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件旗袍一首诗

2020-10-20春华

风流一代·青春 2020年10期
关键词:立言旗袍米兰

春华

旗袍与诗词的婉约相遇,让从小热爱传统文化的周立言决定辞去安稳的工作,一步步将自己对诗词歌赋的体味,融入到旗袍创作的灵感中,并成为唯一亮相过米兰世博会的中国绣娘。

痴迷旗袍,才女成为“寻找中国美”旗袍赛冠军

80后的周立言生长在一个教师世家,家族三代出过十几位教师,父母也都从事教育行业,外公曾是一所小学的创始人。周立言小时候的娱乐项目,就是去河边摘芦苇编东西、扎风筝、认植物、背诗词。

当时家里的条件并不好,没有本子,父亲就把挂历纸裁成一小块一小块,抄上诗词,每天陪她背一段。小时候未必懂得每句诗的意义,比如《春江花月夜》,一年级的周立言,在父亲的陪伴下,每天都会背诵几句,而她真正理解“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已是多年后了。经历了成长,看到相似场景和身边的人,一些记忆中的诗句就会自动跳出来。

十八岁成人礼,妈妈送了周立言一件定制旗袍,鹅黄的衣料上绣着精细的梅花,她穿了好多年,还取了个名字叫“衣上落梅”。

读大学的时候,周立言开始撰写旗袍文化专栏。从上大学到工作,周立言一直绕着传统文化转。在苏州大学,她本科读汉语言文学,研究生念的是昆曲研究,毕业后在高校当老师,教文学和艺术史。

“对女生来说,高校老师有编制,稳定且体面。”周立言坦言,她喜欢老师这个职业,也喜欢和学生们交流。在别人看来,她这样的生活相当完满了。但从小受古典文学及传统文化熏陶的周立言,对文化类的手工艺东西非常迷恋,内心深处总有一种热望,做一些自己的事情。这是有关服装、音乐、文学和古典美学的梦,她急需一个把这些元素链接起来的载体,于是做旗袍成了她梦想的一个出口。

每个周末,她都会从苏州坐车去上海,跟着上海最好的老裁缝学习盘扣制作。盘扣作为旗袍上的重要部件,代表着制作者的高级审美。盘扣制作并不简单,需要把布条用铜丝凹成想要的形状,再进行熨烫,才能得到理想的软硬和细致度。做一枚小小的扣子,周立言需要一天的时间,这是一种手工艺的极致体验,也让她对旗袍制作的理解更深刻。

传统的盘扣样式有琵琶扣、葫芦扣、凤凰扣等等,年轻人觉得略显土气,周立言就花心思把现代的设计思维融入传统手艺,把盘扣做成书法字体、江南的小桥流水、花卉蝴蝶,甚至是圣诞老人,让人赞叹原来传统手艺还能这样发散。

2011年,周立言获得了“寻找中国美”旗袍赛的冠军。两年后,她不顾父母反对,告别了短暂的大学教师生涯,执意转型要当一名跨界设计师,将美丽诗韵融化在一件件苏绣旗袍之中。她说:“人生为一事而来,为一事而去。我不想留下遗憾!”表妹俞文洁也以姐姐为荣,大学一毕业,就毫不犹豫地跟随她一起创业,投入到旗袍文化的事业中。

一件旗袍一首诗词,

惊艳米兰世博会

周立言虽然不是设计专业出身,但是对旗袍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她认为,一件衣服中如果没有设计灵魂或者穿着者的气韵,只会是“普通的好看”,而无法成为给人留下记忆点的艺术品,所以她最熟悉、最擅长的诗词文化,就成了每件衣服的设计灵感来源。

比如看到牛希济在《生查子》里写的“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她就想,让一个人心心念念很多年,看到芳草就能想起的姑娘,穿的绿色裙子应该是什么样的?

于是她试图去复原最贴近的面料,想象那姑娘如果穿越到现代,会穿着怎样的衣衫。她用服装把诗词的意蕴表达出来,当看到这件衣服时,眼前就会浮现出诗词里那个温婉的姑娘。

2015年,周立言接到米兰世博会邀请,主办方要求她带上20件旗袍参加。当时距离米兰世博会开幕只有短短10天时间,所有中外模特儿都在国外,周立言和团队手里只有一组冰冷的尺寸数据。

在那10天里,周立言和工作室的女孩们每天工作16小时,画图、做衣、刺绣……没有一句怨言,姐妹们充满了对旗袍走向世界的期盼。一天凌晨三点,疲惫不堪的周立言走到阳台,夜色朦胧,她望着万家灯火,感慨万分地对大家说:“这是诗词赋予我们的骄傲,也是诗词赋予我们的机遇。”

在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竹·尚”主题旗袍秀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最后压轴亮相的20件苏绣旗袍——“姹紫嫣红”系列,惊艳了整个米兰。

这组旗袍系列的灵感来自于明代汤显祖《牡丹亭》中杜丽娘的一句唱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以中式为神,西式为骨,周立言把礼服剪裁大胆融于这一批作品之中,最终大获成功。每件旗袍都有不同名字,都有着《诗经》、唐诗、宋词具有的意蕴,让诗词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焕发出迷人光彩。

“米兰之行让我坚定了一个想法,”周立言说,“让更多人知道我们传统的手工艺,了解中国优质丝织品服饰。同时,也坚定了我继续从中国古诗词当中汲取灵感的创作思路。”

2017年,周立言与表妹俞文洁各自穿一身充满江南风韵的旗袍,亮相于东方卫视《诗书中华》节目。周立言的白旗袍由绫、罗、绸、缎中的“罗”所做,出自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故名“霜露白”;俞文洁穿一身青色旗袍,取自于词牌名《柳梢青》。在姐妹俩眼中,服装都能与诗句对应。在现场,她们把主持人骆新和评委张大春、钱文忠的西装均巧妙地以佳诗妙词取名,赢得阵阵掌声,显出了这对姐妹才女“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美。

在国内,周立言以传统文化为意蕴和灵魂的旗袍,得到了韩雪、王鸥等大批明星客户的青睐。

穿上旗袍,你就是一首诗歌

旗袍往长了做像礼服,往短了做就像日常连衣裙,是很有可塑性的服饰。周立言努力的方向,就是让旗袍在当代生活中被职业女性所接受,变成日常服饰。

2019年11月,周立言在天猫开设旗袍品牌旗舰店“旧时闺秀”。粉丝忠诚度很高,回头客达到80%。疫情防控期间,线下好多家门店在短期内难以恢复生机。她每天拉着一个巨大的旅行箱,到门店或仓库去装一大箱衣服带回家直播,直播完第二天再到公司去发货。她一个人直播“带货”,一个月做到近百万元的业绩,现在粉丝破20万了。

今年高考期间,周立言的天猫店还搬来一个“学霸天团”,包括剑桥大学博士、上海戏剧学院博士、北京大学法学硕士、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等。店铺也为高考学子的妈妈们推出“旗开得胜”系列:高考第一天穿紅色寓意“开门红”,第二天穿绿色寓意“一路绿灯”,第三天穿辉煌色寓意“走向辉煌”。

周立言在做的事情早已经超过了“制衣”的范畴,她以服装为载体,把中国文化用一种很有趣、很多元的形式传播下去。如今,周立言的美丽旗袍掀起的中国风已吹过了美国、英国、日本等的许多城市。她和博物馆跨界合作,将青铜器纹饰做成盘扣、变成衣服的花纹,让大家可以把历史里的文物穿在身上。她组织古典小乐团去爱丁堡艺术节演出,旗袍配上中国传统乐器,整个感觉清雅得像一首词。“在街头,其实都不需要说话,你的乐器、你的服装就已经在帮你传达,你是来自中国,你就是一首诗歌。”周立言心中的古典美学在现实里一点点呈现,从姹紫嫣红的姑苏城出发,去向更远的地方。

(编辑 邢多多 1048572239@qq.com)

猜你喜欢

立言旗袍米兰
惊人的想象力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等我也长了胡子
校园四季歌
我来说说旗袍美
旗袍找不同
2017春夏米兰时装周
因扎吉接过米兰帅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