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2020-10-20罗洪卫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教学研究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罗洪卫

[摘 要]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引入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价值观,符合语文学科教学的基本诉求。教师要自觉建立核心素养培养意识,对阅读教学现状展开全面、充分的了解和整合,通过实践,探索出更多教学路径,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供更多动力支持。

[关键词] 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研究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18 年版)》中关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比较明确的要求,语文教师要自觉建立学科核心素养意识,对当下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存在的问题开展调查和梳理,自然会形成丰富的应对举措,确保语文阅读教学顺利进入良性发展轨道,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设计和实践中,教师还需面对更多现实困难,从更广泛的教学视角开展研究和实践,以便尽快建立核心素养的观念,在不断更新和改进阅读教学方法的同时,形成有针对性的教学成长方案。

一、论题的提出

(一)论题背景

语文阅读教学有其自身学科特点,在教学设计和执行阶段,教师会根据相关特点展开教学活动。特别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深度影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往往只是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为学生做出更多说教型的解读,而严重忽视训练学生的自主能力,忽视对学生学科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不高。新课改顺利推进以来,为语文阅读教学带来全新面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主流意识,教师围绕学生开展教学设计和探索,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科核心素养是在主体教育、素质教育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这是阅读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语文学科教育的目标追求,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

(二)研究意义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系统性的教学设计,为学生创设适宜阅读的环境,为学生带来更多主体性的学习机会,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自由思考、主动互动、自然实践中提高学科综合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改革不断推出新观念的时代,教师需要正视学生的成长现实,也需要做好相关教学调研。只有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条件,能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教学方法才是科学的、有益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依然是当下教育的核心观念,为阅读教学带来方向性的指导,自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丰富的现实意义。

二、核心概念解读

(一)核心素养

解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概念时,因为没有更为统一的界定,只有大家形成的认知共识,所以我们需要对概念有融合意识。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共性认识,我们对此需要对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开展研读,为阅读教学提供更多助力支持。在阅读教学前期,教学目标设计强调是“双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之后是三维目标创设,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现在是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已经实现了多重升级,为培养核心素养指明了方向。

(二)主体意识

主体意识是指主体的自我意识,是强调个人的自主意识的呈现,是人对自身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觉醒。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其目标是将学生放置在主要位置。教师要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阅读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服务。

三、阅读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现状与对策

(一)培养现状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执行、教学评价等环节做出科学调研,能够对阅读教学现状做出客观判断,为阅读教学的创新实践奠定坚实基础。受传统习惯思维的影响,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科学的做法,导致阅读教学整体品质不高。

首先,说教现象依然存在。教师为学生做文本解读时,“满堂灌”现象依然存在。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被忽略,教师成为阅读教学主角,这样的阅读教学自然不能取得良好成效。其次,媒体应用成为形式主义。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为阅读教学带来更多选择,但教师不厌其烦地运用多媒体展示教学内容,阅读教学成为媒体展示课,导致学生学习主体不在位,教学效果不理想。再次,知识传授占据主导地位。教师习惯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在文本解读、阅读训练等环节逐渐渗透语文知识,导致学生阅读认知出现偏差。最后,阅读实践名不副实。阅读是学习行为,教师不能代替学生阅读和思考,特别是开展阅读实践活动时,要让学生有更多独立操作的机会,但实际上是教师设定好程序,学生“走过场”的学习形式,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

(二)教学对策

1.注重培养语文知识素养。语文教学注重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教师要有平衡意识,不能走极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从更多角度思考,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机会,让学生在多种感知锻炼中形成对学科的基础认知。教师需要从字词、句式、修辞、段落、标点、背景、作者、作品、文体、写法等多角度开展教学设计,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契机,以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2.注重阅读思维素养调度。阅读教学要注重培养學生的理解力、感知力、思维力,教师在具体教学设计时,需要通过多种途径达成。设置悬疑问题、鼓励质疑阅读、举行课堂辩论、开展课堂演绎等,都能成功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教师根据实际教学做出综合判断, 为学生带来全新学习感知体验,自然可形成丰富的学习认知基础。

教师对文本进行深入解析,需要深入教材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和阐释,也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鉴赏任务,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在教学《老王》这篇课文时,教师可先与学生一起阅读文本内容,对主人公“老王”这一形象进行具体分析,再给学生设计质疑机会。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其含义极为丰富,学生应深入阅读,将不明白的地方标记出来,然后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带着疑问参与班级展示互动。学生接受任务后,能够积极深入思考,积极参阅教辅材料, 对相关内容进行多元化互动交流,逐渐形成更多阅读共识。

3.注重活动能力素养成长。阅读教学训练设计时,教师不妨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建立学科认知基础。课堂演绎、主题演讲、读写展示、信息搜集、对比阅读、游戏竞赛等,都能为学生带来真切的阅读体验。教师需要做出综合评估,为学生提供适宜的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建立核心能力。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文章中作者对紫藤萝进行形象描绘,为读者带来全新的学习感知。教师可为学生布置主题征文任务:“自然景色极为丰富,我们不妨以‘这里的景色独好为主题展开具体描写,准备参与班级展示活动。”学生接受这个学习任务后,自然能够积极行动起来。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内容,对相关写法进行主动探究,最后进行创意书写。而教师应深入学生之中,对学生的学习表现给予更多的鼓励。主题征文活动能给学生提供适宜的展示机会, 学生有阅读积累,自然会想办法施展浑身解数,在展示中建立学科认知能力。

4.注重人文品德素养塑造。阅读教学担负更多素质培养重任,教师不仅要从学科知识、学科能力上予以关注,还要更多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让学生在文本阅读和学习感知中形成优秀的品德修养。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应该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教育指标。教师要从更多方面开展思考和调整,通过文本主题解析、人物性格解剖,为学生提供更多积极影响,以此有效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执行过程中,教师围绕学生开展教学设计,不仅可以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还可以为学生学科核心能力的成长提供更多支持。教师应彻底摆脱传统教学惯性思维的束缚和影响,为学生创设更多自主、自由的学习机会,让学生在听说读写思的过程中形成更多学科认知,在实践中完成阅读认知内化,这些都属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范畴。语文教师需要直面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运用科学的应对措施,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教学品质。

猜你喜欢

教学研究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