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家的那棵桃树
2020-10-20昌宇
昌宇
我独自走在一片白雾中,周围没有任何东西,除了我脚下这条白得发亮的路。①
这条路一直看不到尽头,不知是因为这白雾过于弥漫,还是说这路根本就没有尽头。我一直向前走着,忽然,前方出现了一个拳头大小的黑影,我不知怎的,发疯似的向黑影狂奔而去。渐渐地,黑影逐渐变大。当我快到黑影前方时,突然,一阵强光袭来,我下意识地用手挡住了眼睛。
过了一会儿,我缓缓地睁开眼睛,一树的桃花映入我眼帘。不知怎么的,眼前的这棵树竟让我有一丝丝久违的熟悉感,我极力地想回忆在哪里见过这棵树,但最终没有结果。微风拂过,一树的桃花微微摇晃着,风中带着花的芬芳,使人神清气爽。②我走上前,伸手想摘一朵下来,可当我的手碰到花的那一瞬间,又是一阵恍惚……③
早餐后,我坐在书桌前,看着窗外,脑海中回忆着梦里的那片红。现在正值春天,虽然住在城市,但外面同样有着生机勃勃的景象:几只鸟儿在电线编织的五线谱上婉转地唱着歌儿,菜地里也染上了一点绿色。
不远处,一棵桃树倚在墙边,像一位累极了的青年,靠在墙边打盹儿,满树的桃花像一大片从天上飘下来的粉色云霞,花下,几只蝴蝶正翩翩起舞,几只蜜蜂嗡嗡地闹着……这不正是我梦里所看到的景象吗?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④
很小的时候,我住在外婆家。外婆家院子里种了许多树,什么梨树啊,橘子树啊,李子树啊,枇杷树啊,不过这些树我都不怎么喜欢,唯独使我格外注意的,是那棵桃树。打我记事起,这棵桃树就伴我左右。我经常在树下玩,窜上窜下的,将这棵桃树当成自己的小王国,没有时间限制,没有规则拘束,没有大人干涉,我就是这里的王,这里的一切都是我的。
初春,枝头绽开了一两枝桃花,几只蝴蝶在花下翩翩起舞;过了不久,满树全是桃花,空气中弥漫着花的香味,使人陶醉其中;夏天,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桃儿,让人垂涎三尺;冬天,桃树在寒风中傲然挺立,就像一个保家卫国的战士,守护着这里的一切。⑤
我回过神来,看着窗外,提笔写下了《诗经》里的一句话:“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外婆家的那棵桃树,令我终身难忘。⑥
①开头运用环境描写,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通过追逐黑影引出下文自己对桃树的回忆。
③借由“桃花”承载情感变化,让习作内容丰富。“桃花”是全文的线索,一线串珠,联想自然。
④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看桃树承接上文在梦中见到桃树,然后引出了下文中“我”对外婆家的桃树的回忆。
⑤运用插叙,写出了“我”小时候在桃树下无忧无虑、情趣盎然的生活。
⑥引用《诗经》中的句子,抒发情感,结尾点题,升华了习作的主题。
总 评
习作以“桃树”为线索,以“梦桃树——看桃树——忆桃树”的顺序記叙了有关桃树的三个片段。习作多处运用了环境描写,语言优美。
小作者的语言既唯美隽永,又充满真情实感,读来让人感动。另外,在这篇习作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小作者十分擅于挖掘组合自己所需要的意象与素材,从梦境回到现实,多种描写技法与修辞手法综合运用,流畅清晰的画面感中,蕴含着对那些无法倒流的时光的怀念追思,同时也暗含了小作者珍惜当下的心境。
初读小作者的文章,大家可能会对文中的意象有点模糊。其实,小作者从小生活在外公外婆家,跟外公的感情尤其深厚,常喜欢跟外公一起讨论数学题、下象棋、打球……但在2020年4月,外公在单位突发脑溢血身亡,小作者一度陷于悲痛之中不能自拔。了解了这段经历,相信大家会感受到小作者的用情至深,也更能深深地理解“那片红”。
(刘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