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典型湿地公园鱼类多样性与区系分析
2020-10-20李泰君安远锋王玮裴巧林邓夏雨潘秀奎王大会
李泰君 安远锋 王玮 裴巧林 邓夏雨 潘秀奎 王大会
摘 要 近年来,湿地生态功能及其保护研究愈加重要。基于此,以黔东地区典型湿地公园贵州碧江国家湿地公园为对象,系统调查与分析了区域内的鱼类资源及区系组成。结果显示:调查区域内鱼类共36种,隶属于4目7科34属,其中鲤形目物种数量最多为27种,占总比为75%;区系分布上,本区域鱼类以江河平原区系复合体与南方平原区系复合体为主,物种数量分别占52.7%与22.2%;本区域的鱼类以杂食性与肉食性为主,分别占52.7%与27.7%。本研究有助于了解贵州湿地公园鱼类资源多样性,为湿地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提供数据支撑。
关键词 鱼类资源;区系分析;生物多样性;湿地公园;湿地保护
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4.089
湿地是陆地主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与资源价值,随着全球性的生态退化以及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湿地建设也逐渐被重视起来。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我国开展了众多国家级湿地及湿地公园建设,但由于我国湿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又面临人类经济活动、环境污染等影响,我国湿地现状不容乐观,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贵州省是我国首批三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湿地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对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鱼类多样性是表征区域水生态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指标,鱼类资源开发对地方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1]。目前,针对鱼类资源调查与保护研究多集中在自然保护区及河流、湖泊等区域[2-4],有关湿地或湿地公园鱼类多样性的研究仍然缺乏[5]。基于此,以黔东地区贵州碧江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全面调查分析了区域内鱼类种类及区系,以期为湿地鱼类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资源开发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贵州碧江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的东南边缘,由东北向西南成片状走向,位于东经109°09′14″~109°14′25″、北纬27°45′48″~27°51′47″。本湿地公园总规划面积416.75 hm2,其中湿地面积为228.45 hm2,湿地率为54.82%。湿地公园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16 ℃,年降水量1 265.4 mm,无霜期275~317 d,年日照时间1 044.7~1 266.2 h。湿地公园以河流和低山峡谷地貌为主,自然植被类型丰富,主要包括针阔混交林、针叶林、次生灌木林、湿生植被以及河滩灌丛等。
1.2 调查方法
根据湿地公园河流特点以及周边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在小江口、两河口与范木溪共设置3处鱼类资源长期监测样地。每个监测样地长度为1 km,立有固定标牌。每月月末在河流中以刺网与围网方式进行布点,第二天取样记录。其中,刺网规格为10 m×1.5 m、网眼1.5 cm×1.5 cm,围网规格为20 m×1.5 m、网眼3 cm×3 cm。
1.3 标本制作与鉴定
采集的标本用10%的福尔马林溶液固定,体形较大的标本在固定前先用10%福尔马林溶液作腹腔注射和背部肌肉注射。标本的分类鉴定采用纳尔逊分类系统,并参考《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鲤形目》《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鲇形目》《中国淡水鱼类检索》《贵州鱼类志》《中国鱼类系统检索》。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类组成
本研究共采集样本数量为367尾。通过标本鉴定共发现鱼类总数为36种,隶属于4目7科34属。其中,鲤形目物种数量最多为27种,占总比为75%。另外,其他主要鱼的种类包括鲇形目4种,占总比为11%;鲈形目4种,占总比为11%;合鳃目1种,占总比为3%。无论是种的数目或是属的数目,鲤科均占有绝对优势,这与我国内陆淡水鱼组成规律一致。多数研究表明,鲤科鱼类占据中国淡水鱼种类的50%以上。具体结果见表1。
2.2 区系分析
根据史为良[6]对我国鱼类动物区系复合体的分类,本区域鱼类主要以江河平原区系复合体、南方平原区系复合体与晚第三纪早期区系复合体为主(表1)。其中,青鱼、草鱼、麦穗鱼、银鲴等19种鱼类属于东亚江河平原区系成分,占52.7%;黄黝鱼、黄颡鱼、长脂拟鲿等8种鱼类属于南方平原区系成分,占22.2%;鲤、鲫、泥鰍等7种鱼类为晚第三纪早期区系成分,占19.4%。
物种数分析表明,本区域以鲤科鱼类为主。湿地公园共26种鲤科鱼类,其中老第三纪原始类群鱼类共4种,包含鱼丹亚科、鲤亚科;东亚类群共17种,包含雅罗鱼亚科、鲢亚科、鲌亚科、鮈亚科;南方类群3种,为野鲮亚科。调查结果显示,本区域内存在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珠江水系的鱼类,如中国少鳞鳜、小鳈等。大眼华鳊、长脂拟鲿多分布于珠江水系。近年研究发现,在贵州省沅江水系的河流中也逐渐发现上述鱼类。另外,泉水鱼、赤眼鳟则多分布于长江上游,一般很少分布于沅江水系,但本调查范围内亦有发现。贵州碧江国家湿地公园属于沅江水系,一定程度上说明该区域内鱼类存在着区系交流。
2.3 生态类型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本区域的鱼类以杂食性与肉食性为主(表1)。其中,杂食性鱼类19种,占52.7%,主要包括泥鳅、棒花鱼、鲤、鲫、麦穗鱼等,此类鱼同时取食动物性食物以及植物性食物;肉食性鱼类共10种,占27.7%,主要包括鳙、青鱼、马口鱼、黄鳝、大眼鳜等10种鱼类,主要以甲壳动物、软体动物、水生昆虫为食;草食性鱼类有7种,占19.4%,主要包括草鱼、鲢鱼等以水草、浮游植物、藻类为食的鱼类。此外,从捕食特征看,也包含滤食性鱼类(鲢鱼、鳙)与刮食性鱼类(墨头鱼、泉水鱼等)。本次调查发现,湿地公园鱼类的饵料生物较为丰富,包括了藻类、水生维管植物、原生动物、轮虫、螺类、甲壳类、无甲类、水生昆虫幼虫或成虫等。复杂的食物类型满足了不同食性鱼类的生存与繁殖,促进本区域鱼类多样性的发展。栖息方面,生活于中上层鱼类共9种,占25%;中下层鱼类共11种,占30%;底栖型鱼类共16种,占45%。湿地公园以浅滩、河流以及溪流为主,形成了以底栖型以及生活在中下层水体的鱼类为主的类型。
3 结论与讨论
近年来,碧江国家湿地公园加大了辖区鱼类资源保护力度,鱼类多样性有了一定的增加。碧江国家湿地公园共发现36种鱼类,占贵州省鱼类的16%[1]。其中,包括平舟原缨口鳅与大眼鳜等中国特有鱼类以及以青鱼、草鱼、黄颡鱼等17种经济鱼类。与其他湿地公园鱼类相比,区域内鱼类资源较为丰富,如四川省马湖国家湿地公园共13种鱼类,远低于本调查区域[5]。与贵州省自然保护区鱼种类相比,本调查区域鱼类种类则相对较少,如梵净山及其周边区域共发现鱼类85种[7],坡岗自然保护区73种[3],习水国家级保护区57种[8]。但与雷公山自然保护区鱼类总数相近[9]。据调查,铜仁市鱼类资源共79种[10],其中锦江河鱼类43种[11]。本调查区域邻近铜仁市锦江河,多数种类与其相近,但物种数量上略少于锦江河。
由于湿地公园的特殊性及其鱼类资源的丰富性,加强对湿地公园河流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对鱼类的保护对地区生物多样性与经济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野外捕捞作业发现,本区域河流中野生鱼多数为小型鱼类。调查发现的鱼个体也多数较小,湿地公园鱼类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仍然需要加强。
野外调查显示,湿地公园河流周围分布有很多农田,存在化肥与农药污染河流的危险。湿地公园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引导社区居民在农业生产中尽量减少农药与化肥的使用,降低河流被污染的风险。持续保护河流不被农药与化肥污染将对鱼类资源的保护起到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姚俊杰,李川,杨兴,等.贵州省鱼类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J].现代渔业信息,2009,24(2):12-14.
[2] 代应贵,陈毅峰.清川江的鱼类区系及生态类型[J].生态学杂志,2007,26(5):682-687.
[3] 黄胜,安苗,李珊,等.贵州兴义坡岗保护区鱼类资源的调查与评价[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8,37(6):47-53.
[4] 武慧慧,韩德顺,朱星省,等.邓州市鱼类资源调查[J].河南水产,2019(1):30-33.
[5] 张庆,李娜娜,陈均烽.马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资源的现状与评价[J].贵州农业科学,2020,48(3):148-153.
[6] 史为良.鱼类动物区系复合体学说及其评价[J].水产科学,1985,4(2):42-45.
[7] 代应贵,李敏.梵净山及邻近地区鱼类资源的现状[J].生物多样性,2006,14(1):55-64.
[8] 冉景臣,罗杨,罗洪章,等.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区系初报[J].动物学杂志,2002,37(1):46-51.
[9] 古定豪,王英,姚伦贵,等.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脊椎动物种类變化情况[J].畜牧水产,2016(22):94-95.
[10] 贺兵.铜仁地区鱼类资源现状调查[J].贵州畜牧兽医,2011,35(3):67-68.
[11] 李忠利,冉辉,巴家文,等.锦江鱼类资源现状与物种多样性分析[J].淡水渔业,2017,47(2):63-70.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