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2020-10-20张文栋
张文栋
摘 要:本文结合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数字经济在迅速发展过程中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新变化、产生的新影响。数字化为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但也带来了一些风险。数字化提高了生产力,并在新领域创造了就业机会,但数字化也可能影响传统产业部门,导致失业。展望未来,数字化将继续提高经济效率,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发展。
关键词:数字经济;数字化;影响分析
1 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与电子行业、信息和通讯技术部门一样经历了快速发展。人类社会于20世纪40年代诞生了微电子技术,60年代计算机技术诞生,互联网商业化于90年代开始。最近几年引进了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基于人类不断探索和发展,新领域不断涌现,而今电子商务和金融科技快速发展,无人驾驶汽车也呼之欲出,所以我们对数字经济的定义,也将伴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由于新技术的爆炸式增长及其快速推广应用,近年来推动了关于数字经济定义的又一次讨论。软件硬件、IT服务,互联网和通讯等是对数字经济较为狭义的定义。ICT行业和数字技术相结合的传统行业部分是较为广义的定义。G20峰会则使用广义概念,将数字经济定义为广泛的经济活动,其中包括使用数字化信息和知识作为生产的关键因素,并将信息网络作为活动空间。
不同组织往往会采用不同的衡量标准。中国信息技术研究院会将国民账户纳入数字经济范畴中,并认为2008年以来中国数字经济规模翻了一倍,目前约为GDP的30%。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OECD数字经济指数”使用狭义定义,认定中国数字经济规模约为GDP的6%。腾讯公司的数字化研究部门也同样没有基于国民账户框架进行研究。现在世界上数字经济研究机构有很多,比如塔夫茨大学弗莱切学院的数字化革命指数、世界银行的数字采纳指数、世界经济论坛的网络准备指数,还有国家统计局NBS的数字经济指数,各种不同的数字经济研究机构对数字经济给出了不同的衡量标准。
2 中国数字经济的现状
中国数字经济的规模在OECD框架下约为GDP的6%,日韩数字经济规模则占到经济主体比例的8%~10%。国家统计局的广义定义認为,中国数字经济目前约占GDP的30%,美国数字经济占GDP总量的59%,日本数字经济达到了46%,而南非、巴西和印度可以达到GDP的20%左右。混合指数覆盖范围广,尽管它不是衡量数字经济的最佳指标,但是在全球范围内更加适用。比如,中国在世界银行数字采纳指数中,在131个国家中位列第50位;在世界经济论坛的139个国家里位列第59位;在弗莱彻学院的DEI数字进化指数中排名第62位。然而这些排名反映中国整个数字经济的平均值,却无法展示中国各种不同种类数字经济在不同地区表现出来的多样性。中国一些应用场景和一些地区可能更加数字化,比较有特点的是电子商务和金融科技,尤其是在沿海地区。
支付结算:近年来,中国产业尤其是科技巨头,在海外市场迅速扩张,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在支付领域,支付宝和微信是两个重要的支付手段,而这两个第三方应用支付程序,现在已经可以帮助中国人实现在境外28个国家和地区与实体零售商结算消费。
商业化:中国公司阿里巴巴通过多年努力建立了庞大的买家和卖家的商业网络,链接超过200个国家,阿里巴巴利润回报因此翻倍。中国企业还非常热衷于投资其他国家的网络商业和第三方支付,并由此推动周边国家的发展,包括印度的Pay TM、澳洲的Aireallex、新加坡的Lazada,其中Lazada有德国背景(Rocket Internet),经营范围覆盖目前经济高速增长的东南亚国家。
云计算:尽管目前主要的云计算公司都来自美国,阿里巴巴云计算仍然有不俗的成绩,在双十一购物日,处理了58亿美元的交易。阿里巴巴在提交给SEC的文件中称,其云服务每分钟可以处理360万次计算请求。2014年它在中国内地只有三个大型数据中心,另外在香港设有一个规模较小的数据中心,如今已经拥有14个在全球各地的数据中心,其公司利润快速增长。
ICT信息和技术出口:2017年中国ICT行业的国际直接投资(ODI)达到总额的11%,中国大疆(DJI)无人机处于行业领先,在北美市场占有率达到50%。总体而言,中国占全球ICT产品出口的32%,ICT服务出口占6%。
中国是全球核心数字技术领域投资领先者,在中国发展迅猛的风险投资行业(venture capital)格外关注先进的数字技术领域。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和大数据行业对中国风险投资吸引力最强,同时也包括3D打印、无人驾驶、虚拟现实、无人机、机器人。根据麦肯锡的估计,中国的风险投资总额已从2011-2013年的12亿美元(占全球总额的6%)快速增长至2014-2016年的770亿美元(占全球总额的19%),海外投资额为380亿美元。目前中国是核心数字化风险投资者的全球前三名。
中国的规模优势和热情的消费者一直是关键的驱动力。中国拥有8.29亿互联网用户和2.82亿数字原生代(互联网用户年龄平均不到25岁),他们渴望采用新技术。相比之下,印度与中国人口大致相同,其互联网用户在2019年占中国规模的67.5%左右,而目前数字化领导者美国的用户人数接近3亿。
3 中国经济数字化的影响深远
3.1 经济数字化对就业的影响
数字化在新的领域创造了数百万个就业岗位。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和共享经济已成为中国创造就业机会的新引擎。在电子商务领域,阿里巴巴的平台拥有近1100万家中小企业,在过去十年中创造了超过3000万个就业岗位。滴滴出租车平台与1300万司机相连。信息通信技术行业的就业人数也有所增加,但规模较小,过去五年为高技能工人增加了140万个就业岗位,平均工资自2012年以来翻了一番。
与此同时,数字经济的发展也导致数百万个工作岗位消失。数字化对就业岗位的冲击在工业部门中最为明显,而对服务部门的影响却很有限。自2012年以来,工业就业人数减少了900万,这是削减产能过剩的结果,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动化驱动产业升级。例如,领先的ICT公司Foxconn已经用4万台机器人取代了6万名工人。在服务行业,考虑到那里的数字化程度,最脆弱的部门也许应该是零售业。然而,尽管电子商务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但零售员工的增长却基本保持稳定。
综合考虑数字经济对就业岗位的创造与冲击,数字经济对就业的净影响整体而言是积极的。尽管过去几年中国的GDP增长放缓,但随着经济向更加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转移,中国的整体就业率仍将保持强劲。分析表明,在GDP正增长的情况下,数字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帮助就业增长率提高0.01%,效果滞后约一年。考虑到数字经济平均增长率为10%,对就业增长贡献0.1个百分点。鉴于过去几年总体就业增长率为0.2~0.3个百分点,数字化经济占到就业率总增长的一半到三分之一。
3.2 经济数字化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数字化对市场结构产生深远影响。数字化通过三种渠道塑造了市场结构:(1)去中介化。数字化减少了分布层次,直接通过数字平台连接供需。(2)从事传统行业的小型企业增加。数字化大幅降低了许多行业的准入门槛,特别是消费服务业。小型企业可以低成本轻松连接到大型消费者群体。这导致市场影响力从大公司的主导地位倾斜向小公司。(3)大型平台行业的垄断。虽然传统行业的壁垒较低,但新行业尤其是数字平台的壁垒较高,只有少数公司占据主导地位。如,阿里巴巴和腾讯在移动支付领域占主导地位,并已扩展到金融服务供应链外的其他部分。这种结构具有规模经济或“信息规模”的优点,但如果缺乏竞争,也可能导致价格扭曲。
3.3 经济数字化对经济再平衡的影响
经济数字化将促进经济再平衡。数字应用软件的快速普及促进了服务行业发展,因为科技巨头开发的“超级应用”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站式服务,包括娱乐、餐饮、教育和健康等所有服务可以集成在同一软件内。数字化还可以促进绿色发展,使碳排放更容易跟踪。例如,蚂蚁金服开发了蚂蚁森林(是蚂蚁金服2016年8月在支付宝上启动的一个生态保护计划),这是一种将碳排放跟踪与用户日常消费活动相结合的移动应用程序。截至2019年8月,蚂蚁森林已经在中国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种植了1.22亿棵树,减少790万吨碳排放。
3.4 经济数字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数字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净影响尚不确定。一方面,数字化可以帮助有针对性地减少贫困,特别是通过将偏远地区的供应端与大都市的消费端市场联系起来。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平台促进了中国1300多个“淘宝村”的发展。通过为农村居民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轻松移动接入,数字化还有助于增加中国的金融包容性(世界银行2017)。另一方面,数字化的破坏性影响主要由相对低技能的工人承担,而高技能工人可能会因就业增加和工资增长加快而受益更多,从而可能扩大收入不平等。
4 结论和策略建议
数字化为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也带来了风险。数字化可以提高生产力,促进再平衡,并在新的领域创造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数字化可能会影响传统部门,导致失业,特别是制造业的中级技术工人。同样,虽然金融科技提高了服务效率,扩大了金融包容性,但也引发了金融稳定性问题,并为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展望未来,持续的数字化将提供新的增长来源,但其影响可能不会大到足以扭转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的逐步下降趋势。政府可以发挥关键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数字化的效益,同时将风险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郭宏凯.分析会计信息化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當代会计, 20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