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类型果袋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2020-10-20庞一波侯金祥陈剑刘也楠何玲玲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18期
关键词:果袋果实品质经济效益

庞一波 侯金祥 陈剑 刘也楠 何玲玲

摘要:以“阳光玫瑰”葡萄为材料,用4种不同类型果袋进行套袋处理,研究其对果实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果袋均能显著降低“阳光玫瑰”的果锈率和鸟害率,增加葡萄的单果粒质量。不同处理方式以套绿色木浆纸袋综合表现最好,果实成熟时果面亮绿,几乎无果锈,口感极佳,单果粒质量为1.56 g,果实硬度为 1.73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8.29%,可滴定酸含量为0.31%,市场价格可达40元/kg。所以在“阳光玫瑰”葡萄生产上建议使用绿色木浆纸袋。

关键词:果袋;葡萄;阳光玫瑰;果实品质;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 S663.104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0)18-0140-04

收稿日期:2020-03-25

基金项目:浙江省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1701ny07)。

作者简介:庞一波(1988—),浙江天台人,农艺师,从事葡萄栽培育种研究。Email:380165773@qq.com。

“阳光玫瑰”葡萄(Vitis labruscana Bailey×Vitis vinifera L. Shine Muscat)属二倍体欧美杂交新品种,亲本为“安芸津21号(Akitsu-21)”和“白南(V. vinifera Hakunan)”[1]。因其果穗美观、果粒大、糖度高、玫瑰香味浓、口感好等原因深受消费者青睐,在全国各地均有较好的销售市场,且价格高[2]。但在果实膨大期果面易着果锈[3-4],且易受到鸟害影响,这严重影响了其外观品质和经济效益,应用葡萄套袋技术可实现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的改善,符合市场需求,增加葡农收入。

果实套袋技术在梨[5-7]、桃[8-9]、葡萄[10-12]、猕猴桃[13-15]等水果中应用广泛。套袋能改善葡萄果实外观、促进果实着色、防止病虫害、保持果面洁净、减少农药残留、增强果实耐贮性,还可以避免风害、鸟害等意外对果实的伤害,提高商品果率,增加经济效益[16-17]。目前市场上葡萄的果袋类型非常多,最常用的是白色木浆纸袋。而不同类型的果袋对葡萄的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需要选择适合“阳光玫瑰”品种的果袋。

本试验以“阳光玫瑰”葡萄为材料,通过研究不同类型果袋对其果实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阳光玫瑰”葡萄的果袋类型,为其优质高效栽培和推广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及栽培方式

试验于2018年在台州市农科院葡萄新品种试验基地进行,供试材料为4年生“5bb”砧“阳光玫瑰”。基地采用钢管连栋大棚设施栽培,飞鸟型架。种植行距为3 m,株距为1.5 m,树势基本一致,树盘及行间覆盖银黑色反光地膜,田间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同常规。每667 m2留枝量为3 000条左右,留串数为2 500串左右,单枝留1穗果。开花前3~5 d留穗尖5 cm,15~18个小穗,常规无核膨大处理。于盛花后15~20 d疏果,每串留50~60粒。盛花后25 d套袋,套袋前对果穗均匀细致喷1次杀菌剂+杀虫剂,药液干后立即套袋,当天套完。套袋后至果实成熟期间不使用农药,果实完熟时摘袋。

1.2 试验方法

供试果袋共4种,规格均为28 cm×36 cm,设置5种处理:(1)棕色果袋,外棕内黑,下简称“棕色”;(2)半透明纸袋,一面为透明塑料,并设有透气孔,一面为含蜡层白纸,下简称“半透明”;(3)绿色木浆纸袋,下简称“绿色”;(4)白色木浆纸袋,下简称“白色”;(5)不套袋作为对照,下简称“CK”。随机选取大小较为一致的果穗进行套袋,每种果袋处理30穗,重复3次,如图1所示。

调查不同类型果袋“陽光玫瑰”果实的成熟期、果面颜色、果锈率和鸟害率情况。果锈率=(果锈串数/总串数)× 100%;鸟害率=(鸟害串数/总串数)×100%。选取果穗中部3个果粒进行单果质量、果实纵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含量的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数显糖度计(型号为爱宕PAL-1)测定;果实硬度(去皮)采用水果硬度计(型号为艾普GY-2)测定;可滴定酸含量采用NaOH滴定法测量。不同果袋“阳光玫瑰”售价参考2018年浙东南地区当地超市、大型水果店的同级别“阳光玫瑰”市售价格。

1.3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软件Microsoft Excel 2003进行处理并制表,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果袋对“阳光玫瑰”成熟期及果实外观的影响

由表1可知,从成熟期看,“阳光玫瑰”套袋后延迟成熟5~10 d。不套袋(CK)成熟期最早,为8月10号;其次是半透明果袋、绿色果袋、白色果袋,为8月15号;棕色果袋最晚,为8月20号。从果实颜色来看,使用绿色纸袋后“阳光玫瑰”呈亮绿色,且几乎无果粉;而半透明纸袋、白色纸袋和不套袋(CK)呈黄色;棕色果袋则呈黄绿色。从果锈率来看,分为4个等级,其中不套袋(CK)最高,达863%;其次是白色果袋,为25.3%;再其次为棕色果袋和半透明果袋,为11.1%;绿色果袋最低,仅有2.4%,且4个等级间相比均有显著差异(图2)。从鸟害率发生来看,不套袋(CK)有鸟害高达16.2%,而套袋后的果实均未受影响,两者差异显著。

2.2 不同类型果袋对“阳光玫瑰”果粒的影响

由表2所示,粒质量集中在9~12 g之间,最高2组为使用白色果袋和绿色果袋的果粒,分别为1176、11.56 g;最低为不套袋果粒,为9.29 g,两者差异显著;棕色果袋和半透明果袋分别为10.03、10.97 g。果粒横径及纵径情况基本和粒质量情况相似。果型指数集中在1.21~1.32之间,其中不套袋(CK)最高,为1.32;棕色果袋最低,为1.21,两者差异显著;半透明果袋、白色果袋和绿色果袋分别为1.25、1.23、1.29。

2.3 不同类型果袋对“阳光玫瑰”果实品质的影响

由表3可知,果实硬度分2类,使用棕色果袋的“阳光玫瑰”果实硬度最大,为2.38 kg/cm2;其他果袋相差不大,半透明果袋、绿色果袋、白色果袋和不套袋(CK)分别为1.78、1.73、1.65、1.71 kg/cm2。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来看,总体是不套袋(CK)>白色果袋>半透明果袋>绿色果袋>棕色果袋;其中不套袋(CK)含量高达22.48%,棕色果袋仅1764%,两者差异显著;半透明果袋、绿色果袋和白色果袋分别为19.36%、18.29%、20.12%。从可滴定酸含量来看,绿色果袋和白色果袋含量较高,均为0.31%;半透明果袋和不套袋(CK)较低,分别为0.22%、0.21%,两者间差异显著;棕色果袋介于两者间,为0.28%。从固酸比来看,不套袋(CK)最高,为107 ∶1;绿色果袋最低,为59 ∶1;棕色果袋、半透明果袋和白色果袋分别为63 ∶1、88 ∶1、65 ∶1。

2.4 不同类型果袋对“阳光玫瑰”经济效益的影响

由表4可知,从果袋成本来看,按照2 500串果/667 m2来计算,棕色果袋、半透明果袋、绿色果袋、白色果袋的成本分别为300、500、500、275元/667 m2;从套袋人工费来看,按照每人每工(工作8 h)套 1 100~1 300个果袋来计算,每667m2需要花费2工时间,大约300元人工费;根据果穗外观和果实品质的优劣,“阳光玫瑰”市售价格在10~40元/kg不等,其中绿色果袋最接近市面最高價果,达到 40元/kg,其次为半透明果袋和白色果袋,为 20元/kg,棕色果袋和不套袋(CK)果接近最低价果,为10元/kg。

3 小结与讨论

葡萄套袋是一种物理保护方式,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阻隔了果面与外界的接触,可避免风、鸟、灰尘和一些机械磨擦对果皮的刺激与损伤,使果皮发育良好;还避免了农药与果面的直接接触,有效降低了农药残留,是目前生产安全、优质葡萄,提高果实商品价值的主要技术措施[18],本试验结果亦验证了这一观点。从果实外观和品质来看,套袋后的“阳光玫瑰”显著降低了果锈率和鸟害率,解决了其在生产上的一大问题,且增加了葡萄单果粒质量,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19-22]一致;从经济效益角度看,套袋后市场价格极大提高,增加的效益远超过套袋的成本和人工费。基于以上2个方面原因,“阳光玫瑰”葡萄在生产上建议套袋。

本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果袋套袋对“阳光玫瑰”葡萄有较大的影响。绿色果袋套袋后果粉少,果面亮绿,几乎无果锈,口感好,市场价格高,虽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半透明果袋和白色果袋低,但高于18%,达到优质葡萄的要求,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21,23]一致;白色果袋和半透明果袋葡萄口感佳,特别是半透明果袋糖酸比高,风味很好;棕色果袋使用后果粒硬度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偏低,相对于其他果袋来说口感偏淡。这些差异可能跟不同果袋内果实微域环境不一致有关[24-25]。白色果袋、半透明果袋和棕色果袋使用后果锈率较绿色果袋高,且果面颜色暗淡,影响了市场销售价格。综合比较来看,“阳光玫瑰”葡萄建议使用绿色果袋套袋。

“阳光玫瑰”葡萄是绿色品种,提前摘袋对果实着色影响不大,且成熟前香味浓郁,易引来鸟害,所以本试验中没有提前摘袋。但本试验发现套袋后的“阳光玫瑰”成熟期推迟5~10 d,可否在保证果穗外观和果实品质的基础上提前摘袋使之提早成熟,需要进一步试验。

参考文献:

[1]Yamada M,Yamane H,Sato A,et al. New grape cultivar‘Shine Muscat[J]. Bulletin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Fruit Tree Science,2008,7:21-38.

[2]杨治元,陈 哲. 阳光玫瑰葡萄规模种植情况调查初报[J].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7(1):59-60.

[3]王华新,陈红星,俞才澜. 阳光玫瑰葡萄在浙江金华的引种表现及其优质栽培技术[J].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6(2):27-29.

[4]陈爱军,何建军,宋雅琴,等. 阳光玫瑰葡萄在广西桂林栽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技术[J]. 中国南方果树,2020,49(1):142-144.

[5]蔺 经,李晓刚,杨青松,等. 两种套袋方式对翠冠梨果实品质、农药残留及贮藏的影响[J]. 江苏农业学报,2009,25(1):174-176.

[6]何近刚,冯云霄,程玉豆,等. 套袋对鸭梨采收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J]. 保鲜与加工,2017,7(2):25-30.

[7]韩彦肖,王亚茹,王永博,等. 套袋对黄冠梨果实糖和酸含量的影响[J]. 河北农业科学,2012,16(1):23-26.

[8]胡留申,顾志新,熊 帅,等. 不同套袋对锦绣黄桃果实品质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5,43(8):22-23,25.

[9]洪 莉,陈令会,曹锦萍,等.套袋对南方暖地中晚熟桃果实品质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7):1178-1181.

[10]兰昌文,蒋立茂,徐涵秋,等. 套袋对龙泉山脉地区“巨峰”葡萄品质及安全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22):34-37.

[11]冀晓昊,王海波,张克坤,等. 不同颜色果袋对葡萄花青苷合成的调控[J]. 中国农业科学,2016,49(22):4460-4468.

[12]周兴本,刘 洋,于文越,等. 套袋对巨峰葡萄果实色素形成及PPO和PAL活性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1,39(3):168-170.

[13]李玉阔,齐秀娟,林苗苗,等. 套袋对2种类型红肉猕猴桃果实着色的影响[J]. 果树学报,2016,33(12):1492-1501.

[14]杨贵琴,莫飞旭,高 强,等. 套袋时间对猕猴桃品质及防御酶活性的影响[J]. 贵州农业科学,2019,47(8):97-102.

[15]李良良,李苇洁,吴 迪,等. 不同套袋处理对“红阳”猕猴桃果实主要品质的影响[J]. 贵州科学,2018,36(6):46-48,93.

[16]张 鹏,周凌翔. 我国葡萄套袋技術研究进展[J]. 辽宁农业科学,2011(1):58-60.

[17]王宝亮,王海波,王孝娣,等. 我国葡萄套袋技术研究进展[J]. 北方园艺,2014(6):188-190.

[18]魏志峰,李秋利,高登涛,等. 果实套袋对果实品质影响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2018,46(24):36-41.

[19]郑 芳,张志录,邵明丽,等. 套袋栽培对红提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3844-3845.

[20]潘佑找,肖青华. 葡萄套袋效应初报[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368,2412.

[21]宋献策,顾巧英,沈建华,等. 不同颜色的套袋处理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品品质及产量的影响[J]. 上海农业科技,2017(4):71-72.

[22]刘鑫铭,许鲁杰,陈 婷,等. 不同类型果袋对‘巨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J]. 福建农业学报,2017,32(11):1228-1233.

[23]周思泓,成 果,郭荣荣,等.果实套袋对避雨栽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J]. 中国南方果树,2019,48(2):132-137.

[24]牛锐敏,许泽华,沈 甜,等. 不同果袋对红地球葡萄果实微域环境及品质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6):120-123.

[25]任晨琛,任俊鹏,陶建敏. 不同套袋处理对美人指葡萄果实生长的影响[J]. 江苏农业学报,2014,30(1):178-183.

猜你喜欢

果袋果实品质经济效益
不同颜色育果袋对‘瑞雪’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不同透光率果袋对黄冠梨鸡爪病发生的影响
不同果袋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新型便携式果实套袋器的结构设计与应用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
果树栽培技术与果实品质之间关系的探讨
不同结果部位和采收期对南丰蜜桔果实品质的影响