存在用药禁忌的表现。用药过程当中要做好相对应的应急准备工作,根据患者用药以后不良反应的症状进行监视,如果不良反应严重,需要立刻停止用药,采取相针对的措施进行处置[2]。②针对生产剂型和生产工艺:因为不同批次和不同厂家的单身注射液在生产剂型和生产工艺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所以也容易导致在用药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差异表现。所以要求临床用药的过程中应严格根据药物的注射使用说明书,保证药物使用剂量能够在合理范围之内,还要正确的为患者选择溶媒,避免有配伍禁忌的情况存在,在与其他药物联合用药的过程中应注意用药的时间间隔,用药间隔当中要对患者进行冲管。与此同时,临床护士也要提升用药的安全防护意识,对于丹红注射液在临床用药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做到心中有数,掌握对不良反应进行处置的有效方案,注意患者用药过程中的细节表现,时常询问患者的感受,如果存在不良状况,应进行针对性的处置[3]。③针对临床应用:医院应根据丹红注射液的具体表现情况等制定合乎标准的注射液的配置流程,用药过程中严格的落实中医辩证的原则,强化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用药的评价。为患者进行药物选择的时候要严格控制药物治疗的禁忌症和适应症,避免用药过程中存在凭经验和感觉进行药物选择和配置的情况。临床医护工作者需强化,对某种中药注射液使用以后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的类型和时间的关注,详细把握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还要在用药前了解患者的体征和过敏史,特别是特殊人群应重点进行关注,谨慎用药,联合用药时保证分瓶用药,在联合用药期间要注意间隔过程中进行冲管,可以防止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
1.3 观察指标
统计本文所有患者经过不同用药以后的不良反应和不良反应表现类型,总结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统计学方法对文中的理论数据进行统计学验证,所有数据导入统计学软件IBM SPSS 25.0进行数据分析。在进行非参数数据验证时,对文中的两个(包括两个以上)的样本率(构成比)/两个(包括两个以上)分辨量的关键性分析经卡方值()验证,对计数资料均以自然数/百分数(n/%)表达;在文章当中的双总体/单总体数据检验的时候,应用t检验(Student's test)验证,而关于平均计量、样本计量、单项检验量、随机误差态部曲线的离散程度等则应用平均数加减±标准差()表达;对成组的资料、配对数据资料、多样性资料、等级资料等应用秩和检验,并且根据等级分组资料检验,择Ridit分析,服从标准正态分布的统计量所涉及的检验值以Z值检验;通过显著性检验方法获取P值,并以P<0.05标识数据之间的差异为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6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00%,主要存在过敏反应18例,咽喉水肿20例,恶心呕吐12例,头晕头痛2例,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主要为过敏反应2例,咽喉水肿2例,两组进行差异性比较,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和丹红注射液的生产剂型、生产工艺、临床应用、个人体质等存在关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详见表1结果。
3 结论
综上所述,中药丹红注射液用药后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各个系统的不良反应情况,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因素众多,临床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干预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可提升临床用药的质量。
参考文献
李艳,刘欢,边原,李刚.964例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关联规则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9,22(10):1096-1100.
徐鹏.23例丹红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事件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19,32(05):496+488.
刘慧慧,刘光峰,王文君.中药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原因分析与应对[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2(0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