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爸山妈”和他们的留守孩子

2020-10-20郑晶心

风流一代·青春 2020年10期
关键词:盱眙县爷爷奶奶家庭

郑晶心

爱的缘起

吴凯1981年9月出生,现任淮安市盱眙县仇集中学校长、盱眙县青联委员。

吴凯是土生土长的仇集本地人,2002年从淮阴师范学院师范专业毕业后,回到仇集中学任教。盱眙县位于苏皖交界,境内多山,仇集中学是盱眙县下面一个山沟里的学校。吴凯从小在这里长大,对这些并不以为意,只想着好好教孩子们,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可以走出山沟。

天有不测风云,2011年10月的一天,一场意外的车祸让他永远地失去了左腿,他被鉴定为五级伤残。受伤后,学校让他在家休息。普通的跌打损伤,都要休息三五个月,不想半年后,他就返回学校上课。老师和学生们都很惊讶,学校领导劝他再多休息一段时间,他说,与其在家里黯然神伤,不如回到学校投入到工作中来。

其实,这时候,他受伤的腿刚装上假肢不久,一节课站下来,腿上的皮总会被磨破,他常常要在课间用酒精消毒,以防溃烂感染。同事们劝他坐下来讲课,他认为教书就应该“站而论道”,坐着讲课找不到感觉。除了假肢,他身上还有两块钢板也时常折磨他。越是痛苦,他却越“抢”着上课。只有给孩子们上课,他才可以集中注意力,忘掉身上的疼痛。有时候,他课讲得太投入,会“得意忘形”,一不留神就会摔倒在地。他的这种精神极大地鼓舞了他的学生,学生们都称他是“钢铁站神”。

“钢铁站神”不断地钻研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被评为淮安市教育教学先进个人、盱眙县骨干教师、盱眙县优秀教育工作者。

在吴凯的心里,一直牵挂着学校里的留守学生们。2016年时,仇集中学有学生247人,留守学生占到了三分之一左右。这些留守孩子大多数是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有些孩子一年到头见不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他们的眼泪比笑容更真实。”

吴凯一直记得一个男孩的事。开学后不久,吴凯去家访,发现这孩子是一个孤儿,跟着奶奶生活,家里很穷。学校要开家长会了,吴凯马上想到,这孩子没有父母,奶奶年纪那么大,来不了怎么办?

开家长会的时候,有家人来和没有家人来,对孩子的影响是极大的。想来想去,当时还没有买车的吴凯去镇上租了一辆面包车,开到男孩家,专门接奶奶过来开家长会。当男孩在学校教室里看见奶奶时,眼睛都亮了。他很诧异,奶奶怎么来了?奶奶能够到学校里看到孙子的学习情况,跟老师交流,也感到很激动、很开心。

这次家长会结束后,吴凯明显感受到,这个孩子身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后来他考进了四星级高中。作为一名老师,微不足道的举手之劳,却改变了一个学生可能多年停滞不前的状态。

被爱的幸福

经过和同事们多次探讨和实践,吴凯最终决定发起“1+2=1”留守学生校园关爱工程。具体的做法就是,为每一名留守孩子“选型配对”一名“山爸”和一名“山妈”,组建成一个“新家”,让每一个留守孩子既有严格的“山爸”关心,又有慈爱的“山妈”照料,享受被爱的幸福。

为什么叫“山爸山妈”呢?因为仇集山多,所以吴凯称这些代理家长为“山爸山妈”。

选“山爸山妈”的时候,吴凯建议尽量是真夫妻,拥有的是真实家庭,而不是模拟家庭。因为如果“山爸山妈”是“假夫妻”,家庭也“假上加假”,对孩子的关爱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

此外,还有一条“潜规则”便是,参加结对的志愿者及其爱人,最好在45岁以下。如果年纪大了,就不是孩子的“山爸山妈”,而是“山爷山奶”了。组成这样的爱心家庭,这些孩子会感觉又成为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留守孩子了。

结对成功后,“山爸山妈”要做“五个一”来亲情呵护留守山娃,即每天一次看望问候、每周一次沟通交流、每月一次家庭聚餐、每学期一次亲子活动、每学年一次节日陪伴。这些是常态化活动,除此之外的自选动作则不限,主要看志愿者们的意愿。

在“山爸”陈福亮老师、“山妈”徐玲玲老师家,结对的男孩小风多年没有见到自己的妈妈了。他妈妈和爸爸离婚了,小风被判给了爸爸。爸爸在外打工,一年才回来一两次。徐老师知道后,找人打听,通过各种途径找到了他妈妈的联系方式,母子俩接通了微信视频。可是视频中,小风只是笑,却喊不出妈妈……

此后,徐老师时常主动为母子俩牵线,小风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了。

吴凯也碰到过有孩子排斥这种关爱模式。因为他们长时间得不到亲情呵护,久而久之,就由渴望变成麻木,再到不屑、排斥了。

考虑到这种情况,吴凯都会为孩子和志愿者家庭留一到两个星期的观察期,有孩子找到喜欢的老师,就举行“相亲”仪式,“选型配对”。

孩子们与志愿者结对成功后,“山爸山妈”会积极地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

小香一直是跟爷爷奶奶过的,有一年过年,父母还在外打工没有回来,因为春节期间,加班费高。农历腊月二十六,吴凯和爱人带着儿子一家三口来到小香家,邀请小香和她的爷爷奶奶一起到他家过年吃团圆饭。除夕夜,两家人成为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一起看春晚,好不热闹。小香开始笑得很腼腆,后来就放得开了,看着春晚的节目笑得前仰后合,爷爷奶奶欣慰地说:“好久没看到孩子这么开心了。”

有些孩子在学校里犯了错,班主任要叫家长,孩子就直接跑到办公室,把结对的“山爸”老师喊过去。看着“山爸”跟班主任商讨着他的事儿,孩子不仅不紧张,脸上还充满自豪。

坚守大山,做孩子们永远的“山爸”

2020年寒假开始,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如何让这群宅在家中、又缺少亲情陪伴的“山娃”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加长版”寒假,成为“山爸山妈”们最记挂的事情。

“山爸山妈”团队迅速制定了《疫情中的守护——线上“爸妈”活动方案》,倡议每个爱心家庭组建线上“家庭聊吧”微信群,常态化指导每个留守孩子過好假期生活。顿时,每个结对家庭都忙碌起来了,“山爸山妈”和“山娃”建了微信群,起名“家有儿女”“王府”“魏家胡同”等,然后各家“山爸山妈”带着孩子各种忙活。

“孩子们,把体育老师发给大家的立定跳远训练视频打开,注意动作规范,咱们一起做运动!”每天早上7点半,“山爸”魏灵承老师就开始在“魏家胡同”里吆喝起来。

“小佳,轻易不要外出啊,有需要的东西告诉我,我寄给你。”对过年时父母不在身边的小佳,“山爸”王祥老师、“山妈”王月老师很是牵挂,在群里千叮咛万嘱咐……

在“山爸山妈”们的爱心陪伴下,“山娃”们情绪稳定地度过了疫情防控期,直到后来返校。

“山爸山妈”关爱项目成立至今4年了,吴凯和爱人先后认领了34个留守孩子,“山爸山妈”团队为学校249名留守孩子结对了49个爱心家庭。

目前,这份温暖已经从仇集中学辐射到整个盱眙县,全县已组建了2000多个爱心家庭,越来越多的留守孩子有了一个“新家”。

吴凯说,这件事情的开端只是想给孩子们多一点点关爱,事情却向着越来越美好的一面发展。他会一直坚守在大山里,做孩子们永远的“山爸”。

猜你喜欢

盱眙县爷爷奶奶家庭
陪爷爷奶奶过重阳节
夕次盱眙县
江苏金康达集团资助200名“三好少年”
江苏省淮安市:小雪节气杉林红
家庭“煮”夫
看望爷爷奶奶
麦田欢歌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