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质量浅探

2020-10-20阎冰

黑河教育 2020年10期
关键词:提升质量计算机教学中职学校

阎冰

[摘 要]随着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涉及方方面面,社会生产、工作、生活都离不开它。熟悉计算机,并学会应用是一项基本的素质。中等职业教育院校是以培养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重点的,计算机课成为中职院校的重要课程。本文探讨目前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改进的具体措施,以期对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有所裨益。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提升质量

随着现代经济和社會的发展,计算机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应用极为广泛,而以培养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重点的中等职业教育院校,更加注重学生计算机技术的培养,很多中职院校把计算机课列为重点课程来抓。如何灵活计算机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爱好,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一、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素质有较大差距

与普通高中的学生一样,中职院校在计算机教学中面对的学生数量较多,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存在较大差距。很多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础技术和操作方法,而一部分学生对计算机技术接触不多,基本技能掌握不够。如果仍然按照既定课程教学方法去讲授,很可能造成成绩优异的学生学不到更多的新知识,而基础较差的学生跟不上课程进度,失去对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兴趣。

2.学生对计算机的热爱程度不一

有的学生理性思维较发达,擅长计算,对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兴趣较浓厚;而有的学生感性思维较发达,对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兴趣一般或者没有兴趣。如果教师仍使用单一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对计算机本来就不感兴趣的学生就会越来越不感兴趣。

3.教学内容更新迟缓

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技术更新同样是一日千里。因此,相对于语文、数学、化学、物理等科目来说,教师所教授的计算机课程内容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成为教师授课的必然要求。一些中职院校在计算机教学中,很少根据时代变化主动更新计算机教材、软件和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新课程的同时,就已经与时代脱节,所学内容无法在实践操作中运用自如。

4.教学方法单一

大多数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授课方法单一,仍是教师占据课堂主体地位,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较少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教师没有创造性地使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激发不起来,创新思维没有得到开发。

5.教学硬件设施不完善

一些偏远地区及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在教学硬件设施上与经济发达地区存在一定差距。教学硬件设施主要是计算机设备,计算机设备更新速度很快,加之学生众多,使用频率很高。一些中职院校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或不够重视完善计算机硬件设施,不能保证足够的计算机设备配备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质量。

二、计算机教学改进措施

1.因材施教

计算机教师在新学期刚开始授课时,应通过调查问卷、谈心谈话、随堂测试、家访调研等多种渠道,快速了解掌握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熟悉程度、知识点中优势或薄弱环节和性格中的优缺点。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更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有条件的中职院校可以采取小班授课的方式,根据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进行分班教学授课,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针对基础较好的班级学生授课和练习的速度要适当加快,增加题目的深度、广度和难度,而针对基础比较薄弱的班级学生教学速度要放慢,给学生练习的课时要增多。分班授课时,也可以根据学生计算机水平提升或下降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计算机学习中跟上学习进度,在学习中有所收获。

2.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在中职院校,教师的能力素质对于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提升教师业务素质方面,一是要加强教师业务培训。要不断强化教师的知识更新培训,才能持续更新教学内容,要为教师创造机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经常对教师进行强化培训。“走出去”即走出校门,到国家、省及先进地市学习先进的软硬件设施和好经验、好做法,加强对外沟通联系;“请进来”即邀请国内外计算机方面专家、名师授课或举办座谈会,将新理论和新知识输入到中职院校,学校计算机教师的整体水平都得以提高。二是要充实人才队伍。采取公开招考录用或招聘等方式,录用或招聘一批具有高素质、高水平、能力强的计算机专业教师,充实教师队伍,及时更新计算机教师人才库,使教师梯队不断档。若教师岗位或人事有变动时,其他教师能迅速得以补充,课堂教学不受或受到较少影响。三是要强化教师业务考核机制。在期中或期末通过测试或民主测评等方式,将教师教学时长、内容和效果纳入业务考核内容,并与教师职级晋升挂钩,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奖惩机制。还要通过参加或举办授课竞赛、创新微课等多种活动,激励教师短期内迅速提升教学技能。

3.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要增加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综合运用多种教学载体和各种教学方法。一是课前预习。教师通过提前备课,了解和掌握下节课所要教授的重难点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事项。要求每名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待上课的时候能够再跟着老师学习一遍内容。通过预习,学生自身能把握自己难以理解的关键点,带着问题上课,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课后复习。“温故而知新”,教师授课后一定要将知识点及时进行课后巩固。通过随堂测试或课后测试,反复练习,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教师还要对所学内容,通过与学生问答的形式进行教学评价,总结学习效果,发现症结,并随时解决问题。三是互动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来进行直接互动。也可以借助小组讨论和合作,更深入地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探讨交流和项目合作。中职院校是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目的的,而计算机技术的研发等项目需要多人合作,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协作,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提升了团结合作的正确观念。

4.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力度

中职院校领导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大计算机软硬件设施投入力度,购置计算机机房所需的计算机设备、空调、正版软件等,并根据形势发展和教学需要及计算机损耗情况,及时更新计算机设备。由于机房学生较多,使用计算机频繁,很容易发生运行不畅、木马病毒侵入、计算机超负荷工作、误删文件等问题。因此,还要对硬件设施进行系统且严格的管理和维护。要在机房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管理维护机制,提高机房管理维护人员的业务素质,为机房的计算机设备运行创造良好和安全的环境,使计算机教学得以顺利并高质量完成。

5.積极培养学习兴趣

要充分运用电教设备、多媒体平台等教学载体,寓教于乐,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游戏活动。在教学课堂中适当加入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游戏,让学生选择一款自己感兴趣的游戏,尝试着自己制作一款类似的游戏,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使学生从玩游戏的用户,变为游戏的开发者,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创作兴趣,增加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二是举办竞赛。计算机教师要结合教学进度和内容,不定期举办以计算机知识为主题的竞赛活动,使学生在竞赛中快速提高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社交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6.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一是教学内容应用于日常生活。教师要经常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联系,积极引导和督促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反复练习计算机基本操作,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二是鼓励学生校外实践。提前步入社会的工作实践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他们的团体合作意识。院校与用人单位还能建立起更亲密的合作共赢关系,用人单位需要的哪方面人才,积极反馈给中职院校,院校教师在授课中不断进行调整,根据需要侧重培养,使今后培养学生的方向更具有针对性。

如何提高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质量是教师需要探索的课题。中职计算机教师需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大胆进行教学设计与改革,精心准备实践内容,鼓励和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陶梦民.职业院校计算机学科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讨[J].职业,2020,(18).

[2]姚和玲.基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分析[J].黑龙江科学,2020,(13).

(责任编辑 史玉英)

猜你喜欢

提升质量计算机教学中职学校
创新职业技能竞赛管理 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