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荣校、育人
2020-10-20罗凯嘉
罗凯嘉
2014年毕业后,我的第一份工作也是目前唯一的工作,就是担任高校辅导员。五年时光,我没有怨言,更无悔意,因为这就是我喜欢的工作,热爱的事业。即使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但是第二天太阳依旧升起,我们还是要继续发光发热,这,就是高校辅导员的责任与使命。
我会不会成为一个有思考、敢担当、能吸引学生和影响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者?能不能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这些问题一直牵引着我不断完善自己的工作。
一、爱国情怀,多方合力,成为助力成长的引航者
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辅导员的首要使命和永无止境的追求。在日常工作中,我坚持从把握学生的思想规律入手,不断学习、勤于思考,力争将思想教育做到润物无声、深入人心。要做好思想教育工作,首先要培养学生爱的能力,爱党爱国爱社会,爱校爱家爱同学,当然辅导员自身也要拥有大爱的情怀,言传身教。习近平总书记在南开大学考察时说:“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那究竟什么是爱国呢?作为一名有着7年党龄的青年辅导员,我慢慢感悟到爱国是一个不断积淀和升华的过程,是一个人从懵懂到理性的认知发展,更是对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认同感不断增强的情感体现。
党的伟大基業并非一日之功,虽说和平年代不需要我辈驰骋沙场、浴血奋战,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更应怀揣理想,勇于担当,前赴后继,接续奋斗。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们要不断传达时代主旋律、弘扬社会正能量,青年学子才不会迷失方向、误入歧途。因此,我们要立德修身,从师德修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等方面全面提升自己,做思政工作的全面手。
作为团学指导老师,我每年都会为学生干部量身订制一系列培训课程,引导他们在学习、生活上发光发亮。结合同学们当下的茫然与困惑,开展系列讲座,分享自己的经验,为同学们指点迷津。
作为心理老师,我重视每一节心理健康课,已然成为学生们信任的知心大哥。学生喜欢在课堂、课间或公众号上与我畅谈人生理想,探讨成长的意义。走进学生、贴近学生、关爱学生,学生才会在耳濡目染之中接收到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受到爱国情怀的感化。
作为党支部宣传委员,为扎实推进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工作,我们探索建立了“党员评价体系”,加强群众考评和监督,促进学生党员自觉提升个人修养,主动服务广大同学;我们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用践行的脚步认知真实的社会,从而坚定人生理想。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在生动的社会实践中坚定政治信仰,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
二、荣校聚力,帮扶新手,做青年辅导员的引路人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特质让我这个年轻小伙子显得有些“婆婆妈妈”,事无巨细。“有事一定先和我说”“出行要注意安全,选择正规的交通工具”“小摊小贩的东西不要乱吃”“最近又出新骗术,千万别贪小便宜”……我的微信朋友圈也成为了发通知、新闻联播、晒学生、展示活动的平台,但我深知除了带好学生,做好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凝心聚力也需要每一个人贡献力量。
虽然工作只有短短5年,但我已然成为学校辅导员队伍中的“老革命”。身边同一战线的辅导员们换了一拨又一拨,有些同事因为兼顾家庭,不能长期担任辅导员职务;有些因个人发展,调去做了专任教师或者行政管理工作;有些更是离开教育行业,成为公职人员或者选择去企业工作。现在的我除了呵护学生成长成才之外,还会帮助青年辅导员、兼职班主任成长。快速掌握学生管理技巧也是我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我编写了《辅导员业务快速入门10技巧》《学生工作常用办公飞速法》等网络推文,将自己的经验教训传授给他们,让他们尽快适应自己的角色。在与年轻人的交流相处中,我也会接触到新鲜的思想和做法,不断提升自己。
我们学校有个很好的学生管理方式,就是在大一入学期间为每个班级配备2名兼职班主任来辅助辅导员的工作,学生和老师都会亲切地叫她们“兼班师姐”,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她们是有经验的“班主任”和贴心知心“大姐姐”的结合。这些“兼班”其实是大二大三的学生,她们通过一两年的学习,摇身一变成为管理、指导新生的“小老师”,当然也成为了辅导员的小助理。我希望她们能通过这段实习经历有所收获,所以会着重引导她们如何拿捏好尺度分寸、掌握管理技巧、学会有效沟通等。毕业后,“兼班”们都说在我身上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和工作的方法,绝大部分同学至今都和我保持密切联系,遇事仍不忘向我讨教。
这就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我陪你成长,同时从你身上汲取能量。辅导员的工作平凡而高尚,因理想而执着,因奉献而快乐。在未来,我希望自己依旧能以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让所有学生真正做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三、育人为本,创新方式,做接地气的网络思政教育者
对于学生而言,我希望自己是良师,更是益友,我坚信多了解、多接触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单一性别的女校,学生们青春、敏感、被动,在实际工作中,我察觉到大部分女学生抗拒与男性辅导员进行沟通,我很难真正走进她们的内心,因此,多渠道主动接触学生就成为了破解难题的关键。随着辅导员工作经验的不断深化与拓展,我意识到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更加习惯、需要和倾向于网络化的工作和生活模式。于是,我平日里会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性,与学生进行沟通和分享,我发现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时间成本,更重要的是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让我们的关系更加紧密。目前,我的13个微信群和QQ群在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学生们都说“有困难找老师,我们随时随地都能@到辅导员”。
除此之外,我还带领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开发运营微博、微信、易班等现代化平台,将其打造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同时联合“四个一”模式(一套规章制度、一个团队、一个网络阵地、一系列创新),利用QQ群、易班、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建立“白+黑”24小时的全天候工作体系。我会在第一次上课或班会时分享我个人的微信公众号,这个集“鸡汤”与“硬货”于一体的公众号,目前已有上千的关注量。我的公众号里有充满正能量、鼓舞人心的文章,也有例如PPT、简历模板、网络课程等实用资料共享,更少不了年轻孩子们喜欢的音乐、电影、综艺热点。我发现融入大学生群体,其实也没有那么困难,只需要做到用心和真诚,便能走进她们的生活,深入她们的内心,为她们排忧解难,指明方向。
还记得4年前迎接15级新生的那个夜晚,我连续跑了11个班,像复读机一样不断重复同样的欢迎致辭和注意事项,最后在我人生的800米中虚脱了,所以在去年准备迎接18级新生时,我机智地想到了直播的方式。没想到这次出场真的收到了奇效,我不仅从容淡定地讲完了对新生的全部忠告和要求,还从反馈中感受到她们很愿意接受这样的沟通方式,班会效果极佳,有些甚至迫不及待想要隔屏为我“刷个火箭”。我想如何利用好互联网的优势,必将成为青年辅导员们的机遇与挑战。
从事辅导员工作已经第五个年头了,我自认为是学校的辅导员“王者”,所带学生人数一直位列学校前茅,经历2011届、2012届、2015届三届毕业生,学生数超过1500人。当我带第一届学生的时候,对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和好奇心,我带他们靠的是激情;带第二届学生的时候,我靠的就是热情;到了第三届,我对待工作、对待学生靠的是感情,和学生建立感情,对事业注入感情。我热爱教育事业,愿意把学生工作作为我毕生的事业,愿意为我喜爱的工作注入无限的情感和动力。
多少次,全天无休,工作之余还要陪伴学生准备活动、布置现场;多少次,连续值班,凌晨送患病学生去医院,陪护直至黎明破晓;又有多少次,与学生沟通无果,被不理解的学气到暗自神伤、质疑自己……这些琐碎和心酸,怎能不让人疲惫?然而,当我用几个小时与学生交流后,看到她们豁然开朗的表情;当学生遭遇困惑第一时间想到的求助对象是我;当收到毕业生第一份工资送上的小礼物;当看到学生对我“来日方长,请等我们回家!”的诉说;当看到学生在工作岗位发光发热,收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反馈时,我深深被这份认可、信任、尊重和喜欢的幸福感所感动!在被痛苦、反感、厌倦和疲惫困扰的同时,我享受着被需要、被关怀、被欣赏的滋味。
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我们会忠言逆耳;当学生委屈难过时,我们会挺身而出;当学生放心去飞时,我们还会翘首期盼并深深祝福!因为,我们是辅导员!
辅导员既在三尺讲台挥洒汗水,也在学生寝室促膝而谈,还在活动现场为学生加油呐喊欢快得像个孩子。即便更多时候,我们面对的是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不支持,纵使我们会有“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失落,也会有老黄牛一般“勤勤恳恳、默默无闻”的品质;即便要“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们也会发挥“精益求精,执着坚守”的工匠精神。因为,我们是辅导员!
我希望我带过的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春天里向阳的花、秋风中丰硕的果,而我也能成为他们夏日里解暑的冰、凛冽冬夜里温暖的火。抱着这份初心与使命,我一直在路上,不断摸索,不断前行。这,就是高校辅导员的责任与使命。
实习编辑 吴沚洋 责任编辑 陈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