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山体边坡防护施工技术
2020-10-20高思清
高思清
摘 要:在如今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基础设施建设质量成为了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很多山体都在被持续开采和挖掘,导致山体受到比较严重的损害,很可能出现不稳定的问题。因此,为了保证山体的稳定性,文章结合实际工程对高大山体边坡防护施工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大山体;边坡防护;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17.1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20)29-0163-02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oday'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quality of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key factors in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 this reason, many mountains are being continuously mined and excavated, which is resulting in increasingly serious damage to the mountains and is likely to lead to unstable problems. Therefor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mountai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otection construction of tall mountain slope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project.
Keywords: tall mountain; slope protec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1 工程概况
新建济南至莱芜高速铁路钢城制梁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辛庄镇上陈村,线路DK99+960~DK100+400右侧,占地约220亩。场地原始自然地面标高为245.30m~298.77m。设计标高260.13m,最大挖方深度38.64m,最大填方高度14.83m。
2 总体施工方案
挖方段位于场地南部,边界长度约560m,填方段位于场地北部,边界长度约420m。工程场地设计标高260.13m,挖方段最大高度38.64m,最大填方高度14.83m。填方段边坡防护结构采用重力式挡墙+喷混挂网设计,挖方段边坡防护结构采用放坡+喷混挂网设计,如图1。
2.1 挖方段边坡防护
(1)在第(3)层强风化片麻岩范围内,采用分级放坡(1:0.3开挖),每一级边坡最大高度不应超过10m,中间设置2m的平台。(2)在第(3)层强风化片麻岩与第(2)层全风化片麻岩分界面设置一个平台,并在第(1)层杂填土、第(2)层全风化片麻岩范围内,采用分级放坡(1:1)开挖,每一级放坡开挖不超过8m,中间设置2m的平台。(3)坡面喷射10cm的C20混凝土,并且设置单层?准10钢筋网,间距10cm的形式防护。(4)坡顶5m外设置截水沟,深度80cm,平台设置截水沟,深度40cm,坡底设置排水边沟,深度60cm,在坡面设置交错的PVC管泄水孔,孔间距设置为3m,孔后设置砂砾反滤层和双层渗水土工布。
2.2 填方段边坡防护
(1)边坡的坡底设置挡土墙,墙高2.5m,1.25m宽,地下埋深0.5m,地上2m。(2)从挡土墙顶部开始分2级放坡,第1级放坡1:1,第2级放坡1:1.5每1级放坡高度不超过6m,中间设置2m的平台。(3)坡面喷射10cm的C20混凝土,并且设置单层?准10钢筋网,间距10cm的形式防护。(4)坡顶1m处设置截水沟,深度60cm,平台设置截水沟,深度40cm,坡底设置排水边沟,深度80cm,坡面设置梅花形交错设置100mmPVC管泄水孔,孔间距3m,孔后设置砂砾反滤层和双层渗水土工布。
3 施工方法
3.1 挂网喷混施工
3.1.1 施工工艺流程
先完成双排脚手架的搭设,然后进行修坡工作,之后安装钢筋骨架和挂网喷射混凝土,并做好养护工作,最后设置边坡周围的水沟。
3.1.2 施工方法
在施工之前,先要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检查,将边坡的松石、危石清除,以及清理坡面上的松土。
搭设双排钢管架的时候,先对地面松土,然后打夯两遍再进行脚手架的安装。脚手架的底座需尺寸为50*50,以钢板为垫板,避免脚手架出现下沉的问题。脚手架的立杆间距为1.5m,夹子宽度间距为1.2m,横杆的高度控制在1.8m。并且搭设高度超过1.5m的脚手架和坡面楔紧。
抽筋时,需要保证垂直坡面锤击抽筋的方法,对于坡面采用1m长、8mm的圆钢插入到土层的0.9m位置,有0.1m钢筋外露,梅花形布置。坡面纵向和横向采用10mm圆钢(10cm×10cm间距)。
挂网时要确保有保护层。
3.1.3 质量保证措施
(1)喷砼的施工位置、厚度都要符合施工图纸的规定要求,喷砼要采用符合标准的技术规程,以及做好砂石、水泥的配置工作,做好配合比设计。(2)在喷砼工作之前,需要对所有的部位都进行冲洗,并且对坡面上每隔5m预埋50mm的钢钉,以此来对喷砼的厚度进行测量。喷射砼需要采用砼干喷的方式进行,喷嘴使用螺旋形轨迹,一圈沿着外圈的方式进行横向移动,经过层层喷射之后,保证砼的均匀和密实,以及保证表面的完整,确保砼的质量。(3)完成喷砼的工作之后,还要清理排水管道,确保水能通畅的排放。在喷射砼初凝之后,还要马上洒水养护,一般会在14天以上。
3.1.4 安全保证措施
(1)开挖的时候,要使用台阶式开挖的方法,是让支撑和网喷施工更加方便,为了保证安全,高空作业时还要系好安全带。(2)进行网喷施工之前,需要先保证工作面内的支撑架完成架设,而且要做好轴力的预加工作,在网喷施工的时候,不能在相对应的工作面上施工。(3)挂设的钢筋网片必須要做好固定,避免喷射的时候有钢筋网片掉落,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4)施工过程中,要避免喷枪对人,防止突然出料对人造成威胁。(5)非操作人员不许进入施工现场,而且施工中喷头方向严禁有人员。(6)喷射作业的时候,如果观察到压力表的指针上升,而且反复摆动,可以确定是有大石块导致管道堵塞,所以需要及时停机,避免导致大石块强行吹出。(7)用震动疏通的方法处理喷管时,喷射手和辅助操作人员要紧握喷枪,以免送风时喷枪甩动伤人,处理堵管时,料灌工作风压不能超过0.4MPa。(8)处理喷出弯管堵塞或清理料灌时,严禁在开动电机、分配转盘运转的情况下将手伸入喷出弯管或工作料灌内。(9)喷射手工作的时候需要戴好面罩和防护眼镜,戴好防尘口罩。(10)焊接作业应严格执行“十不烧”及压力容器使用规定。(11)施工用电必须由专业电工操作。(12)进行架子工作业的时候,需要戴好安全帽,穿软底鞋。材料的堆放要保证平稳,所有的工具都要在工具袋内,传递物件时上下传递,不得采用抛掷的方法。(13)搭设木脚手板的时候,要保证模板的质量,尤其要避免出现虫蛀或者劈裂的情况,保证脚手板满铺和铺平,不得有探头板。
3.2 重力式挡土墙施工
3.2.1 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基础土方开挖-墙体钢筋网制作与安装-支立模板-浇筑混凝土-拆模养生-墙背回填。
3.2.2 施工方法
(1)测量放线。测量放线工作要以施工图纸的坐标点放出土墙的中心线,并且对基础平面位置线和纵断面高程线做好测量工作,控制好平面高程点的测量。(2)基础开挖。基础开挖的时候采取结合人工的开挖方式,并且要控制好开挖顺序。比如路堤挡墙需要在路基填筑之前就完成,但是墙面和墙体之间需要有1.0m以上的高度差。(3)现浇墙身。使用C20片砼来浇筑强身,在浇筑的时候需要确保挡土墙和基础结合面的施工缝处理工作。砼浇筑时,应该先将2-3cm的水泥浆刷在墙面上。墙身的模块采取大块钢板拼装的方法,保证墙身模块一次立模到顶,在砼的高度超过2m时,就要用串筒将砼输送到模中,防止出现砼离析的问题。施工现场所使用的砼都是搅拌站加工,并且使用专门的车辆运输。现场的墙顶要搭设平台,使用吊机将砼吊送到平台上进行浇灌。从低处开始,砼的浇灌要分层均匀进行,要控制分层厚度在30cm,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而且要控制振捣的强度,避免出现过振的情况。如果表面泌水过多,应该将水拍走或者使用逐层减水的方法。对墙身沿着挡土墙的方向,对每隔10-20m的结合墙高和地基进行伸缩设置,或者采取沉降缝的方式。沉降缝的缝宽为2cm,施工之后使用沥青麻筋填塞。混凝土施工之后,还要及时进行养护工作,一般养护工作都在7天以上。(4)回填。回填工作在施工完毕之后马上开始,墙后填料需要使用分层填筑的方法,以及分层夯实,而且要控制好夯实的距离,避免墙身受到冲击。
3.2.3 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施工的各项规范,包括质量评定标准、施工指导要求等等。施工开始之前,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减少对工程的错误认识。减少不合格材料的使用,并且做好测量工作,做好复核审查等方面的工作,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加强试验工作,对混凝土试件,加强对钢筋等材料的检验工作,不合格的材料不能使用,避免出现危险。严格施工组织管理,施工工作需要严格遵守设计图纸的要求,符合标准需要,所有施工都要符合操作程序的要求。
4 结束语
对于高大山体边坡的防护,必须要在施工的时候保证安全,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开展施工工作。施工之前,需要对现场做好测量,设置施工计划,施工时做好对人员的限制,保证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颜建春,郭印.高大边坡塌方与滑移的处理[J].科学之友(B版),2007(09):44-45.
[2]邵海瑞.路堑高边坡顺层滑坡综合治理的工程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06):162-163.
[3]党红.山体滑坡治理与高边坡防护措施[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5):245+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