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民间美术的特点

2020-10-20褚杰

黑河教育 2020年10期
关键词:创造精神民间美术实用性

褚杰

[摘 要]民间美术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社会价值和情感价值。民间美术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不仅视觉形象丰富,且独具艺术魅力,是民众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本文阐述了民族美术的概念,从五个方面总结民间美术的特点,希望能为民族传统艺术的相关研究与实践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民间美术;创造精神;实用性

民间美术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生活的一种凝缩和表现,是对民情风俗的一种艺术体现。民间美术最早是人类在远古时期就已萌芽了的从创造精神和生命意识中延伸和衍化出来的,产生出悠久而根深蒂固的文化积淀和鲜活而富有生气的创造精神。民间美术的创造主体是千千万万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劳动者,他们不仅造就了历史,而且造就了人类的智慧和丰富的文化财富。正因为它是中华民族亿万劳动群众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而创造的艺术,所以它具有以下五个基本特征:

一、民间美术的创造者是中华民族亿万生产劳动者

亿万生产劳动者在劳动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宝贵的民间美术,在全面展现它艺术萌芽的同时,也记录了不同时代发展的轨迹。原始社会在距今四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其中常见的是罐坛类器物,更久远的还有在青海大通县出土的距今五千多年前左右的彩陶盆。到了奴隶社会,社会发展人类文化相对于原始社会阶段有较大进步,各种技艺日益成熟,广大劳动者又创造了许多有时代特色的民间艺术作品。时间推移告别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突飞猛进,民间艺术方面与前两个时代相比进步飞快,出现了创作高峰,形式上丰富多彩。比如,在民间流传极广且展现民间生活方方面面的剪纸艺术,它是以农村劳动妇女为主体创造的,是我国最具群众性分布最广泛的艺术,产生初期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比如,在西北唐墓出土的招魂剪纸——拉手娃娃历经时代变迁流传至今,甚至还留有“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咏叹。到了现代,广大劳动者对于民间艺术更为喜爱,其实,无论是原始艺术仰韶文化也好,还是奴隶社会时期民间艺术瓷器也罢,乃至漫长的封建社会及其现代艺术的产生,都出于广大劳动者之手,同广大劳动者生活直接结合,其质朴实,其情深切,他们是中华民族的巨人,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出许多民间艺术作品,并且以不同的形式记载着历史的足迹。

二、民间美术的社会功能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

民间美术是为包括生产劳动、衣食住行、人生礼仪、节日风俗、信仰禁忌在内的自身社会生活需要创造的艺术,既有实用性,同时又蕴含着无穷的艺术性。它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尤其是在衣食住行方面,这些实用价值又体现出艺术特色,特别是富有地域特色的各地居民织锦和印染,它们结合着人们衣食住行的生活需要产生和发展。织作与女红是我国最为古老的工艺文化之一,“织”与“染”是各种面料制作,“印”和“绣”则主要是美化装饰,制作材料主要是有丝、棉麻、毛等。民间衣饰文化因地域季节、民族的不同而显露出丰富多彩的特色,比如,元明以来松江棉布,近代湖南、江西的夏布,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家锦、苗锦、侗锦、傣锦等,可谓是民间美术集实用与艺术、生活美与构思美于一体的人类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倍受藝术家青睐。礼仪风俗中也渗透着民间美术。比如,男娶女嫁的礼仪,从结婚的穿戴到新房的布置各有艺术特点,如剪纸的“喜”花、喜联等。

三、民间美术的深厚文化内涵和多彩艺术形态

民间美术代表着文化群众的中国本原美学观,是炎黄子孙民族精神的再现,越是具有广泛群体的民间艺术门类,越能反映中国本原文化内涵与艺术形态,越代表民族文化群众智慧的结晶。民间美术之所以几千年源远流长,是因为它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其美学观从内容特点和表现形式来看,都有独特的艺术效果,它内容广泛,可谓无处不在,其中“生活技术”中的精华和智慧包括了装饰美、娱乐趣美和实用性美。物质和精神在人民生活中是相互作用的,即使那些与温饱需要没有直接关系的美术作品,人们在最困难的年月里,也不曾忘怀它,宁可省吃俭用也要贴一对“门神画”,剪几个红窗花,来装饰自己的家。腊月近年关,要用木版年画“娃娃抱鲤鱼”,预示和期盼明年人丁兴旺,年年有余。平凡日子里那些布制玩具,布老虎、泥塑、春娃娃等,它们集装饰和娱乐于一身,天真的造型把自然美、情感美和艺术美统一表现出来,而苗家的姑娘借鱼形花、鱼尾花、鱼子花和银钩花等倾诉爱情。民间美术作品从表现形式特点来看,美学观尤为明显地有“野气”“粗品”同“逸气”“逸品”异曲同工之妙,即都是具有直抒胸臆、不拘小节、洒脱简洁的特征,民间美术的“野”是日常生活逻辑的自然流淌的美,是一种熟练而不刻意求工的基本技能。比如,磁州窑那些粗枝大叶、爽和大气的刻画手法,安徽界陶器那些稚拙但却生动有力的线条,以及一些大刀阔斧、寥寥数笔的红绿釉彩和描绘的美,他们不过是民间工匠普遍而基本的功夫。从现象上看,民间美术似乎给人以粗、俗、野、土的感觉,有人认为粗不如精、俗不如雅、土不如洋,将两者对立起来,否定民间美术的价值,这种思想是不足取的。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艺术的格调和特点,应当有精有粗、粗精有致,有俗有雅、雅俗共赏,有野有文、野文兼顾,有土有洋、土洋结合。其实,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美学观,它在创造过程中无不积淀着民族群体文化意识美,而当美存在的同时,就会表达出情感气质、心理素质乃至民族精神,而它们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也可以说它们是统一存在的。

四、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的母体艺术

中国民间美术诞生于原始社会,它是民族艺术之源,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推动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因此,它具有民族文化传承的延续性,记录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中国民间美术的进程,民间文化艺术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只要中华民族文化群体不消亡,民族文化群体创造的艺术就永远不会消亡。民族文化群体创造的艺术,如具有象征意义的鼠,在节日风俗中,鼠年春节民俗剪纸窗花“鼠咬天开”的老鼠,并不是中国画中自然生活的老鼠。在民间,鼠是子神,是生命繁衍神,象征着子孙的繁衍,象征着子孙万代生生不息。又如,扣碗也不是自然的扣碗,而是喻为阴阳天地男女相结合的母体,也同样象征着子孙繁衍,生生不息传承历史的文化,是一种吉祥的象征。而在现代,以服饰为例,在许多地方都保留了民间美术的特征,回顾历史,从以树叶兽皮为服饰的原始时代,到粗布麻衣的封建社会,直至到了特色鲜明的现代社会,都以民间艺术为根源,巧妙地与不同时代精神、文化需要相结合。

五、民间美术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文化特征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民族美术,有些似乎可以成为这一民族的标志,不仅如此,地域不同,作品也不同。如陕西安塞剪纸、甘肃陇东剪纸、山西浮山剪纸都表现出不同的地域文化特点,织锦也同样受地域、民族文化特征的影响,显露出丰富的特点。中国民间美术具有最广泛的群众性,与社会生活关系最密切,其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地域最广阔,民族特征最鲜明,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态。它是我们民族从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文化积淀。因此,亿万劳动群众创造的民间美术的价值远远超越了民间美术本身,具有丰富的哲学、美学、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内涵。民间美术不仅需要传承,更需要变革,它体现着劳动人民传统的审美思想和美学观念,表现了不同时代的民族精神世界,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鼓励精神和开拓精神都有利于时代的进步。

民族的是世界的,民间美术也同样是世界的,民间美术将会步入世界美术殿堂。相信这种艺术形式会在迎风傲雪的北国绽放,香气远播全国乃至全世界。

参考文献:

[1]王宏伟.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学刊,2017,(06).

[2]范文艳.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功能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02).

[3]崔海龙.浅谈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功能[J].时代教育,2018,(08).

[4]陆小路.探究我国民间美术的艺术造型与传承[J].美与时代(中),2017,(04).

(责任编辑 冯 璐)

猜你喜欢

创造精神民间美术实用性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党人在军事上的创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