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智能教育在幼儿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实践

2020-10-20薛蕾

黑河教育 2020年10期
关键词:应用与实践智能化

薛蕾

[摘 要]而今,电脑、手机、平板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孩子们也是智能产物这一新鲜事物的受益者,他们也在积极探索和应用信息技术,也在追求更美好、更有品质的生活。所以,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认知和掌握信息的智能化和广泛化,也是必然趋势。智能教育在幼儿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实践可以更大程度地拓宽幼儿的视野,让幼儿对智能化产物不再陌生,进而了解、熟悉并科学合理地使用智能设备。

[关键词]智能化;幼儿教育资源;应用与实践

智能化是指事物在网络、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下所具有的能满足人的各种需求的属性。智能化是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智能教育在幼儿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实践可以更大程度地拓宽幼儿的视野,在艺术领域培养幼儿更高的欣赏水平,在语言、社会、科学领域使幼儿得到更多的启迪和发现,也让幼儿对智能化的产物不再陌生,进而了解、熟悉并科学合理地使用智能设备。

一、智能教育的尝试

和所有的省级示范园所一样,我园也开设了AR智能体验室,孩子们朝朝暮暮期盼着到AR教室去活动。他们虽然不识字,但借助教师对图片的讲解可以轻松记忆各种任务栏及其功能,经过几次练习可以独立进行尝试性操作。他们可以跟着“巴克队长”起舞,可以与“超级飞侠”一起听读,还可以与“恐龙”一起互动,可见这种新鲜事物带给幼儿多大的好奇心、激发幼儿多少探索欲和满足感。

随着智能机器人进入服务行业,幼儿园也来了一位机器人,他叫“达达”,他会与小朋友们交朋友,只要你对他说“你好!”“我是某某,能和你交个朋友吗?”明天你再来到他的面前,他就会主动与你打招呼:“早上好,我的好朋友,一天没见了,我好想你呀!明天不要让我等你太久呀!”有了他的“惦记”,孩子们每天都想早早起床,快点到幼儿园与他问好,有效提高了幼儿入园的积极性。

二、智能教育的应用与体会

随着时代的进步,幼儿的兴趣班不再局限于绘画班、舞蹈班、书法班等,而是新增了“乐高机器人”“计算机编程”“科学实验室”等一系列智能方向的内容。我们的手机里也新增了很多适合幼儿的学习软件。例如“宝宝巴士”,里面的主人公是一只可爱的大熊猫,它开发了关于安全、数学思维、成语、礼貌用语等系列软件,潜移默化地引导和影响着孩子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而今,智能教学在幼儿教学中变得不可或缺,教师们的应用技能也越来越纯熟,给幼儿展示出越来越丰富的学习和欣赏内容,带领幼儿去探究智能领域已成为了一个必然的趋势和活动内容。基于这一理念和班级幼儿最近对微信的关注,我设计和执教了《我想你了,怎么办?》一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自从幼儿园的AR教室投入使用以来,大班的孩子们对多媒体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在区域活动时也经常模仿爸爸妈妈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的样子。在班级的活动区域投放了平板电脑以后,孩子们经常利用平板电脑绘画、听故事。因此,本次教学活动大胆使用班级的平板电脑,让幼儿尝试使用微信的聊天功能。

活动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大胆猜想,讨论张老师没有来的原因,激发幼儿想与张老师取得联系的想法。通过思考可以联系到张老师的方法,引出微信的聊天功能。

2.投放视频,让幼儿通过直观学习简单了解视频的功能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3.与张老师连线,通过语音及视频连接验证自己的猜想,表达对张老师的想念。

《我想你了,怎么办?》一课的教案设计如下: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和发现微信的功能。

2.尝试使用视频聊天功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念。

活动准备:为每位幼儿准备一部平板电脑。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

教师结合幼儿最近的日常生活抛出问题:“张老师这周没有来上班,小朋友们知道什么原因吗?”在幼儿作出猜想之后继续引导“究竟是不是小朋友们说的这样呢?我们问候一下张教师吧!用什么方式问呢?打电话?去她家?如果遇到电话没有接怎么办?”以此引出微信的视频功能。

2.探索使用微信的视频和语音功能

(1)引导幼儿使用语音功能,把想对张老师说的话用语音告诉她。

(2)张老师回信息了,听听张老师跟你们说什么了。

(3)引导幼儿再次尝试与张老师视频连线,带领所有小朋友与张老师视频聊天:问候张老师近况并表达对张老师的想念,关心老师身体怎么样、小宝宝怎么样,让张老师注意营养、多休息……

3.引导幼儿在使用电子设备时注意时间

(1)将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之内。

(2)保护眼睛,做眼操。

活动反思:

《我想你了,怎么办?》一课的活动是根据本班幼儿最近发展区和近期他们所关注的问题生成的一节综合性小组游戏活动。它涵盖语言领域、科学领域和社会领域,以“我想你了,怎么办?”这一问题为主线。“这周张老师休假没有上班,张老师去哪儿了?张老师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做吗?”这一问题引发了小朋友无数的猜想。晨间活动时,我听到两个孩子的议论:想给张老师打电话,可是电话里只能听到声音看不到画面,不知道张老师现在在做什么?如果能既听到张老师的声音又看到画面就好了。利用这一教学契机,我设计了此次小组游戏活动。利用微信这一常用聊天软件的功能,鼓励幼儿尝试用视频、语音等方式与张老师取得联系,通过小组游戏活动学习使用视频聊天功能,引导幼儿有序、连贯、清楚地表达对老师的想念。

人际交往和适应社会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学会关心他人,引导幼儿尊重和关爱身边的人是此次活动的目标之一。该游戏活动结合实际情境,提醒幼儿注意别人的情绪,了解他人的需要,并给予适当的关心和帮助。在活动中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电子媒体社交的基本方法和行为规则,初步建立幼儿的社会归属感。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爱的教育应该从孩子抓起,让幼儿懂得爱,引导幼儿关爱父母、老师、同伴,积极表达对他人的关爱。在小组游戏的过程中,教学流程很清晰,一环扣一环,特别是导入部分以几天没见张老师为线索,引发幼儿的思考与思念,顺势切入主题,自然生成探究内容。

活动中利用孩子们对电子产品的兴趣引导其充分探索如何使用微信的语音和视频通话功能。孩子们利用微信表達对张老师的关爱。徐广茁小朋友听鲁尚勋说他舅舅家的小宝宝都有名字的事后,继续追问张老师,直到获得肯定的答案为止。在答应张老师去看小宝宝后,又追问张老师家在哪里。孩子们能够连续地讨论问题,能够有序、连贯、清楚地表达对老师的想念

一日生活皆课程,在游戏就要进入尾声的时候提示幼儿在有必要使用的情况下,应将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之内;提醒幼儿保护眼睛、做眼操。

身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千万不能小看了孩子们,要善于在他们的一举一动中发现其富于创造性的想法,并适时地给予有效的评价和支持。此外,教师还要给孩子们创造主动探索的机会和条件,发挥同伴群体相互模仿和激励的作用,促进幼儿群体的共同发展。

教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改变生活。这节活动利用了微信这一平台,将智能化、人性化的教育体验渗透其中,孩子们在自行操作中探索未知、体会快乐、收获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工作规程[S].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

(责任编辑 赵永玲)

猜你喜欢

应用与实践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智能化的“世界观”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数字媒体设计在教学的应用与实践研究
浅谈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
还原技术在计算机操作系统维护中应用与实践研究
协作学习模式在多媒体设计类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