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的盈余管理思考
2020-10-20刘雅漫
刘雅漫
摘 要:盈余管理属于企业在开展各项经济活动时最为基本的内容。根据新会计准则的具体要求加以分析,应该积极考虑盈余管理,且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势必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新会计准则使得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明显提升,企業应该积极关注新会计准则的适用性,不可盲目地将其与企业运营相互联系。本文将阐述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同时了解新会计准则是一把双刃剑,明确新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寻找到合理的利用空间,这对于研究新会计准则和盈余管理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影响;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人员在积极了解了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借助于会计政策的指导作用,对企业内部的盈余环节展开合理化的控制,实现有效的调节与规划,在市场中占据相对理想的比重,取得较为理想的经济利益的行为。会计准则体现出较为明显的灵活性特征,可以让企业实现有效的业务创新,实现对不同会计政策的合理选择。企业如果想要实现既定的经营管理目标,达到相对理想的盈利目的,应该重视会计准则提出的要求,在其允许的范围内,合理实现盈余管理工作。所谓的盈余管理,是管理者在追求利益最大化以及逃避税收等约束之下形成的,多是借助于收入和费用等手段加以实现。通过详细了解盈余管理和新会计准则之间的关系,可以清楚地了解新会计准则产生的作用,适当地弥补新会计准则的不足之处,确保企业的发展更尽如人意。
1 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盈余管理是近些年会计理论研究中的重点内容,其主要是企业为了达到利润平衡、合理避税的目的,在会计准则以及相关法规制度的允许下,以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为基础条件,借助于科学的手段,对企业内部的盈余水平进行适当的调节,由此稳步地实现管理层经营的目标和企业最大化价值。盈余管理属于一个中性概念,但是应该对其具体的尺度进行合理的把控,如果超出了一定的范围,势必影响到企业、投资者以及债权人等多个主体的权益。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和监管单位应该重视各方主体的基本权益,采取适宜的方式平衡各方利益,确保资本市场彰显出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借助于会计准则,使得企业信息披露过程更加规范,强化企业信息价值的相关性和可靠性,适当地控制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以及具体的范围。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相关的文件,这就是“新会计准则”的诞生,其颁布之后,对于完善国家企业财务信息披露制度以及提升资本市场的实际运行效率等均有较大的帮助。尽管新会计准则的出现对于市场运作和资金配置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盈余管理。可见,会计准则和盈余管理处于不断博弈的状态,且呈现出同步发展的趋势,会计准则既对企业的盈余管理产生了抑制作用,又保留了一定的可操作空间。
2 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产生的影响
会计准则可以视为一把双刃剑,相对宽松的会计准则,可以让企业的盈余管理所承受的约束力明显减弱,会计信息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问题,某些和企业利益息息相关的人员,会因此受到一定的利益影响。相对严格的会计准则,对于企业盈余管理的行为起到明显的限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决策,对具体的管理成效不利。会计准则属于会计信息的重要基础,因此可以生成一部分会计信息,其中反映出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可靠性。但是,会计准则也会发挥出一定的制约作用,重点体现在存货以及资产减值准备等方面。新会计准则将存货的成本依托判定为加权平均法以及个别计价法上,这就使得传统的计算方法得以转变,对于部分实践活动起到了明显的指引作用。新的会计准则能够将企业内部的存货流转情况充分反映出来,涉及到的费用相对清晰,这就使得会计信息可以直观地展示,在一定程度上直接限制了盈余管理行为。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管理者的行为起到了影响作用,尤其是在计提各项资产减值行为的时候。新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企业的资产减值一旦确定,在后续的会计期间无法转回。新会计准则针对于合并报表做出了具体的革新与计划,适当增加了合并报表的范畴,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企业借助于缩减持股比例分离若干子公司的做法得到有效的遏制。这样的效力充分体现出来,让不正常的盈余行为得以避免,特别是对部分母公司利用子公司控制关系的行为,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合理地规避了企业合并操作利润的问题。针对会计准则的确认,需要重视会计要素的存在,通过合理的将其与可靠计量条件相互联系,使得会计属性实际涉及到的内容更加直观地反映出来,由此可以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在会计属性中,若是使用公允价值,应该积极重视特定的条件,在新会计准则中还应该慎重地考虑公允价值。
3 正视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产生影响的路径
3.1 应该明确影响的具体程度
因为国家社会政治以及经济原因较为特殊,在积极实施新会计准则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企业的盈余管理实践加以分析,需要清楚地了解新会计准则和盈余管理间存在的主要关系,其具有因果联系。会计准则属于一种基本的工具,一般在相对特殊的时期和环境之下才能发挥出具体的效力,同时实现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企业的盈余管理往往会受到限制,尤其是在新会计准则具体执行的过程中。还需明确的是,盈余管理并不会影响到会计准则。会计准则对于盈余管理产生的影响通常表现在手段上,若是新的盈余管理行为诞生,将不会归咎于新会计准则,可见在判断会计准则的影响时,还需依照实际的情况加以分析,应该结合具体手段进行判断。
3.2 详细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依照以往的具体研究经验加以分析可知,会计准则以及职业判断等存在着极为明显的相关性。由于会计准则的制定多是看重会计准则本身的科学性以及适用性,所以在实际应用的时候,还应该考虑基本的情况,选择适宜的思路。应该适当地扩大会计选择和职业判断的实际范畴,严格遵循会计准则的具体严密性,经过合理的考量与分析,保证更加清楚地了解到双向作用。新会计准则在追求科学性和合理性时,应该适当增加对盈余管理的科学性和灵活性,由此可以保证在新会计准则中对会计选择的内容以及职业判断内容做出有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