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P”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2020-10-20廖冬梅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5期
关键词:语法环节内容

廖冬梅

摘 要:众所周知,3P(present,practice,production/PPP)教学法”也称“三位一体教学法”,是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形成的交际语言教学(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即CLT)模式影响下的产物。“3P”教学法把语言教学分为三个阶段:演示/讲解(presentation)→操练(practice)→成果(production)。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為重要指导者的原则,在3P的基础上将自己的英语课堂模式总结为“5P”模式:Preparation、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Progress。

关键词:3P教学法;5P初中英语课堂模式;分层实施;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任务型教学;前概念

一、概述“5P”基本模式

(一)Preparation:预习环节

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提前预习即将学习的内容。形式可以是查字典做词汇的积累,也可以是搜集背景知识激活目标篇章阅读的背景知识,还可以是完成针对目标内容的相关练习。练习中要求用不同颜色的笔和符号来表达自己的预习反馈,比如黑色笔写的内容代表通过预习就已经搞定的内容,蓝色笔写的内容表示通过问老师、同学或者借助外力完成的内容;红色笔表示自己对该知识点不掌握。如果是预习新篇章的工作,绿色荧光笔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橙色或者红色系列笔划出自己看不懂的句子。(不同课型的预习操作详见后面实施方案)

(二)Presentation:呈现环节

该环节主要是呈现目标知识点,比如新词、新篇章阅读导入、语法规则、写作要求等等。

1.老师呈现:适合比较难的语法讲解课或者写作课前的准备工作。

2.小组呈现:适合对于阅读篇章背景知识的激活呈现或者简单单词用法呈现。

3.个人呈现:适合简单新词讲解或者课外阅读篇章的讲解。

(三)Practice:实操环节(训练环节)

即针对当堂课重要知识点进行训练,训练模式为PIG模式。

1.“P”指的是Pair work。(即两人进行操练,比如一些对话训练或者一问一答的训练,或者互批练习)

2.“I”指的是Individual。(每个学生独立完成的训练)

3.“G”指的是Group work。(小组讨论完成的训练)

(四)Production:产出环节,也就是成果展示环节

成果展示可以是答案的讲解、观点的论述或者小组的汇报、演绎等。

(五)Progress:包括自我评价、检测巩固练习

之所以命名为progress,希望学生通过这个环节更好地反思总结自己一堂课的表现并利用针对性地练习巩固所学以取得更大进步

二、不同课型实施方案(主要以词汇、阅读、语法和写作课为例)

(一)Vocabulary(词汇课)

1.Preparation:教师先找出每个单元单词表中的积极词汇10个(不超过10个)要求学生进行预习,预习的要求如下。

(1)查字典:英文释义、固定搭配。

(2)举例子:直接摘抄字典的经典句子(必须懂句子的意思)。

(3)造句子:自己根据字典的讲解和例句,自己先造一个句子。这个环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一种形式来完成:

(1)能力弱的:就是依葫芦画瓢造一个句子;

(2)有一定能力的:自己造一个有意义的句子;

(3)能力较好的:用至少5个新词编一个故事。

2.Presentation: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准备程度选择呈现的形式。可以是小组包干制,即每个小组负责呈现一定数量的新词。或者有能力的同学来呈现,其余同学补充;也可以是老师提问学生的形式来呈现。呈现的形式可以多变,但是呈现的内容必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音:即目标单词的读音。(特别的长单词的划音节、浊化、失去爆破等)

(2)形:通过构词法拓展词汇量。(前后缀的使用,派生词、合成词)

(3)义:同义、反义、旧词新义以及固定搭配的短语和举例。(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的运用)

3.Practice:通过相应的练习进行巩固。练习最好是老师设计在导学案上有针对性的,也可以是相关考试题型的训练,还可以是利用单词编对话、编故事等小组的训练,根据课堂实况要求决定。

4.Production:基于上一个环节而定。如果是练习题那么就采取小组对答案,老师答疑的方式,或者抽查每组相同水平的中等偏下能力的学生在黑板上写答案,然后老师带领同学评讲。或者是小组一起呈现。

5.Progress:每一堂课会设计一个self-evaluation。从知识与能力、方法技能、情感态度方面进行打分并写出改进措施,还要配上相应的配套巩固练习,以便学生对课堂所学进行巩固提升。

(二)Intensive reading(精读课)

1.Preparation:一般指的是导入lead-in 环节。该环节可以由老师或者单个学生或者小组形式进行。目的是激活背景知识,为后面的阅读做准备。

2.Presentation:教师针对每一篇目标篇章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并且呈现任务的要求。交代学生是单个独立完成还是结对子完成或者小组合作完成。

3.Practice:根据上一个环节选择操练的模式。一般精读课篇章较难采取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较容易则独立完成,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

4.Production:根据上一环节的设计进行成果展示。比如课文情景剧、复述、评论等。

5.Progress:自评。进行相关主题的其他篇章阅读。(目前我是利用本学期新编的配套B本和TEENS完成来做)

(三)Extensive reading(泛读课)以《二十一世纪英文报TEENS》为例。

1.Preparation:根据《积累本》的要求进行泛读和积累。要求如下:

(1)News Online:浏览TEENS报纸上的新闻,选取自己最感兴趣内容,用剪贴、摘抄等方法积累在积累本上,并加上自己的点评,中英文都可。

(2)Vocabulary Grocery:快速浏览报纸并根据自己的词汇库,积累新词。

(3)Background Notes:特别积累中西方文化方面的内容。

(4)Weekly Reminders:错题的积累。

2.Presentation:因为泛读更多安排在课外完成,因此呈现形式主要就是积累本的呈现。我会每周查一次并就优秀作业进行表扬。

3.Practice:我会针对每一期的报纸出一套检测题给孩子们做,以便检测泛读的效果。题目包括:

(1)Translation 翻译短语(检测词汇积累);

(2)True Or False 判断正误(对篇章的理解);

(3)Short Answer 简答题(重点篇章的理解);

(4)Free Writing 自由回答(开放式题目,表达自己的观点)。

4.Production:以积累本的呈现和泛读检测卷作为成果的展示。会根据报纸内容选择一些热门的内容进行一个扩展,比如话题演讲(汇报)或者辩论或者思维导图绘制等。

5.Progress:泛读的最后巩固直接反应在精读中。因为泛读就是去检验自己在精读课中学习到的方法和技巧再运用的过程。

(四)Grammar(语法课)

1.Preparation:结合辅导资料,学生先自行预习语法规则。

2.Presentation:老师用归纳法呈现语法规则,或者通过一些活动引出语法规则。

3.Practice:对语法规则进行操练。可以是应试练习也可以用语法解决生活问题,比如一般将来时,可以用来讨论计划。比如说形容词和比较级和最高级用来讨论班级同学的优点等。

4.Production:根据上一环节进行呈现。

5.Progress:巩固练习进行巩固。可以是知识点的巩固也课时用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问题,还可以是语法和写作结合。

(五)Writing(写作课)

1.Preparation:审题(体裁、人称、时态、需要的词汇准备)。

2.Presentation:把准备环节的内容呈现出来,最好给学生一个例子。

3.Practice:小组合作或者独立完成作文的书写并互批作文。

4.Production:呈现优秀作文,以及批作文的方法,以批促写。

5.Progress:修改作文、改进、或换角度改写,續写。

三、关于5P模式的思考

从笔者自己的实践来看,5P模式适用于不用的课型,而且效果显著。尤其是当学生适应了老师的课堂模式后,他们往往会提前开始着手下一课的学习。但需要说明的是:不同课型不一定能够完全按照5P来进行,需要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灵活处理。此外,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情,即便是同样教学的方法,教学效果也不尽相同。教无定法,任何课堂模式都有利有弊。以上我探讨的课堂模式我再探索并使之优化;也欢迎各位同行指正。

参考文献:

[1]杰米里.哈默. 朗文英语教学实践[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2]韩刚. 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建构[M]. 上海:上海外出教育出版社,2011

[3]程校堂,刘兆义.初中英语[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Lindstromberg,S.The Standby Book:Activities for the language classroom[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语法环节内容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跟踪导练(二)4
参考答案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