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行业新闻“三贴近”
2020-10-20黄葛炎
黄葛炎
摘 要:行业新闻因其专业,于一般新闻而言,有其独特魅力。但行业新闻专业性强的特点让众多记者难以拿捏而无从下手。一边是行业发展日新月异,一边是藏在“深闺”社会难以知晓。如何破解这个怪圈,笔者认为行业新闻需紧扣“三贴近”,深化“三贴近”,才能焕发其魅力。在实事求是基础上更加生活化,跟群众的物理距离、心理距离更近。以新闻报道的专业精神,提升行业新闻报道的水平技能,讲好专业故事,传播专业精神。
关键词:行业新闻;三贴近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21-00-02
行业新闻专业性强,具有神秘感,不容易报道好。如何把专业知识大众化,易于传播普及,让观众有获得感,考验着记者的综合素质。除了具备一定的行业专业知识背景之外,最关键的要深入践行“三贴近”,“三贴近”是做好行业新闻的重要法宝。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于笔者而言,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也是雾里看花,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当经过恶补知识,完成“广西测绘:从藏在‘深闺的传统测绘到服务公众的数字化测绘技术飞跃”这一新闻报道时,对行业新闻践行深化“三贴近”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一、做好行业新闻必须要具备扎实的行业知识,充分了解其相关的背景
地理信息工作涉及面广。随着互联网、云计算介入,拉开了信息化测绘时代的序幕。如信息化测绘技术创新的典范—CORS技术,它作为现代测绘基准的核心基础,也由静态测绘转型为动态服务。广西CORS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即广西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系统)于2006年启动,是广西“十二五”基础测绘规划的重点和数字广西信息化建设重要内容之一。根据计划,将用十年时间分四期基本完成广西现代测绘基准体系构建,广西CORS项目需建设覆盖全区的CORS基准站102座。这个项目的开工,如同在广西上空构建一条条看不见摸不着的地理信息高速公路。笔者采访得知,广西CORS水准联测是广西CORS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综合利用已有的GNSS水准、重力等资料,建立新一代厘米级精化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利用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模型,取代传统的几何水准测定正常高,定位精度能达到厘米级。
面对一个个抽象概念,如何报道测绘地理信息应用上的深刻变革;如何结合行业发展服务并推动社会生活变化,这带给笔者很大思考。我们不能当行业概念的“搬运工”,不能通过简单的复制粘贴来完成行业新闻报道。内容处理必须要生活化、具象化、通俗化、口语化。抓住“三贴近”才能展示行业新闻魅力。
二、深化“三贴近”是做好行业新闻的法宝
广西地理信息工作应用范围广,在应用方面,要寻找受众喜闻乐见而又熟悉的事例。笔者在采访中,经充分消化吸收,抓住了几个与测绘地理信息相关联的点:①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与网络通信技术的融合实现出租车实时动态监控;②测绘部门是广西唯一专业生产各类地图的单位,每年生产制作大量纸质地图,传统的仓库存储和人工应用远远适应不了时代的需要,实现数字化存储与快速便捷服务用户则成为反映行业变化的一个剖面;③三维景观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虚拟三维,让你直观逼真了解城市风貌,了解广西山川河流、地貌特征,了解用户所需要的虚拟信息。
用形象化、生活化的语言表述专业性术语;用生活化的比喻来描绘你要采访报道的事物。随着测绘技术的提升,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CORS(连续运行卫星导航定位综合服务系统)、三维景观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已悄然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可或缺。分布广西的102个CORS系统基准站点,如同千里眼般,实时采集地面信息,为用户提供精准到厘米级的定位导航服务。融合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和三维可视化技术的三维景观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则瞬间拓宽了我们的视界,从另一个维度向我们展示全新的空间。如果没有这些测绘技术的支撑,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就如同盲人摸象,黑夜前行,也感受不到一个立体式的发展中的精彩社会。
(一)贴近实际,聚焦社会民生
长期以来,老百姓眼中的测绘地理信息工作都是“高大上”的玩意。老百姓未必感兴趣。笔者开篇就将镜头对准南宁市道路交通运输GPS监管中心,以主持人走进监控室,用直观的视角和通俗易懂语言说:
同期声:【从我身后这幅大屏幕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南宁市上千辆出租车中任何一辆车的运行状况,基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电子地图为基础的移动目标导航系统,依托数字化测绘技术,目前南宁市实现了对道路运输管理、调度和监控的自动化、电子化、精确化、高效化。】
首先这个切入点与老百姓关联度高,这套监控系统融合了先进的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测绘技术,从管理部门到普通老百姓直接感受到测绘技术提升带来的便捷,从而顺利实现专业技术的融入与转述。其次,选择老百姓熟悉的出租车,能迅速抓住受众眼球,以讲故事的方式开篇。
行业发展缺少对比,显然难以凸显老百姓享受测绘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果,需要时空对比,需要传统手工作业与现代测绘技术的运用对比。因此,接受采访的老前辈就深有感触表达了他们人工作业的艰辛。
同期声:【原广西第一测绘大队大队长王治华:基本上是人工作业,靠两条脚背着经纬仪上山去观测。】
文字:【完成了野外测量,回到室内就要靠小笔尖、玻璃棒、曲线笔,查阅着厚厚对数表进行计算,用这些落后的工具一点点手工描绘图件。】
通過文字的及时补充更能体现测绘技术的飞跃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同期声:【技术人员:过去我们采用传统测量方法,三个人测南湖这个区域要十天才能把成果全部做完,现在我们采用新测绘技术,一至两个人三天就可以把这个区域测绘成果全部做出来。】
采访同期加精炼文字灵活运用,反映了测绘行业从传统模拟测绘向数字化信息测绘技术的跨越。
(二)贴近生活,紧扣时代变迁
基础测绘在经济发展中起保障作用。广西CORS系统就是其中之一,如果把落点放在系统的建设,受众或许并不感兴趣,定位精度如何,在哪个层面为百姓生活提供什么样的便捷服务,才是我们关注的点。即新闻点既贴近社会变迁,又与老百姓密切关联,同时在文字处理上尽量避免拗口深涩的表述:
文字:【13个分布在北部湾城市群的广西CORS基准站点如同千里眼般通过卫星实时采集地面上的信息,经过处理后向用户播发城市交通信息,为物流配送、出租车、私家车、特种车辆提供实时导航、跟踪监控、调度管理服务。】
通过专家权威语言表明这套系统建成,给社会发展提供高精度定位数据,从另一个侧面体现行业变化。
专家同期声:【要是没有这个系统,它的单点定位精度大概在十米左右,现在建成了这个系统就可以在系统覆盖范围内实现厘米级的动态实时定位导航服务。】
笔者在文稿处理上着重考虑建设CORS系统带来的变化。米和厘米,一字之差,用数字反差和专家之口,表明基础测绘不断建设,正潜移默化影响着百姓生活,推动着社会发展。
(三)贴近群众,小“地图”的大变化
身边事物最容易引起共鸣,也最吸引人眼球。采访中,笔者了解,地理信息部门每年生产不同类型不同用途的地图。以前,由于技术落后,仓库堆放着大量发黄的纸质地图。一张小小的地图如何存储并快捷应用,同样反映这个行业的变化。笔者特意选取一个堆放纸质地图的仓库和旁边一台储存海量地图的设备作为记者出镜地点,用虚拟空间手段与传统方式存储对比,以这个小细节反映大变化。
同期声:【测绘进入数字化时代给测绘成果的存储带来便捷。我身旁就是这成千上万张地图的另一个新家——地图数据库,用户需要某一幅地图,可以迅速从数据库中调阅喷印,真正实现无纸化大容量存储。】
存储的介质大相径庭,存储的空间产生变化,用户便捷获取,几个新闻粒子串联起来,通过主持人入镜引导并直观表达,加上形象的电视表达手法和简约直白的文字,受众很容易接收到关于“地图、纸质、数字化、调阅、应用”等关键新闻信息的传递。
结尾引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恰能说明外人看似高深莫测的行业,在渗透并深度影响我们的生活,同时推动时代发展。
三、结语
作为“富矿”的行业新闻,储存的信息量大,轻车熟路者、把握得当者、处理巧妙者、理解透彻者往往收获颇丰。但如果没有事先对该行业的深入了解,熟稔专业术语,也会出现老虎咬刺猬,无从下手的窘状。需要记者有坐冷板凳的精神和定力,静下心,沉下去,才有可能拨开云雾见黎明,受众也才有可能从行业记者的笔下触摸到每一个行业与时代同飞跃、共进步。
参考文献:
[1]谷丽丽.数字时代行业报会议新聞的坚守与变通[J].中国报业, 2020(09):82-83.
[2]于海燕.浅谈新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应用[J].记者摇篮,2020(03):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